APP下载

论成人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的功能
——以对象之人口学地位为视角

2013-09-28

成人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成人人口公民

李 丁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都61007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重要内容,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理性成熟和道德进步;是执政党立足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着眼于中华民族复兴与世界进一步文明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就现实中国而言,全体社会成员都亟待地需要进行和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与教育,务实地发挥各个公民意识教育阵地的功能,具有极大的紧迫性。成人教育在我国属于继续教育范畴,是广义国民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将成年人口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由于对象人口社会意义特殊,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功能。

一、成人教育对象的人口社会地位

人口学上依据年龄以及由于年龄而具有的身心特性划分出的群体形态,获得特定时期社会中的人口年龄结构,其三个有机的组成分别是青少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其中,成年人口是担当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人口因素,主要具有人口保障和维持、从事生产和再生产、家庭代际凝聚和社会聚合以及抚育和赡养等重要职能,作用极其特殊,意义极其重大。

(一)成年人口是当前社会重要的人口维持者和保障力量

任何特定时代的社会形态中,三类人口以代际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体现出人类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有机统一。其中,年富力强的成年群体构成现实的人口社会基础,并在群体意义上确证和维持现实社会的人口事实。这是因为,成人人口处于三类人口的中间环节,对于未成年人口的生产和养育具有决定性,对于老年人口具有继承性和替代性,因此在现实性上最能体现人类及其社会的当前存在。另外,成年群体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人口学贡献,还在于其通过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途径和手段,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长的保障和为老年群体提供晚年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就人口学意义而言,这种保障和支持显然成为十分重要的首要条件和先决前提——它是保证未成年人成长为未来社会的人口主体和注定地成为未来时代的人口社会基础的主导性因素;也是保证老年人健在和生活幸福从而使现存社会保持人口连续性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历史已成过往烟云不可复生,未来仍总是渺渺无影和遥遥无期;只有现实才是生命、生机和活力的无可置疑的当然体现,它是人类依旧存在并富于未来希望的唯一体征,亦是人类历史被连接、被追溯的动力和引子,它是将历史和未来有机连接的活力元素和行为主体。特定时代的三代人口成为人类生命历程中现实环节的全部内容,而成年人口却是这个现实环节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青少年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老年人口体现出人口的生命轨迹,老年人口——成年人口——青少年新生人口描述出人口的代际关系,历史——现实——未来则从整体和宏观上揭示出人口单向流动的历史渐进性和有序性。三种形式、不同流向,均将成年群体置于人口结构的显要位置,反映出成年人口的重要人口地位,如下各图:

(二)成年人口是当前社会两种生产的主要推动者

在人口学和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之中,成年人口是承担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力量。依据生产和再生产的任务和内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主要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未来人口的生产和当前成年人口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成年人口在体力和心智等方面的充分成长和成熟足以使其应付必要的生产劳动任务。这是自然事物生长发育界和人类文化作用规律的重要体现。

成年人口执行两种生产功能的社会实践,一是再生产自身的人口生命并保证自身人力资源的有效存在,二是生产未来人口并保证未来人力资源的潜能和实效,三是扶助老年人口的有限存续。在这一人口功能方面,成年人口以其特殊的人口社会地位,主导着三类人口基于现实基础的连接和统一。具体而言,成年人口必须从事物质性生产劳动,制造和创造出必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自己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以此保障其自身生命的继续存在。同时,随着人类现代性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不断加速,成年人口还必须以其知识、理性、情感以及技能等各方面的成熟设计和创制出能满足自身日益扩展和无限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的各方面精神文化产品与政治制度和体制,并在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与资源危机中以自觉遵循并有效利用客观规律为条件创造出愈益适合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生态文明。成年人口由于其生产性地位和角色而对整个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政治法律制度的成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各类资源的节约与开发等等这些决定现实与未来社会福祉的各种要素直接担负着主要责任。他们的劳动以及效率与效益,直接地决定着当前社会所有人口的各方面生活的质量和状况。另外,成年人口还必须直接地进行未来人口的繁衍生殖和老年人口的赡养性保障。为了进行新生代的人口再生产,成年人口必须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生育行为,并以积极健康的生育文化保证新生代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

成年人口作为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推动者,主要体现为这些具体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生产者、管理者、指导者,以其在一切主要的方面所居于的地位和角色而表现为两种生产的力量中坚;他们在两种生产和再生产方面为特定时期和时代的社会直接地承担着主要责任。在一定意义上,成年群体以其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保障性的财富生产和再生产性,既要对特定时期和时代的人类社会的“人口现在时”担负责任,也要对其后的“人口将来时”担负责任,还要对人类社会的“人口过去时”担负责任。成年人口的上述地位、角色与责任,受其特殊的身心特征和社会功能所决定,也受人类文化和传统所制约,也是自然和社会普遍一致的客观规律的客观体现和内在要求。成年人口一直实际地承担着人类社会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重任。今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全球普遍面临的“现代病”的严重化,成年人口的这些职能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三)成年人口是社会凝聚的主要组织者

成年人口除了直接和主要地从事生产和再生产并以此维持人口的主体性存在之外,还同时在精神领域对社会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主要是源于其特殊的生产性地位和保障性功能。在当代,核心家庭愈益普遍,在当今中国,“民工潮”至今仍远未完结;这些情形无疑强化了成人群体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保障性基础而对其他成员产生的凝聚作用。对于相当多的贫困家庭,成人群体以其特殊的使命和状况成为老年人的牵挂和未成人的寄托;对于国家和社会,则以其日显边缘化的命运备受深切同情和广泛关注。

二、成年人口树立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对实质性公民身份与资格的理解和认同,特别是对自身公民权益和责任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基于这种理解和认同而内化于心的信念意志和实践精神。成年人的公民意识具有深刻内涵和特殊意义,具体主要表现为:代内和代际共同体公共性意识;承担两种生产和再生产从而养活自身、发展自身,同时抚养抚育未成年人、赡养扶助老年人的完全性责任意识;历史传统意识和未来使命感;等等。成年人树立和践行公民意识,一方面依靠自觉性拥有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德性,另一方面依靠实践性实际有效地从事两种生产和再生产。成年人树立并践行公民意识,将公民意识切实地转化为具体行动,作为从事两种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指引。

成年人由于其人口社会职能与地位特殊因而其树立公民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主心骨”和“顶梁柱”,成年人树立和实践积极的公民意识,决定其承担家庭和社会两种责任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并以其制约家庭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命运。

三、成人教育培育成人公民意识的主要功能

成年人的公民意识不是天生的,不能靠自然遗传所赋予,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和纸上谈兵。历史文化的遗传,若无辩证批判精神和智慧的指导,当代成年人只可能被赋予臣民意识和懒汉习气;空谈公民意识而无切实的实践促使精神物质化,当代成年人必定要丢失掉宝贵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品质,最终使家庭和社会濒临崩溃,人类亦将失去养活基础而逐渐灭绝。为树立成年人口的公民意识,引导和促进其切实地行动和承担职责,必须发挥成人教育的积极功能。成人教育培育和树立成人公民意识,最根本的在于培养成人群体承担责任和履行使命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指导并赋予其生产性活动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创造性。另外,成人教育实施成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和提高成人群体的公民素养和技能,对未成年人教育还发挥着指引和鼓舞的积极作用,它给予以传授书本知识为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以职业化、实用化指引;对老年教育亦能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成人公民意识教育以其对责任心和实践品质的培育和塑造,很有可能成为今后我国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方向,并对促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产生直接影响。

成人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有三种功能,即:再造和主导性功能;指引和示范性功能;过渡和辅助性功能。

(一)再造和主导性功能

成人教育是继未成年人教育之后,为帮助成年人有效从事生产和再生产并适应各个领域的现实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鉴于成人群体已经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习任务,不仅基础知识和理论已获得一定的基础、达到一定的水准,而且身心发育、人格启蒙、性格养成等等也都进入到一个相当成熟的时期。在此种情形之下,早先儿童教育的“白板论”已不再适应于成年人的教育需求。成人教育之前的青少年儿童教育,教育主体以未成年客体为“白板”,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对象进行启蒙和塑造,以培养出符合主体或主体方面的产品;成人教育当然不可能“按部就班”和“故伎重演”,它必须依据现实社会的实际要求,并充分关照成人群体的现实需要,以此为前提对成人客体进行再造性教育和补充性培养训练。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成人教育的原则和生命,客观性、适应性成为成人教育的鲜明特色。但就公民意识而言,早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类似于此的其他各类形式和手段,已经塑造了青少年公民意识的“胚胎”,成人公民意识教育则需要立足于成人群体所居于的社会与家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适当的形式和适宜的手段促使对象成为合格的抚养者、赡养者和生产者。因此,成人教育的改造性是其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形式的根本特征。

成人教育对成人对象的改造性培养,体现在公民意识上主要是要帮助对象树立正确的使命意识,强化其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精神,提升其主体精神的品质,提高其创造能力的水平,增进其作为抚养者、赡养者和建设者的效率意识、实效意识。通过这种改造性培养和训练,成人教育得以提高成人群体作为抚养者、赡养者和建设者的合格水准,从而帮助其实现和发挥支撑家庭与社会的主导功能。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实施成人公民意识教育,还必须促进确立广大成人群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科学理念,提高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能力与智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特别是构建和谐健康的代际关系、和睦恩爱的夫妻关系、互助共进的代内关系的内在要求。

(二)指引和示范性功能

成人教育对未成年人及其教育具有内在的指引和示范价值。一方面,成人教育作为一项独立的教育实践同青少年教育产生关联和互动。其课程的内容、教材的体系、教师的配备、测试的形式、办学的条件等等与基础教育及其机构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内在的必然性关联是国家教育保持有机统一性的重要条件。然而,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形式等方面,成人教育却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这源于、也得益于其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以及社会现实的实际要求。这些由于对象群体的身心特点而产生的具体教育教学要求尽管并不都适宜于其他两种教育形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人教育可能更注重主体对客体的尊重与适应,更关心教育教学对于客体的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甚至在相当程度上严重关注对象群体的两种责任担当以及这种担当的有效性。

现在,随着中国教育自我反省的不断加深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反复强调,以及对广大未成年心灵健康的极度关切,从成人教育的立场和本质方面寻找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可能会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教育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成人教育若能尊重和运用客观规律,着眼于满足实践和现实要求,着力于成人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的改造和训练,对于青少年教育势必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性引导作用。

(三)过渡和辅助性功能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和学习的中间阶段,是建设学习型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环节和方面。就个体而言,从成年到老年,就社会整体而言,从成人群体到老年群体,成人期和成人社会无疑是生命的黄金时期和人口社会的主导方面。前者表现为生命的流动性,后者表现为代际的替代性。这一单向性的流动方向和趋势,强化和凸显了成人阶段和成人群体的过渡性特征。这一过渡性阶段和群体,内在地体现出前者对于后者的基础意义。具体地说,一方面,成人阶段是人的生命由儿童青少年走向老年的必经之路,在时间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上它是重要的过渡时期;对个体生命的质量至为重要。另一方面,人们在这一特殊的生命期既要着力于当前生命价值的实现,又要思考未来老年时期的生活幸福和作为宝贵财富的价值的充分实现;成人群体在这一特殊的人口社会中,则不仅要考虑到本群体的权益分享和责任担当,而且还要分心于老年群体的幸福保障。

显而易见,成年人对于自身生命价值和生活幸福的谋划与考量,成年群体对于老年人口权益的思考和关怀,再次鲜明地体现出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意志和责任担当精神。当然,这一主体自觉意志和责任担当精神的充分践行,是以实现当前生命价值、践履当前责任使命为先决条件的;因而成人个体对于自身具有过渡性,成人群体对于老年人口具有辅助性。这里的过渡性和辅助性归根结蒂源于成人教育对成人的培养和训练,它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得成人群体具有了实现过渡性、发挥辅助性的知识和技能,尤其赋予了成人群体关爱生命、赡养老人的公民德性和公民素养。

四、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统一中提升成人公民意识的水平

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终身教育和学习由青少年未成年人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老年继续教育组成,成为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不断接受教育和坚持学习的全部三个阶段,体现出时间继起性和生命流动性。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学习形态和环节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的整体面貌,体现出空间并存性和代际传递性。就公民意识的培育塑造、再造提高和交流强化而言,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形态各有特征和特点。未成年人教育培育青少年公民意识通过政治教育等形式和途径进行发蒙、启迪和塑造,成人教育通过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实践指导的形式和途径进行再造和提高,老年教育通过健康和生活的指导与交流进行强化。就这个三个阶段和环节的关系而言,第一个阶段和环节为其后两个阶段和环节提供基础,准备“模型”,后两者根据实践和现实需要对这个“模型”进行改造、提高和强化。就现实整个社会和未来发展而言,处于中间阶段和环节的成人公民意识教育至为关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群体直接是青少年未成年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体,其自身的公民意识水平是制约广大未成年人公民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对老年群体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与实践亦有相当的影响;二是成人群体自身的公民意识水平是促进社会运行、保障生活幸福、维持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具有主导性和支撑性。由此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再造和提高成人公民意识,需要“瞻前顾后”,并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立足于促进成人群体担当使命、履行职责,既要着眼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积极进步,又要关照老人晚年生活幸福和发挥夕阳余热;既要激励成年人强化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意志,又要引导和推动其他两代人坚持学习和接受教育。因此,成人教育只有在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的相互结合中,才能有效地进行成人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再造。(参见以下各图)

图 三类教育的统一性

三类教育的特征和特点:

图 成人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五、结论

成人教育是广义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主体对象的人口学地位而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成年人口既是当前社会的积极生产者,需要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素养,特别是需要不断加强其从事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是未成年人口的积极抚养者和“银发人口”的积极赡养者。他们的公民意识水准和状况事关当前社会的实践和运转,事关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事关未成年人口的进步和成长,事关老年人口晚年生活的质量和状况。总之,作为特定民族和人类历史和未来相互连接和永续延伸、持久发展的中间环节,成年人口树立和实践公民意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未来意义。必须重视成人教育塑造和完善、改造和纠正、培养和践行成人公民意识的主导性功能,必须充分发挥成年公民意识教育对两端人口群体的示范性、辅助性作用。

猜你喜欢

成人人口公民
《世界人口日》
论公民美育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成人不自在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