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的临床分析

2013-09-21谢艳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松质骨平片骨质

谢艳

骨巨细胞瘤在我国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1],该肿瘤有较强的侵蚀性,对骨质有很大的溶蚀破坏作用[2]。尽管属于良性肿瘤,但是由于它有着潜在的恶性而导致其有一定的侵袭性增长的可能性,在严重恶化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导致肺转移。本文全面分析了23例经X线平片、CT、MRI诊断考虑为骨巨细胞瘤的患者的情况和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8年12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的患者23例,收集并分析患者的X线、CT以及MRI影像学资料和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3.5±12.3)岁,病史从数周到数月不等,平均病程(3.5±1.2)个月,临床主要征象为包块、肿胀和疼痛,部分关节活动都有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1.2 发病部位和影像学检查方法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该疾病的发病部位。本次诊断的23例患者的发病部位如表1所示。

表1 23例患者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分布[n(%)]

23例患者全部都进行普通X线片的影像学诊断,在此基础上,13例进行CT诊断,8例进行MRI诊断,全部病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

1.3 病例等级 依据Jaffe分级,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分级,其中,Ⅰ级8例,Ⅰ~Ⅱ级6例,Ⅱ级5例,Ⅱ~Ⅲ级3例,Ⅲ级1例。

2 结果

2.1 X线平片表现结果 进行X线检查的患者检查结果如下表2所示。23例进行X线检查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出现松质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3患者出现偏心性生长,以长骨为主且均为骨端生长;12例患者有轻中度膨胀扩张,其他还有患者出现部分硬化边改变、多房性破坏、骨质外软组织肿块等。

表2 X线平片表现结果分析[n(%)]

2.2 CT表现结果 进行CT影像学检查的13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改变,影像学资料同时显示有相邻骨皮质变薄。1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心性生长病变,且病灶内软组织的密度不均匀。8例患者病变边缘发生硬化,其中3例中度硬化,7例出现骨外软组织肿块。此外,还有5例病灶边缘可以看到有较为粗大的骨嵴。

2.3 MRI表现结果 进行MRI影像学检查的8例患者中,病灶显示范围相比较X线平片或CT检查更为广泛,且更为清楚,病灶的信号分布不均匀,其中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8例病患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皮质中断不连,其中有3例破坏直达关节面;6例病变边缘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情况发生,还有6例见软组织肿块影。

3 结论

骨巨细胞瘤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肿瘤的主要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3]巨细胞和呈圆形和梭形的基质细胞,故也称为破骨细胞瘤[4],大多数患者发病缓慢,病轻者会发生局部间歇隐痛或者肿胀,病重者会发生局部肿痛甚至变形,多为单发,偶尔也会有多发的情况发生。在临床上目前较为统一的认为,应该从病历上依据单核巨细胞的数量以及基质细胞的异型性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级,可以分为3级(Ⅰ、Ⅱ、Ⅲ级),好发于长骨骨端,多见于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5]。

骨巨细胞瘤的X线检查在疾病诊断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组实验的结果显示,X线平片检查均能够成功检测出所有患者长管状骨的骨巨细胞瘤病变,本组病例中有21例患者出现松质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3患者出现偏心性生长,12例患者有轻中度膨胀扩张。C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部位的骨质破坏情况,同时还可以发现病灶的内部分隔的详细状态,较X线更为全面也更加细致,可以提供更多更详细的信息。MRI的优势在于对病灶范围的准确显示,此外还可以显示瘤体内的出血情况、坏死情况、组织结构特性等,本组行MRI检查的8例患者中病灶的信号成不均匀分布,其中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总之,X线平片仍然需要继续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CT影像应该作为术前肿瘤的常规检查以评定侵蚀范围,从而防止松质骨内扩散病灶的漏诊,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利于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情况。三者结合将大大提高骨巨细胞瘤的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的诊疗信息。

[1]谭松.骨巨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9):126-127.

[2]李双庆,王娟.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综述,2010,16(19):2948-2950.

[3]张连成,徐荣天,关丽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关系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8):662-665.

[4]黄信源,杨燕,李国晖,等.脊柱骨巨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附4例报道)[J].当代医学,2012,18(32):104-105.

[5]陈科,杜绪仓,汪敬群.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2):221-224.

猜你喜欢

松质骨平片骨质
运动影响骨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