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调查

2013-09-20禹娟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餐具筷子问卷

禹娟红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筷子是中国人的主要餐具,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在现代社会“快速、便捷、卫生”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对这项餐具的耗费量让人触目惊心。表面看来,一个人用餐一次使用一双木筷,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对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累加起来造成的浪费就是惊人的数字了。有数据显示,9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宾馆、酒店、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筷子,造成的木材损失每年达500万立方米[1]。近年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2~4]。大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他们的才能与智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又可以影响身边更多的人[5,6]。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未来的环保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本文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我校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通过查阅与整理文献,自编“大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3个问题:

问题1:本次用餐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意在查看一次性筷子在生活中的普及性(选项为“是”得0分,选项为“否”得1分)。

问题2:是否知道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意在调查我校学生环保意识的高低(选项为“是”得1分,选项为“否”得0分)。

问题3: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意在调查我校学生是否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选项为“是”得0分,选项为“否”得1分)。

1.2 得分等级划分

总分3分为优,2分为良,1分和0分为差。

1.3 调查对象

通过在学校餐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调查3个年级的459名学生。

1.4 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9月21—25日,共5天。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2份,其中有效问卷459份。在有效问卷中,一年级187人,占40.7%;二年级156人,占的34.0%;三年级116人,占25.3%。

1.5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我校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问卷结果[n(%)]

总分为优的学生(19人)仅占4.1%,总分为良的学生(171人)占37.3%,总分为差的学生(269人)占58.6%。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均处于较低水平。

2.2 不同年级学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

从表1可知,总分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年级学生总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在一年级学生中,总分为优的仅占本年级被调查人数的1.6%,总分为差者占本年级被调查人数的79.7%。整体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一年级学生刚入校不久,对学校的餐厅制度还不太清楚,对碗、筷消毒循环利用的全过程还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来得及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二三年级学生的环保行为也没有对其产生影响。因此,一年级学生应该尽快适应校园生活,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用自己的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

2.3 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见表2)

表2 我校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结果[n(%)]

表2显示,有434人(占94.6%)本次就餐使用了一次性筷子,398人(占86.7%)知道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但是仍有265人(占57.7%)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具有环保意识,但他们的环保行为严重滞后。

从年级来看,使用一次性筷子人数最多的仍然是一年级学生,有182人,占本年级被调查人数的97.3%;三年级最少,有106人,占91.4%。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数同样以一年级学生最多,有147人,占78.6%;三年级最少,有43人,占37.1%。由此可见,学校的环保教育对学生环保意识产生了正面影响。

3 建议

3.1 普及环保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大学

自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后[8],国内许多大学紧随其后,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相继提出了类似的绿色大学创建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9]。实施绿色大学模式就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或绿色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完善的绿色教育体系能使大学生获得较系统、全面的环保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对环保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在绿色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伦理和环境素养[10]。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学生整体环保意识较差,且环保行为严重滞后。大部分学生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有一定认知,但仍有很多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因此,我们应在校园普及环保教育,争创绿色校园。

3.2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本次调查还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三年级学生对一次性筷子危害的掌握程度最好,二年级学生次之,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大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保证环保教育的频率、连续性和持续性,营造全员参与环保的氛围。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如在校园张贴“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拯救森林”等宣传海报,开展环保专题知识讲座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如开展与环保主题有关的网页、课件制作竞赛等,拓展环保教育新途径。

3.3 将环保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首先,开设与环保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环保内容;其次,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环保知识培训,培养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环保问题的能力;最后,投入充足的环保教育资金,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或社会多方募捐,建立环保教育基金,以充足的教育资金保证环保教育的有效开展。

3.4 开展有意义的环保实践活动

目前,学校里和环保有关的社团及环保类实践活动相对较少。所以,应注重环保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把环保作为班级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主题,利用地球日、环保日、植树节等特殊日子开展起来。鼓励学生成立和环保有关的社团或组织,并积极参与班级或社团组织的各种环保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树立环保意识。

3.5 严格规范餐厅制度

走访发现,学校餐厅普遍为学生免费提供一次性筷子,即便有消毒餐具,学生也拒绝使用,原因是怕消毒餐具并未消毒,只是简单的清洗。鉴于此,学校应规范餐厅管理,禁止餐厅为学生免费提供一次性筷子,建立严格的餐具消毒监管制度,做到碗筷清洗干净,严格消毒,让学生放心使用。

[1]童世明.保护、珍惜森林资源人人有责——从一次性筷子使用所引起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12):27-28.

[2]孙诗语.一次性筷子使用的调查[J].辽宁经济,2009(9):36-38.

[3]赵英,黄力飞,杨大华,等.一次性筷子的细菌与硫化物含量调查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94-99.

[4]王文勇.一次性筷子:存或废[J].中国经济周刊,2005(49):36-37.

[5]付蔚莹,傅新禾.当代大学生环保教育对策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5):59-60.

[6]朱爱辉,贾竟波.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学生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7):14-16.

[7]谢鸿宇,林媚珍,陈妃端,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大学食堂餐具生态影响分析[J].2009,29(5):2669-2674.

[8]王大中.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研讨会主题报告节录[J].环境教育,1998(3):62-65.

[9]吴云.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探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7(3):78-80.

[10]张巧巧,张红,杨文川.在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49-57.■

猜你喜欢

餐具筷子问卷
说『筷子』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看餐具,识鸟喙
问卷网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