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3-09-20寇桂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7期
关键词:理实教学法实验组

张 瑜,寇桂香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外科护理学是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在其教学中应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更多地立足于护理岗位场景、学校实训场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实践、勤思考,要注重传授有关外科护理工作过程的知识,使学生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外科护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可弥补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随时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应用相脱离。为了及早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们在2011级双证护理27班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11级双证护理27、28班两个班的120名学生,每班60人,均为女生。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8.5岁,均为国家任务生。学制4年,前3学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完成校考课的同时参加护理专业大专自学考试8门课程的统一考试),第4学年进入临床实习。将27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28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同一教师按同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授课,保证两组授课内容同步。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均智育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实验组 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小组,展开课前讨论,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课余见习和网络视频了解护理流程及普外科护理特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普外科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各小组确定的工作任务张贴于学习园地,经各小组讨论、总结、教师指导后得出最终的普外科典型工作任务。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普外科基础理论知识(30分钟左右),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入院接待、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护理评价、健康教育)设计教学情境:(1)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各小组间互相进行入院接待,并整理出接待注意事项和改进方法,张贴于学习园地。(2)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护理评估要点和方法。(3)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SP)与小组代表进行护患沟通,并提供 SP个人和疾病相关特点。(4)小组得出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结论,制定护理目标并张贴于学习园地。(5)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对 SP或模拟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并整理归纳,张贴于学习园地。(6)小组间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教育。(7)采用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各组情况予以点评总结。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即以理论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讲授给学生,课后布置练习题和作业,以达到教学目的。

1.3 效果评价

1.3.1 考试成绩 普外科章节内容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阶段考试,统一命题(病例分析占成绩的 30%)、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1.3.2 问卷调查 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实验组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认同情况,共发放60份问卷,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外科护理学考试成绩比较(x±s,分)

2.2 实验组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评价[n(%)]

3 讨论

经调查发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以下作用。

3.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采用双向互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学过程注重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双重双向的活动构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勤动脑、多动手,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拉近了学生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所有学生都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3.2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运用已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将理论与临床病例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表1显示,实验组理论考试与病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实验组98.3%的学生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3 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能力[1]。临床病例分析是一个预实践的过程,对病例中病人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的观察和思考涉及临床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对案例中复杂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临床思维,为其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2显示,实验组95.0%的学生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3.4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通过对一个临床实际病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多采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法,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逐渐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提高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两组学生病例分析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5 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人文精神

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双重使命,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最佳的契合点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2]。一个真实的临床病例不仅再现了病人的生理情况,也反映了病人的心理、社会等状况,即病例中不仅包含了专业知识,同时融入了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健康教育等知识。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其感性理解教学内容,实施时既可以抓住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有利于塑造其职业品格;同时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使学生既掌握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又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

4 思考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但在推行该教学法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4.1 加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有效手段。要想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加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根据我校发展现状把握“示范校”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将“一体化双师型”护理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督导、推行激励机制和教研结合等措施作为“一体化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3]。做到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师团队的建设主体不仅是校内的专任教师,更要在校外聘请医院的兼职教师,双方共同为卫生职业教育作出贡献。

4.2 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实一体化教室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教室要配置与专业和学生规模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备。我校在进行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正在对实训室进行改、扩建,可以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重新规划,扩大面积,将实训设施安排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安装可移动高清摄像头,将小组实训情况展示于大屏幕上,供其他小组和教师观看。安装可活动桌椅,开辟学习园地,便于小组讨论学习和展示实训成果。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并有值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可随时到教学中心练习操作、查阅资料。

4.3 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的,通过改变原有的按知识学习组织授课的顺序,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的目的。现有的大部分教材无法实现教学要求,我们可以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为契机,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中,对教学目标进行课题化分解(每个课题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知识点),以专业技能为主线,将多个课题的知识重点和学习目标有效地串联起来。这种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让教与学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可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会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4 突出师生互动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理论贯穿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理实结合,讲练结合。如果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课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案例,在学生实践课操作前,先进行操作演示,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4.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传统的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而实践教学在实训室或实验室进行,这样课堂教学秩序易于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训中需要学生互相配合操作、互相讨论,学生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加强教学管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玩耍、打闹等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抓课堂纪律,加强学生管理,根据专业至少安排两名教师参与教学,教师巡回指导,维持好课堂秩序,以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及实训安全。

总之,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1]樊新霞,姚鸣.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43-644.

[2]潘梦静.“全景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探析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7):143-145.

[3]韩慧娟,邸红军,吴秋霞,等.临床护理教学“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8):89-91.■

猜你喜欢

理实教学法实验组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