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术的减痛护理

2013-09-07罗芮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乳膏利多卡因进针

罗芮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 430000

静脉注射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常见方法,也是儿科护士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信誉,保证高成功率才能最大的缓解小儿的痛苦,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小儿由于抗疼痛能力低的特点,很容易坚持不住大声叫喊,既使小儿更加疼痛,也使护士屡次穿刺失败,因此本次研究探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术中缓解疼痛的效果,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收治的进行手术的需要静脉穿刺的儿童患者8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只进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在穿刺部位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小儿的疼痛状态以及血压、脉搏、心率的情况。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孩49例,女孩31例,年龄1-3岁,平均2.3岁。其中头皮静脉注射25例,股静脉注射20例,手背静脉注射21例,足背静脉注射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在穿刺部位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准备:小儿术前半小时在输液室内等待,护士在其穿刺部位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轻柔按摩至乳膏被皮肤吸收,然后进行静脉穿刺。准备监护仪,用来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穿刺前半小时和穿刺后5分钟内使用,记录两组的结果。②穿刺技巧:持针的方式是影响因素之一,临床经验得出,最好是拇指中指食指拿针,拇指和中指持针柄的前后两面,食指持针柄的上方,食指负责施力[2]。这样的持针技巧能保证各种角度的控制,达到最大程度的成功。进针前不管是患者还是护理人员都要保持轻松的心态,使得血管放松;进针时要稳,不同的部位进针程度不一样,但都要稳,不能手发抖或者撤出,与此同时进针要轻,不能用力过度导致穿到血管对面;进针后,首先观察是否回血,如果没有回血,说明注射不成功,重新来,要是还不成功,应该换注射器抽吸。这也是缓解患者痛苦的最好方式。

疼痛程度的评定标准:使用VAS评分方法,共分为4个登记,没有疼痛感、表情自然、情绪无变化为1级;患者面部有异常,有轻微疼痛感、时间短于3s为2级;患者的表情很紧张,情绪波动很大,疼痛比较明显,持续时间短于9s的为3级;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大声呼喊、缩手反抗,非常疼痛,时间超过10s的为4级。

统计学方法:使用 SPSS11.0(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两组数字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疼痛程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期间小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儿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等级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对比

讨 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用机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主要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两种成分组成[3],其含量差不多,大约10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中含有2.5g利多卡因和2.5g丙胺卡因,其状态为白色乳膏状,用来对手术部位皮肤的麻醉。本次研究在患儿穿刺前半小时内涂抹,穿刺时患儿的疼痛感明显降低。同时,这种麻醉效果抑制了交感神经的发生,控制了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所以观察组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儿没有出现额头、手心等部位的出汗,恐惧和紧张感不强,这也降低了患儿疼痛感,提高了护士的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小儿静脉穿刺虽然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常见,但是其中包含的技巧和心理素质却不容忽视。不管是静脉的选择,穿刺角度的控制,还是持针的手法,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都是只能不断培养和提高的,通过模拟和实战训练,将其运用自如。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孩子的痛苦,赢得家长的信任,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责任心,提高应对突变情况的能力,同时要扎实基础,坚持练习穿刺基本功,了解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儿童血管分布情况,及时选择合理部位进行穿刺,从而取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整个穿刺过程要保证针的无菌清洁,不能造成交叉感染,使患者雪上加霜。另外,护理人员要善始善终,对于自己穿刺成功的幼儿患者,要时不时去探视一下,观察针是否移位,点滴是否滴完,注意孩子的面部血色,如果脸色苍白,可以进行其它救治。患者离开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指导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以及药物怎么服用,给患者留下好印象。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使用,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左彭湘.儿童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J].农垦医学,2005,27(4):317.

2 王俊.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

3 赵继军.疼痛临床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

猜你喜欢

乳膏利多卡因进针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温通活血乳膏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6、NF-κB表达的影响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