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4”战略推动扎赉特经济健康发展

2013-09-06李长润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基地加工

文/李长润

兴安盟扎赉特旗贯彻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工业主导、城乡统筹,立足“夯实基础、提升产业、提高收入、促进和谐”的目标,实施“354”发展战略,推进全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三大基地”。一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充分发挥生态农牧业资源优势,抓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雨润集团、甜叶菊、新谷源等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使全旗大部分耕地通过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逐步推动农畜产品由原料直接进入市场向精深加工、形成绿色品牌进入市场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二是新型建材生产和金属矿产资源初加工基地。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发挥山水水泥品牌效应,扩大水泥生产规模,同步推进碳酸钙系列产品和石材加工,建成蒙东地区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加快有色、黑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成兴安盟及周边地区重要的铜精粉、铁精粉生产加工基地。三是生态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基地。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自然景观和神山文化、绰尔河文化、扎赉特部落文化等资源,开发自然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成集“神山圣母文化、林水休闲养生、草原回归自然、湿地珍禽观赏”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培育“五大板块经济”。一是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改造传统农牧业,推进“南部为工而农、北部为养而种”的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南部100万亩工业原料基地、北部50万亩饲草料基地和50万亩有机杂粮杂豆基地。大力推进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实现生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150万只,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15万头。大力扶持雨润、新谷园、博源、保安沼农工贸、新浩基、金达利等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肉类、粮油、蔬菜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生猪、肉羊、肉牛和禽类屠宰一体化项目,实施10万吨大米、10万吨杂粮、10万吨花生油加工项目,建设5万吨中药材和60万吨秸秆饲草加工项目,推进50万吨全价饲料、50万吨有机肥和20万吨颗粒饲料生产项目。二是矿产资源开发产业。依托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资源,依靠山水水泥、东芳新型材料、中铁十九局矿业等企业带动推进水泥、碳酸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7年,碳酸钙系列产品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石材加工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水泥、碳酸钙和石材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依托油砂、多金属矿等矿产资源,依靠金沙矿业、神马、龙鑫矿业等企业带动,推进重油、铁粉、铜粉生产。三是新型能源产业。依托自然条件和秸秆资源,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开发,有序推进文得根水库发电和灌区小水电集群开发项目。到2017年,风力发电完成装机50万千瓦,光伏发电完成装机40兆瓦,生物质能源发电完成装机30兆瓦,水能发电完成装机6.4万千瓦,灌区小水电集群开发工程完成装机1.9万千瓦。四是非资源型产业。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备的工业园区条件,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资源型产业集中集群发展,重点在新能源家电、服装加工、农机制造、防渗地膜和管材生产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五是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加快推进神山、杨树沟河谷森林、绰勒水库、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八个旅游区”和绰尔河沿线、金界壕遗址“两个旅游带”及音德尔镇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整合形成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阿——海——满黄金旅游线路和乌兰浩特至阿尔山特色旅游带。

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统筹推动城乡发展。积极构建以城镇化为引擎,以培育产业带动就业为支撑,以人口和劳动力转移为突破口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打造以城关镇——音德尔镇为中心,以好力保乡、巴彦高勒镇、新林镇等5个重点乡镇为支撑,以中心嘎查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框架。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对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地区实施移民搬迁。在音德尔镇规划建设“西山新区”,2013年实施一期工程,搬迁1100户5000人。到2015年末,完成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水库移民4730户19820人,农村牧区累计向中心城镇转移11.5万人,音德尔镇人口达到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3%。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积极构建以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产业为支撑,联动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传统服务业的非公经济发展格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扶持,凡是国家没有明令限制的领域和行业全部向民营企业放开,主动破除垄断障碍,清理歧视性规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公用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旗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牧业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种养能人到农村创业,示范引领发展现代农牧业、公益事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以水利、交通、电力、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加快推进文得根水库、耿家屯水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批复立项,开工建设绰勒水库下游灌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乌江铁路、乌新高速公路建设,打造“生产要素集聚、工农产品流通、人口转移输出”的路网平台。加强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通达水平、输送能力。加强绰尔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四是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积极构建以“一带五区”为支撑的生态屏障。突出抓好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森林带以及图牧吉、苔来花、巴彦乌兰、图门、杨树沟五大天然草原重点生态区域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森林草原禁牧,认真落实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大力发展舍饲养畜,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通过建设“三大基地”、培育“五大板块”经济,全面推进全旗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步伐,确保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基地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我的基地我的连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