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13-08-26贾锐玲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微量蛋白尿白蛋白

贾锐玲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具有高度敏感性,是炎症急性时相关蛋白中最有价值的一项指标。有研究表明,其与糖尿病及其相关血管并发症有密切相关性。糖尿病患者hsCRP浓度升高可引起大血管并发症及微血管并发症。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诱发糖尿病肾病(DN)的主要因素,加大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几率[1]。本次研究就hsCRP与DN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临床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正常蛋白尿组(C组),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D组),对各组hsCRP水平加以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60.2±7.5)岁。均于WHO于1999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依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组,其中临床蛋白尿组(A组)25例,UAER≥300 mg/24 h;微量蛋白尿组(B组)29例,UAER 30~300 mg/24 h;正常蛋白尿组(C组)46例,UAER<30 mg/24 h。正常对照组(D组)40例,平均年龄(60.5±7.6)岁。排除原发性肾病、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应激史等患者,各组间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每组患者均空腹10 h,静息20 min,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血压,抽静脉血对hsCRP进行化验:血清分离后于-20℃下保存。在6个月内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对收齐的标本测定,记录24 h尿量,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尿白蛋白。采用HITACHI 7180型全自动生化仪测量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采用伯乐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 1 c),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2]。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与hsCRP相关因素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D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间血清hsCRP均呈较高水平,且随白蛋白尿增加,hsCRP水平有升高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Person分析显示,hsCRP与血肌酐(r=0.321,P<0.05)、甘油三酯(r=0.422,P<0.05)、UAER(r=0.607,P<0.01)呈正相关,甘油三酯、UAER为主要的对hsCRP造成影响的因素。见表1。

表1 各组间参数及usCRP值对比(±s)

表1 各组间参数及usCRP值对比(±s)

组别 UAER(mg/d) FBG(mmol/L) TG(mmol/L) Cr(μmol/L) hsCRP(mg/L) HbA 1 C(%)A组 624.7±186.5 10.4±2.1 2.2±0.9 93.2±20.1 4.9±3.6 8.1±1.1 B组 88.6±57.3 10.1±2.2 2.1±0.5 85.2±18.2 2.7±1.8 7.8±1.2 C组 13.2±7.1 10.1±2.3 1.9±0.7 75.4±14.7 0.7±0.5 7.6±1.4 D组 11.6±8.3 5.0±0.3 1.5±0.3 75.6±14.7 11.7±4.9 -F值 222.3 53.3 5.086 10.38 10.38 0.617 P值 0.000 0.000 0.003 0.000 0.000 0.544

3 讨论

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与慢性低水平炎症和内皮功能紊乱相关。Stehouwer等[3]相关科研结果表明,CRP水平随UAER水平的增高呈增加显示,且独立于如高血糖、高血压等造成UAER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三组间的hsCRP呈较高水平,且随着UAER的增加,hsCRP呈增加表现,存在一致性。hsCRP的发生除和UAER相关外,与Cr、TG也存在一定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表明[4],TG、UAER为主要的对hsCRP造成影响的因素。CRP的升高代表存在介导炎症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6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内皮功能紊乱,且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等途径诱导的炎症活动,激发恶性循环,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硬化。故CRP可通过对内皮细胞造成影响,加速动脉硬化进展,糖尿病肾病时微量白蛋白尿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广泛损害的标志[5],故CRP可能为导致肾血管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损害的因素,进而增加了UAER,促进全身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硬化发生,提示慢性炎症在大血管病变和微量白蛋白尿之间可能起着媒介作用。且糖尿病患者多伴有TG增高,Cr上升时,通常伴有CRP升高。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FBG、TG水平无相关性,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异常患者FBG、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Cr、hsCRP、Cr随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而逐渐减少,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HbA 1 c无相关性。提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与CRP呈正相关。综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CRP存在密切相关性,且疾病的发生、发展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1]吴慧芳.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594-595

[2]朱海英.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56-57,59

[3]金晓华,顾国浩,杨柄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655-656.

[4]李亚芙,安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J].当代医学,2009,15(33):138-139.

[5]汤志奇.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相关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36):41-42.

猜你喜欢

微量蛋白尿白蛋白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