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

2013-08-25吴喜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手术室心率优质

吴喜珍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湖北 鄂州 436000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决定手术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护理工作质量取决于护理管理水平,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其工作特点具有变化快,要求高,强度大,时间长等。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与临床科室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随着手术学科的细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改进相应的手术护理流程,加强手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回访的管理,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关,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同时减少了医疗纠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每月前15天择期手术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61例,年龄7~72岁,平均年龄(48.3±9.7)岁。随机将其中63例(男性35例,女性28例)为观察组,另外63例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3例)。所有病例一般情况良好,无精神病史及药物依赖史,术前血压、心率、呼吸平稳。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麻醉过程中均未使用镇静剂,护理人员均为本科室护士,2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t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以优质护理模式为观察组,以传统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对照观察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观察对比患者血压、心率、手术满意度等。优质护理具体应用如下。

1.3.1 术前护理

1.3.1.1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作术前访视,收集相关病例资料,并通过病区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向手术医生征求手术意见及特殊物品器械情况,制定手术室护理计划。入病房后,巡回护士先向患者作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将访视的内容填写在《手术访视记录单》上。与手术医生和患者共同确认手术部位,并由医生做好标识。逐一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目的及方式、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开展手术的必要性,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然后进行术前宣教,嘱患者术前保证充足睡眠,禁饮食,术前不宜化妆,了解有无活动义齿,不带贵重物品进手术室等。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接受能力,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介绍主刀医生的资历和同类手术的效果。鼓励和开导患者,提高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最优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1.3.1.2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手术室护士应对常规器械、设备性能、抢救设备和药品进行严格检查,对术中需要的特殊物品器械进行准备,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手术安全。

1.3.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临床疗效重要条件。手术室护士应微笑迎接患者,并做好安全、保暖、查对工作。根据需求调节室温,热情的向患者介绍手术间的布局、设备,进一步打消患者紧张与恐惧心理。与手术医生、麻醉医师逐一核对各项内容,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协助医生摆好患者的体位,防止体位不当影响呼吸和循环或压伤肢体,老年人要注意外展度不宜太大,以免骨折,要充分利用体位软垫,保持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加强无菌观念,严格督促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手术中各项护理工作要做到稳、准、轻、快,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输液通畅,并认真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对意识清楚的患者,当他们表现出紧张不安时,不仅做心理疏导,还可以握住患者的手,让其随自己做深呼吸运动,使他们的心身处于松弛状态,注意力也从手术中转移到呼吸上来。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正确核对各种敷料、器械数目,正确处理各种标本,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另外手术过程中注意使用非语言交流技术,不谈及与手术无关的话,不高声喧哗、谈笑,保持手术室的安静,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体现人文关怀,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

1.3.3 术后回访 根据手术种类和大小,术后1~3天对患者进行回访,回访时要注意护士的仪表和语言技巧,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对手术室环境、温度是否满意等,了解患者术后是否疼痛、体位情况和术后伤口渗血情况,并及时反馈医生,观察患者有无因体位不当而引起的各种肢体损伤。征求手术科室意见,填写好记录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改进服务。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命体体征变化比较 观察组麻醉前血压与心率与访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前血压与心率与访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前1d访视前、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血压、心率比较(±s)

表1 2组患者术前1d访视前、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血压、心率比较(±s)

注:★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

组别 例数访视前 麻醉前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观察组 63 75 ±8.4 116 ±5.2 79±6.2☆ 121 ±5.7☆对照组 63 77 ±7.3 117 ±6.0 91±8.1★ 139 ±5.2★

2.2 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8%,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s)

表2 2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s)

注:★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组别 满意 不满意 合计观察组 62★163对照组 54 9 63合计116 10 126

3 讨论

3.1 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源,许多患者对手术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片面夸大手术治疗有危险性,还有的担心加重经济负担。如果这种应激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临床疗效,因此手术室优质护理不应局限于手术室的各种配合,而应包括患者入院实施手术到出院全过程[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前血压与心率的改变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因为在术前访视时除了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重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使其感到医护人员是值得信赖的,能够解除患者的疾苦,共同应对手术。

3.2 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优质护理是一门艺术,患者的满意度是一项反映优质护理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优质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回访来实施,体现人文关怀,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融洽了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通过术后回访,可以得到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4 小结

优质护理是整体护理[2]工作的需求,传统的护理模式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开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整体护理,可以使患者具备有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使手术室与病区的整体护理模式得到了衔接,是现代护理模式的体现。

[1]王斌全,赵晓云.整体护理的产生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12):33-83.

[2]王爱丽,汪怡洁.“手术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3(26):445-446.

猜你喜欢

手术室心率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心率多少才健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