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gate”到“X-门”汉化及比较研究

2013-08-22郭建芳

关键词:词缀后缀语素

郭建芳

(1.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2.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0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现象愈加频繁。近年来,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第四媒体互联网上,由于受到英语新兴后缀“X-gate”的影响,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也逐渐出现了大批“X-门”附缀式合成词。本文先行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坛的“Watergate Case”(水门事件)引领的“X-gate”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继而对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X-gate”汉化成“X-门”进行深入剖析,并对“X-gate”和“X-门”从形态特征、语义内涵、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以及“-gate”和“-门”角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

本文在对“X-gate”和“X-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通过中文、英文词典、国内权威报纸、百度搜索引擎、新华网、人民网站内搜索等工具①语料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李行健主编);③Webster Dictionary,Merriam Webster,U.S.August,2004;④通过互联网,收集了1946年~2003年电子版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国内权威信息;⑤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⑥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www.baidu.com)。对庞大实际语料进行了详实、细致的考察和统计,力争对此语言现象的论述做到充分而详尽②笔者共收集到实际语料236个。如:伊拉克门(Iraqgate)、沃尔克门(Walkergate)、斯托克曼门(Stockmangate)、普利策门(Pulizergate)、叛逆者门(Rebelgate)、利比亚门(Libyagate)、莱温斯基门(Lewinskygate)、叫停申购门、交警吸烟门、假师资门、好莱坞门(Hollywoodgate)、公费出国考察门、弗拉德门(Floodgate)、印度可乐门、因卡塔门(Inkathagate)、钻石门、子弹门、资助门、坠胎门、质量门、支持门、政审门、整容门、战俘门、造假门、脏话门、月饼门、预测门、娱乐门、有毒门、游说门、邮件门、泳衣门、易帜门、伊朗门(Irangate)、样机门、杨帆门等。。

1 “X-gate”的产生发展

在英语词源学中,“-gate”与丑闻、轰动效应没有任何联系。“-gate”开始具有国家政党或要人的政治丑闻含义是源于1972年美国政界的一桩丑闻事件”。自此之后,“gate”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新的英语词缀,意义完全脱离了原义③2008年版《牛津英汉大辞典》显示:gate n:1)(a)movable barrier,usu on hinges,which closes an opening in a wall,fence or hedge;(b)opening closed by this;gateway;(c)similar movable barrier which controls a stream of water;2)means of entrance or exit(for passengers at an airport or spectators at a sports ground);3)number of spectators at a sports event,esp a football match.,并与“X”组合成“X-gate”结构,表示“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X-gate”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结构词,用来指“政治丑闻”、“个人丑闻”,尤其特指政界重要人物的丑闻,而具有了“+丑闻”、“+轰动效应”、“+政界”等语义特征,并逐渐进入英语词汇系统④Safire's Political Dictionary,3rd edition,Random House,NY,1978.。例如:“Billygate”(贝利丑闻)、“Cartergate”(卡特丑闻)、“coalgate”(阿拉巴马煤矿丑闻)、“wienergate”(红肠丑闻)等。

2 “X-gate”到“X-门”的汉化

“X-gate”在新闻媒体的广泛使用和各种语言频繁接触的情况下,“X-gate”逐渐进入到汉语语言当中,并且经历了一定的汉化过程。

2.1 “-gate”到“-门”的翻译引入期

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Watergate Case”后,西方媒体为达到特殊的新闻效果就将后缀“-gate”加在某个关键词之后构成新的英语单词来指代社会或政界中的丑闻,“-gate”的语义和词缀也逐渐固定下来。继“watergate”之后,第一个通过派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是“winegate(葡萄酒门)法国葡萄酒销售丑闻⑤“Winegate”:A beat-up over a bottle of wine on a jet landing in an alcohol-free Aboriginal community.。因为“winegate”中的“wine”和“watergate”中的“water”在物质形态上均属于液态,构词成分比较相似。

近三十多年来,英语中出现了许多“X-gate”词语,“-gate”已逐渐成为成词语素词缀。“-gate”在英语中的解释有“controversy”(长期争议、长期争论)、“scandal”(丑事、丑行、丑闻)”、“affair”(社会轶闻)、“event”(发生的事情、事件)、“incident”(发生的事情,尤其小事)、“revealing”(揭露、揭示、暴露、泄露、透露)、“furore”(轰动、喧闹)”等。目前“X-gate”中的“-gate”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中已被明确标注为“suffix”(后缀),用来表示“水门事件”之类丑闻的构词后缀。

随着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和语言自身的纵深发展,英语后缀“-gate”逐渐被引入到汉语当中。中国最早的“门”事件是1994年的“建国门”⑥1994年9月21日,加拿大各大电视台突然播出紧急新闻:北京建国门外使馆区附近发生枪战,伊朗外交官和他九岁的儿子当场死亡。。“X-gate”引入中国之后,“-gate”的中文翻译主要是“门”、“事件”和“丑闻”:“事件”本身的词意带有中性色彩,主要用来指“历史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gate”的涵义;“丑闻”能够恰当、贴切地反映出“-gate”的内涵意义;“门”从字面义讲是“-gate”的对应翻译,但这正好与其原型“-gate”相对应,有效地保留了其特有的、内在的文化色彩,以及所蕴含的特殊语义价值,并可与国际生活语言接轨。

在当今网络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对“-gate”进行汉语翻译时,采用直译“门”,而不选择与“-gate”内涵意思相对应的“事件”或“丑闻”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保持鲜活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原汁原味。

2.2 汉语中“-门”的发展期

目前,汉语不仅从英语中借入许多由“-gate”构成表示“丑闻、事件”的新词,其词义范围也由概念的外延来确定。虽然“丑闻”和“事件”的词义外延都很大,但与“-gate”相对应的翻译“-门”的内涵相比更加丰富。中国媒体还出现了大量以“-门”构成的合成词。“X-门”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词汇,使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X-门”中的“-门”是否已经固化为汉语词缀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严格意义上的词缀是构词的语法成分。吕叔湘认为,“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把“它们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的语素称为“类词缀”[1]49。

准词缀是用于引申义即非基本义和非本义的义项的定位不成词语素。“门”可以以词、词根的身份出现,如“一道门”、“门框”;“-门”可以在语法化、形式上定位、词性类化等情况下,以类词缀的身份出现词根构成附加式合成词,如“水果门”、“艳照门”、“车祸门”、“包养门”、“奶粉门”等。⑦2004年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共同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门”的解释为:①名词:建筑物或车船、飞机等的出入口;也指安装在出入口可以开关的门扇;②名词:器物上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部分;③名词:起开关作用或像门的东西;④名词:特质人身体的孔窍;⑤名词:家族或家庭;⑥名词:学术、思想或宗教上的派别;⑦名词:特指教师或师傅的门庭;⑧名:泛指一般事物的类别;⑨名生物学分类范畴的第二级。 10量词:a)用于功课、科学技术等;b)用于亲戚、婚事等;c)用于火炮; 1途径;诀窍。

从构造新词的能力来看,词缀分为能产型和非能产型。准词缀的构词能力比真词缀强。周日安、邵敬敏认为:“-门”没有成为真正虚化的后缀,仅仅是个类后缀,用来指某个特定的丑闻式事件。[2]45网络媒体日益便捷的今天,“-门”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已逐渐增多。根据相关的调查和所搜集的数据,汉语媒体中已出现二百多个由“-门”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门”是否最终会走向词缀化,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仍要称其为“类词缀”或“准词缀”。

3 “X-gate”与“X-门”之比较

关于“X 门”与“X-gate”之间的异同考察,笔者主要是从其形态特征、语义内涵、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以及其是否词缀化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的。

3.1 “X-gate”与“X-门”的形态特征

从外部形态看,“X-gate”和“X-门”均为“X”加上英语的“-gate”和汉语的“-门”,但仔细观察其形态的内部结构,则可以发现“X”的构成是有所区别的。

笔者通过各种搜索工具发现:“X-gate”中,“X”一般是名词性成分,并且大部分为普通名词或指人名或地名的名词,也有个别化学符号所代替的名词,如:“Enrongate”(安然门),“zippergate”(拉链门),“Irangate”(伊朗门),“Biliygate”(贝利丑闻),“NASAgate”(国家航空航天局丑闻),“H2Ogate”(H2O丑闻)等。显然,“NASAgate”(国家航空航天局丑闻)中的“X”则由其全称的单词首字母大写组合而成;“H2Ogate”(H2O 丑闻)中的“X”部分即为代表“水”的化学符号。同时还有的“X”部分为动词成分,如“Altergate”(篡改丑闻)等,数量很少。

“X-门”中的“X”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性成分或形容词性成分。其中,名词性成分包括表示地名或人名的专有名词,表示具体事物类的名词,如“艳照门”、“杨帆门”等;还包括双音节、三音节和多音节的“X”与“门”组合成“X 门”的情况,如“虎照门”、“叛逆者”、“斯托克曼门”等;而且其内部组合关系可以是偏正结构,如“工会门”等。“X”是动词性成分时,常以动宾结构为主,也有少量联合结构和主谓结构,如“报价门”、“辩论门”、“性虐门”、“乐淘网秒杀门”等。相对而言,“X”是形容词性成分的情况比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个,它们是“安然门”、“安全门”、“放荡门”。

在“X-门”中,从“X”的内部构件来说,“X”在构成语素方面以两个语素组成的双音节语素为主;结构方面以名词性结构和动词性结构为主;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为主,还有少量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随着“X 门”使用频率的提升,“X”呈现出了多样性特征;它不仅可以是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甚至可以是英文字母缩写。在其具体使用形式上,经常以引号来表达特殊的内涵意义。

通过比较“X-gate”和“X-门”中“X”的构成,笔者发现二者的共性是“X”都可以是名词成分且数量很多,同时还都可以是动词,在“X-门”中“X”此类情况仍属多数,但“X-gate”这样的情况却是微乎其微。除此之外,“X-门”中的“X”还可以是形容词,但到目前为止“X-gate”语料中还没有该形式的实例。

3.2 “X-gate”和“X-门”的语义内涵

“X-gate”中的“-gate”主要用来指与政治、经贸、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社会高层密切相关的重大丑闻事件,并会经历艰难的揭发与掩盖过程,例如:“Iraqgate”(伊拉克门)、“Walkergate”(沃尔克门)、“Lewinskygate”(莱温斯基门)等。根据所有统计实例可以总结出,“-gate”的语义特征可以表征为:“+重大”、“+高层”、“+艰难揭发”、“+丑事”等。

“X-门”中“-门”主要指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其中包括丑闻在内,但并不都是丑闻丑事,例如“杨帆门”只是一个影响不好的事件而已,并非属于与社会高层密切相关的丑闻等,还有前央视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的“解说门”,欧洲意甲联赛中的“电话门”只是体育界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而已,并非属于丑闻。与“X-门”中“-门”的内涵相比,“-gate”更加丰富,除了“丑闻”、“重大事情”之类的核心意义外,其中还蕴涵着一些区别性语义特征。在现代汉语中常出现很多“X 门事件”和“X 门丑闻”等实例,例如“杨帆门”也经常被称为“杨帆门”事件,即使有“事件”或“丑闻”,“-门”同样还会出现。这正说明“-门”的特定含义是“事件”或“丑闻”无法包涵的。可见,“-门”从“-gate”中沿袭的“+重大”、“+高层”、“+艰难揭发”的语义特征在汉语语言生活中逐渐消失,并且蕴含了带有贬义的“事件”、“风波”,“花边新闻”以及特指娱乐界和体育界中有影响的大事件等。其语义特征可以表示为“+轰动效应”、“+丑闻”、“+负面影响”等。

显然,“X-gate”和“X-门”均具有消极意义,目前汉语中“门”的使用范围比英语中的“-gate”更加广泛;汉语中很多有轰动效应的坏事都用“-门”来表达,但英语中使用“-gate”的主流仍然是表示与政界相关的丑闻。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英语原型范畴“-gate”和汉化形式“X-门”之间的差异,并且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

3.3 “X-gate”与“X-门”的组合能力

当“X-gate”引入中国并演化成“X-门”之后,“X-门”也逐渐以一个独立词的身份频频出现在目前盛行的网络媒体上。从语法学的角度来看,“X-门”可以受表物量的数量结构的修饰,同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并且不受程度副词和“不、都、也”的修饰,因此可以判定它属于典型的成分词词。这一点二者是相同的,“X-gate”也是名词。“X-门”能受表物量的数量结构修饰。

例1 今年超女想造一座“超女门”?

(《都市快报》,2006-07-30)

例2 ……,此次“间谍门”背后的情报交易链条也逐渐清晰。

(《重庆时报》,2009-07-14)

例3 虽然让沃尔玛企业员工工会数量在增加,但就此认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工会门”事件已经完美谢幕,还为时尚早,……

(《中华工商时报》,2006-08-01)

以上例子中“一座”、“此次”和“这场”都是用来修饰“X 门”的表物量的数量结构。然而,“X-gate”却因所属语言系统的不同,没有类似受数量结构修饰的情况。

同时,“X-门”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天线门”、非常“天线门”、十分“天线门”等都是错误的表述。此外,在调查的实例中,“X-门”均不能受“不、都、也”的修饰。例如:不“停播门”、都“停播门”、也“停播门”,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与程度副词组合时,“X-gate”也不可以与“very”,“quite”,“rarher”等副词连用,也不能与“no”,“all”,“too”等词进行组合。

3.4 “X-gate”与“X 门”的造句功能

造句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实词包括体词和谓词,体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一般不作谓语。“X-门”是体词性的结构,具有实词“门”的大部分句法功能特征。同时,“X-gate”也具有体词词性,二者之间的具体使用情况如表1 所示。

据表1 可知,“X-门”通常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并有“事件”、“丑闻”、“案”等作同位语,具有“+丑闻”、“+轰动效应”等语义特征,显然与“-gate”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X-gate”通常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

3.5 “-gate”和“-门”的角色

英语“X-gate”中“-gate”最初是专有名词“Watergate”中的一个独立构成语素,但自从“Watergate Case”(水门事件)出现以后,英语国家所发生的“丑闻或丑事”之类的事情似乎都要使用“-gate”作为后缀来构词。以“-gate”结尾的复合词语在1996年当选为美国社会最流行的新词新语。“-gate”因此逐渐演化为一个词缀,与自由语素结合构成新的派生词,表示“丑闻”之意,而其本意“建筑的入口”则早已褪化。“-gate”的产生、发展与英语语言的开放性不无关系,正因为其构词手段非常灵活、自由,才使得英语中会有大量新词产生,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更具有表达力、时代性以及语言的鲜活性。

表1 “X-gate”与“X-门”句法功能对照表

杨永林指出语素“gate”过去被归为“结合成分”(Combining form),但自美国词典学家Rawson于1997年承认其为贬义后缀后,已被确认为一个“有滋生能力的独立后缀”(Productive suffix)。[3]385-389“X-gate”中的“-gate”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中也已明确标注为“suffix”(后缀),“-gate”在实际语言生活中也的确演变成了用来表示“水门事件”之类丑闻的构词后缀。

“X-门”中的“-门”虽然在社会中广泛使用,但至今仍未确定为构词词缀。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中指出:能独立成词的叫成词语素,又叫自由语素,且成词语素能单独成词,也能跟其他语言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提所组成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叫词缀。[4]217-218而词缀的主要功能是构成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门”的解释是:“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5]932显然,它是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词,是一个确定的成词语素,因此可以判定“-门”不是完全的词缀,只是类词缀。

4 结 论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X-gate”和“X 门”从形态特征、语义内涵、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以及“-gate”和“-门”的角色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X-gate”和“X-门”中“X”构成的共性是“X”都可以是名词成分且数量很多,同时还都可以是动词,在“X-门”中“X”此类情况仍属多数,但在“Xgate”中这样的情况却是微乎其微。除此之外,“X-门”中的“X”还可以是形容词,但在“X-gate”中“X”却不可以是形容词。

2)从语义上讲,“X-gate”和“X-门”均用来表示消极意义,但汉语中“门”相比英语中的“-gate”使用范围更广;目前,汉语中很多具有轰动效应的坏事都用“-门”来表达。

3)“X-gate”与“X-门”的组合能力相同。

4)“X-门”通常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并有“事件”、“丑闻”、“案”等作同位语,具有“+丑闻”、“+轰动效应”等语义特征,显然与“-gate”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X-gate”通常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以及表语等。

5)“-gate”已成为英语中真正的构词后缀,“-门”却不是汉语中完全的词缀,只是类词缀。

可见,“-门”是由“-gate”汉化而来,以能产性较强的类词缀身份构成愈来愈多的复合式合成词,正如张谊生所说的“X-门”来自于“X-gate”但又超越了原词。[6]刘桂兰等用模因论的角度解释了这种附缀式新词的语言现象,她认为“模因论为分析语言的模仿、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一种新工具”。[7]周翠英认为语言的经济节省机制是该类词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8]对于“门”以及其它外来类词缀的研究,有利于对缺乏形态变化的汉语词缀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将英语原形和汉化形式进行对比研究,也有助于对语言词缀构词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进行研究,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周日安,邵敬敏.美英式原型标记“-门”的类化和泛化[J].外国语,2007(4):43-47.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张谊生.附缀式新词“X 门”试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4):39-47.

[7]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X 门”现象[J].外语学刊,2009(2):70-73.

[8]周翠英.“XX 门”中“门”词义的跨语言引申[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5-109.

猜你喜欢

词缀后缀语素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变阶马尔科夫模型算法实现①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
再谈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