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王维到黄宾虹看自由精神对中国水墨画史的推动作用 (下)

2013-08-17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4期
关键词:徐渭水墨画笔墨

牛 敏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00)

米芾、米友山父子以善书之笔,在山水画上另辟蹊径,创立了“米氏云山”独具个性的绘画语言范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而浪漫的艺术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绘画。

这时期出现了一批谈禅悟道的道释名流,他们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比道学家们更大。在佛和道的影响下一大批封建士大夫的社会心理发生变化,他们厌恶官场倾轧,向往高山流水的洁净,追求淡泊的心境,思味宇宙人生,或干脆避于山野,以寄荒凉淡泊的哀怨,艺术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这种追求自由浪漫,对现实的反叛精神在他的绘画实践上也有着极为明显的体现。

他自称其绘画为“墨戏”。相传米氏墨戏:不专用笔,或以纸筋,或以渣滓,或以莲房,皆可为画,说明其在绘画实上追求自由浪漫的审美情趣。朱熹就曾评米芾如“天马脱衔”说明其倜傥多姿,自由奔放的气度。

米氏山水在画法上宗董、巨,却删其繁复,就是为了不为琐碎的雕琢所累。总之,“米氏山水”摆脱了以描摹自然为能事的被动状态,在艺术观念上,确立了主体精神的价值,在艺术创作上实现了历代文人所追求的自由精神。

南宋马远的山水画,师法李唐, 却能自出新意,他与夏圭、李唐和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马一角”与“夏半边”是南宋半壁江山的时代产物。

赵孟頫其实也是一位竭力提倡复古的革新家,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其目的是“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这样的艺术理论在当时使人耳目一新,一扫南宋院体习气。

倪瓒的“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绘画观正是心性修养的自由表达。

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在写意绘画中追求“自由”的经典之作。其画面笔墨语言的视觉效果有别于当时流行的工笔技巧取向,带给人的艺术感受突破了当时绘画视觉形态的习惯性规范,被人们称为“简笔”画,画家当时创作的意态基础是心灵境界全神贯注于被表现物的神韵,心态具有身无外物般地坦荡激扬,自然俊逸的笔墨技巧全然突破了传统规则的藩篱,心象随意向而出,数笔下来,变换有度,人物的神情意趣与举止动态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是画家心灵的高远与言简意赅技巧的有机结合。

明朝的戴进历尽坎坷,度过了风雨飘摇的一生,他的《风雨归舟图》以横刮的阔笔和淋漓的泼墨,扫出风狂雨骤的磅礴气势,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朦胧的山峦被暴风雨劈开,山下的树木、竹丛、茅舍全都在雨雾中飘忽,似乎随时会被风刮走;几个农夫佝偻着身躯急匆匆赶回家去;芦苇在疾风中挣扎……然而在画的右下角却又抗暴的力量:顿挫有力的大斧劈皴刻画着在暴风雨前巍然屹立的瘦硬山岩,钢劲如铁的枝干抗击着风雨的袭击,画面近景最显眼的位置画着一叶扁舟,顶风冒雨前进,船上两位乘客神态自若,船尾艄公挥篙奋战。 而这幅画正是画家一生的精神写照。

明末的水墨花鸟画家徐渭年轻时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身边的挚友都相继被捕死去,自己也不幸入狱,残酷的现实使他触目感怀,痛不欲生。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徐渭才开始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艺术活动。他那被阻滞的满腔忧愤终于在他的艺术中得到尽情的宣泄。在他的花鸟作品里,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以泄郁结心中的不平之气。他感言道:“半世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谓他一生惨痛身世的写照。

徐渭是水墨画大写意派的先驱,从来没有人能达到那么豪放、泼辣、“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那么不顾一切表达自己。

八大山人与徐渭可以说是写意画坛上的两座高峰。八大山人为名王室后代,因为逃避政治迫害,被迫削发为僧。他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决定了他的艺术创作倾向,他运用借喻抒情的手法融入笔墨之中,无论是造型、构图还是笔墨技法,他都能取众人之长,并保留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比如他画的鸟多是昂首耸翅,或俯首挺胸,皆独足而立,一副傲慢倔强的姿态。特别是鸟的眼睛,都作了夸张奇特的处理,眼眶画得很大,甚至是方形,眼睛点在眼眶上面,显出一种白眼向人的神气。八大的山水,大多是荒凉萧瑟的残山剩水,表示对山河的悼念。他画的石头都上大下小,时有倾倒之势,表示他对统治者的诅咒。《古梅图》则是画家自我精神的写照:一株古梅主干空裂,树顶盘曲光秃,疏枝作下垂式。梅花则用浓淡相间的墨色点成,虽然根不着土,却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清朝统治日益坚固,希望与绝望的痛苦在画家的心灵深处交织,这幅画是画家主观精神的产物。

在笔墨技法上,他与徐渭风格迥异:二人都有悲愤之情,徐渭直言不讳,泼辣奔放,八大扭曲隐喻,徐渭能收能放,用笔锐锋毕露,用墨淋漓倜傥,八大用墨控制有度。

清初的革新派“四僧”以石涛为代表人物,首先打破了前朝沉闷的古板画风,为清初的水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石涛看来,画家必须得保持心性的空灵活泼,才能感受自然界的奥妙。创作过程就是内心在自由自在抒发的过程。

他将自己的一腔悲怆之情都寄情于诗画笔墨之中,他的题材都来源于现实,他认为“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技法上也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极尽变化之能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后人评价他为“屡变屡奇”。他反对各种规范和束缚,为了达到“明心见性”,获得彻底解脱,必须将障碍破除,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下,一扫明代三百年来花坛上的陈旧积习,只破前人,独步千古。

“扬州八怪”画派处于清朝鼎盛时期,他们的画笔情纵逸,挥洒自如,“不以规矩非其病,不受束缚乃其性”。

水墨画不断追求自由表现以实现艺术家们自己的创造欲望。简单的水、墨、笔、纸给了艺术不断创新的力量,用墨或淡或浓,用笔或皴或擦,相互交叉中描绘出要表达的一种意蕴品味。这时候的艺术家在精神上洒脱的,自由的幻想和欲望可以在水和墨的交融中自由的流淌,宣泄,打破传统的束缚,坚持的表达自我的思想。

黄宾虹是集传统之大成的山水画大师,是传统山水画进入现代的一个转折性历史人物。他五十岁之前都在致力于学习传统,哲学、美学、各个时代的画法、笔法、墨法,无非是为了把传统激活,走出一条新的、前人从未有过的路子。他同时面对自然,五十岁到七十岁二十年间都在游历写生,他使衰落的清末民国的水墨山水重新焕发了活力。

他的道路恰恰是从中国传统绘画内部走出来,然后获得了更大的表达自由。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画坛。

这之后的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中国画特有的神韵,他的画既吸收了“王洽泼墨”,又与西方抽象主义影响有关,创造了一种近乎抽象的山水新风格。

石鲁的艺术在大刀阔斧的创新也体现得相当明显。

石鲁概说他的笔墨方法论:“笔墨既为内空之规定,又超于内容之范围。笔墨既可变,又不可变。可变者性情也,不可变者规律也。故言笔墨,当以意、理、法、趣求之。”这是石鲁对于追求艺术的自由精神和实现自己艺术创作欲望的最好诠释。打破传统的水墨画的思想禁锢,要求融入艺术家的自由思想在里面,去实现一种新的表达题材和艺术风格,而为了这个自己坚持的艺术理念的实验,画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却仍然不放弃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他为了表达他面对客观生活感受和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他的尝试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批评。他艺术个性极具锋芒和实验精神的超前。他更加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怀,他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勇气、敏感、和超前意识、新颖的表达欲望已经突破了当时人们所能接受的规范。他的这种艺术实践推动了传统水墨画向更加注重追求强烈的自由精神方向发展。

注释:

1.何延喆.《中国绘画史要》.天津美术出版社,1998.11.

2.郑朝.蓝铁著.《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1.

猜你喜欢

徐渭水墨画笔墨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风莺图诗
神奇的水墨画
韩潮水墨画作品
徐渭南腔北调
吴绪经水墨画
笔墨名家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
为练笔墨才写荷
用文心读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