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型区域导向下的政府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研究

2013-08-16王元地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学习型导向

蔺 玉 ,顾 新,王元地

(1.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2.成都理工大学 计划财务处,四川 成都 610059)

一、引言

“学习型区域”由经济学家佛罗里达(Florida,1995)[1]在研究知识经济发展时正式提出。他首次把区域空间范围内的知识聚集和技术创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提出学习型区域是提供有利于知识、创意和学习流动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的区域。学习型区域相对于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中观概念。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学习型区域不仅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区域发展的一种现实模式。我国自十六大以来大力推广学习型区域建设,各省市政府均将学习型区域建设纳入政策设计并做财政投入专项安排。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的122个城市开展了学习型区域的创建工作,各地政府创建学习型区域的主要路径为设立创建组织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举办各种创建活动等。

经过近十年创建,各地学习型区域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现行的创建路径是否科学?上述问题不仅是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学习型区域理论建设与实践应用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为切入点,通过考证政府投入与学习型区域建设目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学习型区域的建设目标为多样化的,包括建设全民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提供交互学习的学习环境(Gunjan Saxena,2005)[2]、提升区域学习能力、产生学习性的社会资本(Christoph Haus⁃er,2007)[3]和促进区域创新(Bjorn T.Asheim,2000)[4]等。考虑到基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当前背景,资源的稀缺性使创新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以创新为目标的学习型区域建设最能满足现阶段区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选择对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回答我国当前学习型区域的建设效益,为未来学习型区域的建设提供理论佐证和政策建议。

对于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政府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国外学者Christoph Hauser(2007)[3]将学习型区域界定为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的集合,以专利转化、人力资本投入、政府R&D人员投入以及社会资本为研究指标,实证研究认为学习型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投入和创新的关系较弱。而国内尚未有学者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政策信息研究方法,以参与创建的我国29个省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各地政府的创建文件、学习型区域网站、领导发言稿和工作总结等,利用逻辑判断、信息提取进行指标、模型设计,实证研究学习型区域政府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

二、学习型区域政府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及研究假设

通过对我国29 个省在创建学习型区域过程中的创建文件、学习型区域网站、领导发言稿、相关新闻报道以及各省发布的《建设学习型区域工作要点》、《创建学习型区域工作总结》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各地创建学习型区域导向下的政府投入分为政府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其中政府直接投入是指纳入学习型区域建设政策体系的,有确定财政专项预算安排的投入;间接投入是以政府主导的相关创建活动为表现的投入。投入分析如表1。

表1 我国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一览表

从表1 可看出,政府直接投入主要包括科技投入、文化投入和教育投入;政府间接投入主要表现为政府牵头的各种学习型创建活动,创建载体的投入。基于数据全面性、可得性考虑,本文选择政府直接投入进行研究。对于政府直接投入即科技、文化、教育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较少,仅有部分学者针对独立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进行了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第一,区域科技投入是区域科技政策体系中供给面上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进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弥补我国民间研发力量的不足,我国区域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投入比例逐年增大。逐年增大的政府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多数学者如朱平芳,徐伟民(2003)[6];叶子荣,贾宪洲(2011)[7];潘雄锋,史晓辉,王蒙(2012)[8]等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区域科技财政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积极影响。因此,基于已有的经验研究,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科技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二,在创建学习型区域的政府理解中,公共图书馆通过承担学习文化传播、知识储存、知识溢出以及创新文化营造等重要功能促进区域创新[9-10]。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的纽带,是组织图书下乡,承担学习周、学习月等活动的主要事业载体。学习创新文化的普及提高社会认可水平,为区域的创新活动提供隐形的软动力;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数字化知识共享平台,图书馆借阅共享认证机制等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知识共享、知识扩散平台[11],同时为区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提供供给保障。政府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不仅弥补由于知识外溢使私人收益降低导致私人投资的不足,也是促进公共图书馆完善服务网络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政府文化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第三,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教育投入可分为普通教育投入和继续教育投入两方面。首先,普通教育投入可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其次,继续教育投入为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值提供保障[12]。由于教育的公共品性质,政府的教育投入是保障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对应研究的较少,但多数研究认为区域教育投入可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是推动区域创新产出的积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教育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指标选取与描述统计

(一)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财政直接投入指标选取

依据表1,本文选择我国除西藏、新疆外的29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将各地区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直接投入指标化,构建我国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创建学习型区域政府投入指标体系一览表

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是复杂且多样的,由于区域内不同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13],同时,区域内信息网络覆盖率也是影响区域交互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选择区域内的人力资本和区域网民数量(网民数量可间接反映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的普及性)作为控制变量。

(二)区域创新产出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各地区每年国内三种专利授权量总和作为区域创新产出指标。国内三种专利的授权总量包括发明、适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总和,该总量包含了机构创新和个体创新者的创新量之和。由于本文基于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分析不仅包含了统计范围内对机构和组织为对象的投入,同时包含了针对个体的投入,因此不存在投入产出不匹配的问题。另外,采用专利授权总量既包括个人创新也包括职务创新,可体现创新的全面性。

(三)描述统计

根据我国大规模开展学习型区域建设的初始年份,考虑到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期。本文样本期选择为1998-2010年。本文使用数据来源于官方公布的年鉴数据。主要包括1998-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研网人口与就业数据库》、《中经专网地区年鉴统计数据库》、《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上述指标组成T=12的时间序列的面板数据。为了避免资金性投入指标受物价指数变动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解释变量中的资金投入进行价格平减。首先将各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以1998年为基期(假设1998年为100)进行折算,再将折算后的消费物价指数作为价格平减指数后,调整原始数据为1998年的不变价。同时,为了消除代入模型中的数据非平稳性带来的影响,对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各变量的对数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

四、数理和计量模型

基于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创新活动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一般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14]。本文也采用该模型对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和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描述,表示如下:

其中,i代表省,t代表年份。a、b、c、d、e、f、g分别代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科技财政投入、各地政府的财政供养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公共图书馆图书藏书量、职业培训财政投入以及控制变量区域人力资本和网民数量的产出弹性。A 代表创新产出活动的效率,eX代表影响创新活动的随机因素。

为了消除数据非平稳性的差异,同时又不使数据扭曲。对(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到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c=lnAit为截距项,μ 为误差项目。

考虑到本文将专利授权数作为创新成果的指标进行分析,因为专利授权是需要经过专利产生、专利申报、专利评估、专利授权等一系列需要耗费时间的过程,因此,需要对投入设立一定的滞后项。本文依据李习保(2007)的分析[13],将滞后期设定为3年。因此(2)式可以重新表述如下: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因此根据(3)式可得该模型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将利用(3)式进行实证研究。

五、实证结果和分析

关于数据的平稳性,面板数据模型,在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时,需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若结果数据是非平稳的,会产生“伪回归”的问题,对回归的稳定性假定造成破坏[15]。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虽然ZL、RDP,LIB,FEDUM 为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单整序列为平稳序列,因此,本文首先对所有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处理。由于滞后模型会引起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且在回归方程(3)中存在多个解释变量,如果各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那么系数的的估计结果是不可信的,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后,进一步分析各变量间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可以发现,各变量间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值为4.221,远小于10,证明各变量间的双重共线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关于模型设定的选择。在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时主要考虑两种模型,即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截距项是固定参数,指被忽略的变量在各个时间段上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固定的,随机效应模型即截距项是随机的,指被忽略的变量在各个时间段上对被解释的变量的影响是随机的。对于设定模型使用哪种模型更合理,我们常用Hauseman 检验来选择。Hauseman 检验时,把随机效应作为原假设,经过eviews(6.0)计算,三个方程的P值均等于或接近于0,所以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表4列出了滞后期间设定为3期的结果。

表4 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政府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关系表

表4 给出了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科技财政投入以及区域内的网民数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与区域内的专利产出存在显著关系。而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以及政府职业培训财政投入与区域内的专利产出的关系不显著。

由此可得出,基于模型的分析,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对创新的影响各不相同。

科技财政投入和财政供养人力投入指标与专利产出之间在1%的水平下显著,其表现在科技财政投入和人力投入的系数所代表的产出弹性系数上,即科技财政投入增长1%,则专利数量可增长0.02%。这与叶子荣等(2011)[7],李习保(2007)[13]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这与假设一估计一致。可见,政府直接配置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是有积极意义的。

区域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影响,这与假设两相符。可见区域内高等教育部门对区域学习氛围和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区域职业培训财政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负,这与假设三不符,表明现有区域内政府对职业培训的财政投入越高,创新的产出越低,但影响系数不显著。该结果可能是因为,在我国长期处于依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对职业培训的财政投入主要着眼点为提升初级受训者基础就业能力,同时,现行的培训体制缺乏可持续的、阶梯式的培训机制等。

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不显著。这与假设两部分不符,可能是因为进入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以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公共图书馆针对高新技术方面的藏书量或书籍更新速度不能满足区域创新需求。同时,网络资源的逐步普及也使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溢出或创新动力的作用不能显著体现。

模型中选择的控制变量,区域网民数量和人力资本都较好体现出对区域专利产出的驱动作用。

六、结论

本文以我国创建学习型区域的29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通过各区域在进行学习型区域创建过程的政府直接投入为研究指标,选择了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公共图书馆、继续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培训财政补贴以及区域内政府研发投入四大类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动态模型,对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在滞后3 期的情况下,职业培训的财政补贴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政府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由于多数省份的职业培训财政补贴定位于就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补充。其主要受益人群为务工农民、下岗职工或转业军人等非区域创新主体,且职业培训时间较短,职业培训内容与培训人员能力提升和就业状况联系不紧密,因此,职业培训财政性投入绩效较低[16],职业培训财政投入尚未形成区域创新产出推动力。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本文的研究样本选择期间有关,我国自2011年开始提出数字图书馆建设战略,而本文的研究样本为1998-2010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尚未普及和完善,公共知识资源的信息技术利用率低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第二,区域内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科技财政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区域网民数量和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的创新产出有积极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区域内科技财政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在滞后三期的情况下,财政供养的科技人力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的相关性更强。其次,区域内高等教育财政供养的人力投入、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产出也表现出积极影响。最后,反映区域信息化水平的网民数量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总体来看,参与区域知识活动的人力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学习型区域,实现区域创新的目标关键在于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途径。该研究结论印证了Edmund S Phelps根据最新调研结果指出的中国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结论。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我国未来建设学习型区域的政策建议:

(1)根据实证结果,学习型区域建设导向下的政府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创新产出有积极的影响。未来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区域中的主体作用。由于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提供有利于区域知识流动、知识创新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政府在构建学习型区域的区域战略中,仍需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

(2)学习型区域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建设过程,各级政府现行的教育、科技、文化投入政策体系是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科技投入方面,未来学习型区域的建设中,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尤其加大区域教育投入,切实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需要普通高等教育和以职业培训为主体的继续教育产生合力。针对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应进一步系统化,采取阶梯式、螺旋式、连续式投入模式,将提升人的持续学习能力为投入目标,在学习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创新人才的储备。在文化投入方面,公共图书馆可通过丰富的馆藏、特殊的知识服务功能,成为学习型区域创建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要素。政府应切实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切实发挥其在学习型区域建设、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未来进一步应加大非纸质信息介质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建设。

(3)政府应加大信息数据平台及公共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网络的受众面,提升区域信息人力资本水平。

[1]Florida R.Towards the Learning Region[J].Futures,1995,27(5):527-536.

[2]Gunjan Saxena.Relationships,networks,the learning regions:case evidence from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277-289.

[3]Christoph Hauser,Gottfried Tapeline,Janette walled.The learning region: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and weak ties on innovation[J].Regional studies,2007(2):75-88.

[4]Bjorn T Asheim.The learning firm in the learning region:workers participation as social capital[R].Denmark:Druid Paper,2000.

[5]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002-1037.

[6]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 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6):45-94.

[7]叶子荣,贾宪洲.科技财政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级DPD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72-79.

[8]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6):865-869.

[9]张彦静,曲晓玮.公共图书馆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2(7):67-71.

[10]周德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兼议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系统[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2):2-8.

[11]张畔枫.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知识传播效应[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48-50.

[12]艾德里安·齐得曼.政府在职业培训投资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7):42-46.

[13]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13-24.

[14]严成墚,王弟海,龚六堂.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一个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模型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1):51-65.

[15]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2-43.

[16]杨运忠.职业培训财政补贴绩效研究——以湖北省部分城市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1(6):69-71.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学习型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偏向”不是好导向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