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实施途径

2013-08-15张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张文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校园文化的关键要素是校园文化的继承者、建设者、创造者和反映者,包括学生、教师、领导、管理者和服务者。

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基本上完成了打基础、上规模的发展任务,进入抓质量、上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普遍形成了文化强院的发展共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建设发展的灵魂工程,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精心谋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以期展现学校精神风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物质保障和基础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师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团组织、学生会、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校上下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支持和努力才能完成,任何个体或者单独部门的力量都不可能独自完成。从学校顶层到系部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能营造出优良的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要真正形成特色,打响品牌,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目标定位,实行建设思路、方法以及途径的全方位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既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四个原则,即教育性、独特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原则。

1.教育性原则。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育人为中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育人,校园文化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平台,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把培养学生文化品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高职院校要以课程为抓手,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一是发挥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充分发掘教学内容的文化教育功能,寓教于教,提高课程教学的育人水平。二是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纳入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与专业课程等量齐观,配强师资,加强过程监控,重视人文精品课程建设。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三是加强社团活动指导。社团活动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主战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落实指导教师、归口单位、活动内容和经费,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行规程。

2.独特性原则。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发展历史,多彩的区域文化,不同的教师、学生主体和校园环境下产生的校园文化存在着差异而各具特点。独特的校园文化必然铸就学生独特的心理结构、文化气质和兴趣爱好。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和凝炼学校的地域特色、历史特色和个性特色,增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积淀,挖掘文化精华。在精神文化方面,要汲取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并融入学校精神之中,逐步形成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符合育人需要的文化精神内涵。在物质文化方面,要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在制度文化方面,要渗透传统人文精神,把制度的规范性和人文性统合起来,着力增进制度的人文内涵。在活动文化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开设传统文化特色公共选修课程,组建传统文化活动社团,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提升人文品质。二是突出学校个性。学校的个性特色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文化名人及其文化教育成果优势,加强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并与现代文化、职业文化有机整合,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职业院校的设置组建过程也是一笔文化财富,要深入挖掘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精神的丰富内涵;认真总结学校创业阶段的经验,凝炼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学校形象文化标识系统;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干部人事、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改革、发展、创新为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高职管理文化体系。系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业及其对应行业、企业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3.职业性原则。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文化,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准确对接,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文化建设,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创造优良文化环境。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涵养:一是经常邀请行业、企业人员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价值理念、品牌文化、核心竞争力、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强化校园文化的职业元素。二是组织开展企业型社团活动,培育模拟公司,培养学生的职业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职业文化素养。三是加强校企文化交流互动,引企入校,办学入企,孵化校园企业。吸纳企业管理理念,贴近企业用人标准,形成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职业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化职业化实践创新。

4.开放性原则。高职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也是直接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一线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有较强的开放性,强调学校即社会,校园文化与区域社会文化连成一片,有充分的交汇融合。高职院校既重视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要注重高职教育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需要,打破传统的校园文化的封闭状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拓展文化建设平台,着力建构动态、开放的大学文化体系,不断充实校园文化内涵。

几年来,高职院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编制了校园文化发展规划,扎实稳步推进,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的方法、途径和模式,全面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重点工程。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成立国学研究会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根据时代要求改造升华经典文化,使其成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师生文明素养的有效途径。提升环境建设的文化品味,启动新一轮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实训设施的改扩建力度,新建一批高水平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和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突出环境文化的人文内涵,提高文化景观的艺术水平。塑造优良行为文化形象,大力倡导进取文化、合作文化、包容文化和创新文化,着力改善师生精神状态,提升师生行为文化涵养。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围绕培养目标,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艺术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四个方面,确定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精心策划,高格调、高水平运作,增强示范性、导向性和艺术性,形成层次化、系列化、常态化学校文化精品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生活繁荣发展。

二是建设优质载体。开办文化大讲堂活动,组织文化、科技讲习活动,立足前沿,广延名师,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把大讲堂打造成为普及性、标志性、公益性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纯净的校园网络环境,开通校园微博,建立网上答疑系统,开办网上课堂,设置网上心理诊所,拓宽网络文化服务功能,加强网络管理,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优质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景点,建设校史馆、艺术馆、名人堂等文化艺术景观,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更加人性化运营图书馆,丰富馆藏内容,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建设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把学校门户网站、广播台、电视台、院报以及文艺、学术期刊杂志办成学校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和休闲娱乐的第一载体,不断提高质量,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亮丽的学校文化品牌。

三是建设运行机制。全员投入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党政协调,专人负责,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文化设施及活动正常运行,加大对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和运行的资金投入,保证文化建设所需的必要经费。加强校内外各方的相互支持和协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内优化制度、物质和人才资源配置,对外争取社会各方支持,拓展文化建设空间。加大管理力度,保证校园文化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和考评体系,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管理。

[1]陈莉雯.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意义[J].警官教育论坛,2008,(1)

[2]宋久存.辽宁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及实施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2011,(3)

[3]李绍朋,李春英.浅谈高职院校学生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