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文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013-08-15王建霞王志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所在城市创新型精神

王建霞 王 品 王志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的文化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创新程度。这说明了国家竞争中,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样,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也举足轻重。

1 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文化

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形成的标志,是社区权利和文化的最集中点。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成立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同时也受到文化氛围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不着痕迹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又进而决定了人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它的作用虽然不是直接的,但是却更加深远。

历史证明,文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创新的基本环境是城市文化氛围,它的创新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生产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它是知识和信息传播最为集中的地方,大部分科技创新行为都发生在城市之中,城市作为科技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主要场所,它的文化氛围为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大环境。开放的、民主的、信息灵通的城市文化氛围对科技创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外,像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城市,都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它们在发达的经济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即文化创新型城市。第二,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人们的工作创造性与城市文化氛围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城市人才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是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关键,也是凝聚各类优秀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根本。优秀人才向往高品质的生活,高品质生活离不开浓厚的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创新型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创新城市发展所需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撑离不开城市创新文化,而创新城市发展对创新文化建设又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

2 创新文化的涵义

创新型城市是基于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并以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创新文化来源于科技活动,它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必需的一种氛围,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

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处处都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创新城市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永远地创新和变革。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变革,创新城市的创新文化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特点。文化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功能,还具有培养人的学习能力的责任。每个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才能塑造创新城市的未来。所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文化能为其提供必需的创新理念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要素。

3 高等院校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源头与城市精神的象征

高等教育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及其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既是城市精神的起源,也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从历史上看,高等院校对城市环境的优化,良好的城市精神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19世纪后期,美国北部城市西雅图之所以能够发展迅速,短时间内超越其他城市,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原因,它的公民所具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是另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著名的华盛顿大学才得以建立。所以说,一所发达的城市,必定有与之匹配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达从间接意义上说,就意味着城市的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院校代表着其所在城市的城市形象。比如,大家说起清华、北大就会想到其所在城市——北京;提到复旦、同济就必定会想到上海。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很多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也会来国内的名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这种交流的不断加强,更容易使国内城市与国际城市接轨,这样不仅能提高国内高校的档次,也能提高其所在城市的档次。历史证明,高等院校的知识和技术支持,有利于创新城市的创新文化形成。

先进文化发源于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又是各种先进知识的传播源和聚集地,因此必定要为建设创新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智力支持。大学和文化有密不可分的、与生俱来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及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城市中最高的教育机构,它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和科学、探索的创新理念,为创新文化提供了创新氛围。

可见,不进行文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创新城市的建设。创新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市民所具有的较高的文化修养,体现了城市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文化强市”的实现,必须要以强大的、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不畏困难的“城市精神”,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强大先进的城市文化和积极进取的城市精神,有利于市民自豪感和自尊心的形成。但强大又先进的文化和积极进取的城市精神,又需要高等教育的培植和创新,需要高校去传播和弘扬。事实已经证明,将来经济和文化必并会合成为一个整体,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文化强市就会形成经济强市,而经济强市就是文化强市。

创新城市的建设过程,既是一个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高校在创新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培育创新城市所需的创新文化。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要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属于意识范畴,是在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些心理特点,主要有创新品质、创新决心、创新胆量、创新兴趣和与其相关的思维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培养创新精神。其次,高校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创新型大学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来。实践证明,没有强大而先进的文化支持,没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渗透,创新型城市难以有更大的发展,相反,以创新文化为基础,并有着不断进取精神的城市,就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精神力量,激励市民为所在城市的发展去努力、去奋斗。而高等院校对所在城市的精神培植,责无旁贷。

[1]杨冬梅等.创新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

[2]马志强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探讨[J].经济师,2008,(12)

[3]雷兵等.地方高等教育对文化强市起支撑作用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8)

[4]曹勇.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经济师,2009,(7)

[5]姚凤云.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

[6]黄平.高等教育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探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所在城市创新型精神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中国兽医杂志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