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匿于山野的名门

2013-08-15孙琴琴任惠霞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柳氏西文石狮

孙琴琴 任惠霞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因为战乱频繁与中央专制政权的强大,所以没能存在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但是仍有一些家族人才辈出,在历史的长河里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说出过59个宰相、59个将军,“将相接武、公侯一门”,号称“天下无二裴”河东裴氏,就算是早已湮没在历史烽烟里的汝南周氏或东山谢氏,偶尔遇到他们的后人,也会让人心中一凛,肃然起敬。在山西沁水县土沃乡秀美的群山之中,有个小小的西文兴村,50余户人家,200出头人口,但是它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分明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家族曾有的辉煌。这个悄然隐匿于山野的名门,就是曾经与裴氏、薛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的河东柳氏。

柳宗元,字子厚,著名诗人、哲学家、儒学家、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人品,才识,书法,向来为人所称道。他出身望族,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卓越,骄傲,志存高远:“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他平步青云:21岁中进士,轰动长安,名重一时;25岁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28岁任首都长安下辖的蓝田县尉;30岁任监察御史里行;32岁任礼部员外郎,正六品;然而,自此以后,他的人生急转直下。当时李唐的政治的腐朽开始表面化,朝廷积弊严重,柳宗元就与刘禹锡等积极参与了王叔文、王伾的政治革新。永贞革新失败后,“二王刘柳”中王叔文被杀,王伾病死,刘禹锡和柳宗元则一贬再贬,其中柳宗元最终客死柳州,享年47岁。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仕途上的坎坷,某种意义上给了柳宗元潜心研究文学、修养心性的机会,使他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最终成就了他千古文章一大家的不朽地位,中国历史上从此少了一个政客,多了一位文坛泰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竟是一首藏头诗[1],是他一生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千万孤独”、“独钓寒江”、怀才不遇、短暂、怨恨到老悲剧人生的生动写照。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这些都是柳宗元总结出来的惨痛的带血的人生经验教训,告诉子孙后世,善于隐藏的人是安全的人。

游览沁水县西文兴村这个号称研究三晋名门望族的“活化石”的柳氏民居,最大的感受也是这个字——“隐”。

一、选址之“隐”

柳氏民居位于太行王屋、历山腹地的沁水县西文兴村,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出自太行地,北有鹿台山蟠回,高出诸峰,曰:鹿台挺秀。南应王屋,驰奔云矗,倚空向出者,千峰碧苍翠,曰:行屋拱翠。东曲陇鳞,下临大涧,曰:三台左抱。西山隆沃,壮似行而复顾,曰:九冈右环。”当地人流传一句话:“站在柳府向外看,只见山水美如画;站在山外向内看,不见深山有人家”,此话不假,站在西文兴的脚下,抬眼望去,很难想到,往里竟是藏龙卧虎,豪门望族,俨然一派气吞山河之气势。

中国传统建筑选址讲究宜“庙左庙右”,忌“坟前庙后”,而柳氏民居偏偏建在庙后,外人即使进了村,看到这座庙也定想不到这座庙后居然隐藏了一个偌大的村落。

二、建筑之“隐”

国内目前有名的112个古村落中,柳氏民居是唯一一个进村村口车马不能通行的村落,进村的路弯弯曲曲,峰回路转,拾级而上,“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来讲,柳氏民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坤门乾主,巽门坎主,极符合我国传统的风水堪舆理论,柳府各种配套设施相当齐备,像各府第的后院,上有铁丝网覆盖,下有地道家家相连,院院相通,号称“天罗地网”,并配有警铃、防火墙等。而更让人惊叹的是“河东世泽”的宅院的大门,它共有十二道门栓,其中六道软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处院内,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开此门,足见柳府之戒备森严、防护意识之强、隐藏之深。

进村口的大门对面建有大照壁,村落里每一道大门的门外或门里都设置有照壁或影壁,“照”壁(又叫萧墙、东窗):阻挡“凶”气;传统迷信认为神鬼走的是直道,到这些壁处要“碰壁”,进不来。客人进门时,并不能一眼望穿里面的情况,只有经过影壁,才能看到院子里的景象。《易经》里有“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2],柳氏民居建造人意在利用这些照壁和影壁,使院中刚健的阳气得以聚收和敛藏。

三、文化之“隐”

从柳氏民居“耒读为本,勿宣门庭”的家训,到族谱、楹联、楼台、木石雕刻、匾碣墓铭,每一道门楣、窗棂、栏杆、扇、飞檐,每一块裙板、匾额,每一根梁枋,每一级斗拱,无不包含着“隐”。“教化狮”,象征古代知识分子从求学到仕途的8个人生历程,丹桂传芳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翘尾巴狮”,它嘴上拴着绳索,尾巴向上翘着,表现文人傲慢清高、口无遮拦、爱发表意见。用绳索拴住狮嘴,告诫柳氏族人,话到嘴边留半句,祸从口出的道理;第二尊石狮叫“老实狮”,狮子的尾巴藏在了两腿之间,表现文人不再傲慢,懂得夹着尾巴做人了;第三尊石狮叫“安分守己狮”,狮脚下有两个小狮子,肚子下面有一个大圆球,意为安安分分过日子,坚守规矩;第四尊石狮脚下踩着一个探出头来的小狮,肚子里还有一个低着头的小狮,意为“出人头地”;青云接武牌坊下的第一尊石狮叫“金榜题名狮”,狮胸前戴了一朵花,表示已经高中进士;第二尊石狮叫“寻求靠山狮”,狮身紧靠石柱,提醒柳氏后人,高中进士后要投靠到权贵的门下,便于日后发展;第三尊石狮的前腿直直站立,身子向上仰起,狮身下卧着一个凤头、鹿尾、狮身的小狮子,意为“坐享俸禄”;第四尊石狮叫“宦海沉浮狮”,狮脖上的一圈毛,酷似内方外圆的古钱,意为挂着钱串子在宦海里寻求生存。告诫柳氏后人,官场沉浮变化莫测。

四、民风之“隐”

柳姓人家世守祖训“盛则勿宣门庭,穷则独善其身”,耒读为本,勿宣门庭,“留耕”、“留山”、“留中”,祖祖辈辈生活在祖上遗留下来的高门大户、深宅大院里,世代繁衍生息。

早在柳宗元少时,柳家就曾经避难于太行、王屋山中。柳宗元去世后,其后人遵照遗训再次隐匿于太行王屋山深处,直到明朝时柳家后人中柳禄、柳遇春高中进士,才在西文兴村大兴土木,建起这片原本一进十三院的建筑群,光耀门庭。现如今柳家后人已经和任何其他的村名没有两样,耕读传家的传统早已断层,唯有这沧桑的宅第静静地诉说着柳家数百年的兴衰。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里,儒释道三家就难分清楚,儒治世、释治心、道治身。柳宗元父亲是个典型的儒士官员,他的母亲笃信佛学,又身处道家盛行的李唐,柳宗元也必然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遍学三家之长。积极投身永贞革新,那是儒家“学而优则仕”“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夙愿。暂居永州时与佛教高僧巽上人的交往、对佛经的研读,则是佛家对心灵的寄托。而他的后人隐居山林,耒读为业,“成名勿宣门庭,得志勿忘饥民”,则是道德经里“上善若水,水渊则藏”精神的体现。

隐匿于山野的名门柳家虽经明代柳遇春、柳禄等的文重一时,又经“家田千倾,路有万里,京归吾府,勿宿异性”的富甲一方,终究是失落了曾经的辉煌,我们感慨着一代文学大师的成就,品味隐者之痛,感受隐者之乐,领悟隐者之智的同时,体悟着这残留的六个院落的沧桑,抖落厚重的历史给我们的包袱,思考着如何在我们的时代打造我们的荣光。

[1]王云飞,王进.耕读传家久 诗书济世长——记柳宗元和柳氏民居[J].今日山西,2004,(5):26~28

[2]许明.儒家思想对北方古民居建筑的影响——浅说陕西韩城党家村明清古民居[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0,31(3):83~85

猜你喜欢

柳氏西文石狮
高校图书馆西文古籍开发整理实践及对策探讨
——以河北大学图书馆为例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石狮》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西文图书编目中RDA书目记录使用分析
柳氏家 因韩剧走红的铁板炒鸡
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建设回顾
大同地区古代石狮的艺术特征——以文瀛湖和法华寺石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