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3-08-15王春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高职生

王春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婚恋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等问题的基本态度。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外来思潮的迅速传播,人们的价值取向、婚恋观随之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大学生作为高职教育中的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在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中不仅面临着激烈的价值观冲突,同时他们的婚恋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为规范大学生婚恋行为,2005年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取消了一些关于高校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国家高校管理部门从以前的明令禁止到现在的默许、宽容,甚至允许学生在校期间结婚。新的规定赋予在校大学生更多的人性化权利,高职院校学生成双入对,卿卿我我,非常普遍,似乎主宰了校园文化的主流,严重影响到高职生个人学业的完成。另一方面,他们年龄尚小,心智发育总体并不成熟,对恋爱和婚姻缺乏理性认知,屡次发生由于学生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引发诸多纠纷,轻则影响学生前途的发展,重则危及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关注、探讨高职学生的婚恋观,并积极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成长、成才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2012年10-12月,笔者对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婚恋观现状问卷调查。内容以恋爱观为主,以性和婚姻观为辅,为确保调查效果,分别抽取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语言与艺术系三系学生,男女性别1∶1,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56份,其中有效问卷430份。

二、高职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表现

(一)恋爱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高职学生“为什么要恋爱时”,有63.2%的高职生选择“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有22.6%的高职生,尤其是女生选择“希望对方将来能为自己提供就业机会”,有15.2%的高职生选择“空虚无聊,追求时尚”。总体看来,高职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多元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少数学生恋爱动机过于功利,恋爱追求时尚、攀比虚荣等动机而走入恋爱误区,导致恋爱认知出现偏差。

(二)恋爱同居现象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高职学生恋爱同居或者婚前性行为时,有13%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有34%的大学生表示“很正常,无可指责”;有42%的大学生表示 “不能接受”;有11%的大学生表示“道德堕落”,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不能接受,传统的道德取向仍然占主流。尤其是男、女性别差异,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有70%的男生表示“可以接受”;只有40%的女生表示“可以接受”。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男生更开放、前卫,女生相对保守。从生源区域分布情况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比城市的学生保守。总体上看,高职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和接受度明显上升,传统的贞操观受到巨大的挑战。

(三)恋爱为追求浪漫高消费,而不考虑爱情的长远发展,及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调查发现,近75%的大学生恋爱经费出自父母给的生活费,只有25%左右表示能够自己通过兼职等方式满足恋爱花费。花费主要在对方生日买蛋糕和鲜花、开派对,情人节送巧克力,周末改善伙食等方面,有60%的学生每月用于恋爱消费超过300元,有个别超过500元,恋爱消费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只注重浪漫的恋爱过程,对“是否走向婚姻”多数学生从来没有考虑过,一切随缘,只追求“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缺少长远规划,在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追求的同时,责任感在下降。

(四)期待恋爱,谨慎择偶,主观上事业第一,客观上爱情至上

调查发现:超过90%的高职学生期待在校期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以积累恋爱经验,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恋爱和婚姻不一样,婚姻绝不是简单地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掺杂诸多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会谨慎选择婚姻。90%的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事业第一,爱情第二,当爱情和事业发生冲突时,会以事业为重。但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发现,当双方都陷入爱河不能自拔时,往往会选择爱情而放弃自身大好的发展前途。

三、高职学生婚恋观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个体因素的缺陷

高职学生年龄在19—24岁之间,思想活跃、开放、渴望与异性交往,喜欢探求异性及恋爱问题,乐于接受新事物,任何一种反传统的婚恋行为都容易赢得他们的追捧和效仿,喜欢突破传统以彰显个性和标示成熟。90后的学生普遍认为婚恋是个人私事,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排斥外来干涉,盲目崇尚爱情,对恋爱和婚姻缺乏理性判断,缺乏自控能力和责任承担能力,从而导致出现诸多与婚恋相关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进而危及到学业、个体发展和高校的和谐与稳定。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来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它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品格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婚恋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1]。一直以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和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道德情感和个人品质的培养,忽略了子女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子女的婚恋观上缺乏正确的引导。高职学生80%家庭经济困难,其中,有20%的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贫困资助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可想而知,一个家庭连基本的项目开支都不能解决,更谈何子女的恋爱和婚姻教育。加之很多家长受社会上功利和经济实用主义的影响,他们把金钱和权利做为子女恋爱和婚姻的首要择偶条件,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婚恋观念的健康发展。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学生急剧增多,在高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同时,课堂教学、后勤服务等配套设施并未跟上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恋爱采取默认态度。认为高职院校一般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恋爱和婚姻课程在高职院校非常欠缺;同时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很多教育者认为,恋爱、婚姻和性都是个人的私事,难登大雅之堂,更不能和学生在公开场合讨论婚恋和性问题,有损师道尊严。所以,在有限的的婚恋课程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犹抱琵琶半遮面,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不能给高职学生提供科学、有针对性的婚恋指导。

(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等价交换、金钱至上等思想不可避免的渗透到学生头脑中,导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多务实,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个人欲望,尤其是是西方性解放思想的涌入,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婚恋观上表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元色彩。另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是困扰和制约大学生婚恋观朝着美好愿望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教育对策

(一)引导高职学生树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观

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价值多元的取向决定了高职学生婚恋观的多样性,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建立多层次、多视角的婚恋观教育体系,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大众传媒等手段营造教育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引领高职生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爱情的神圣和纯洁,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其次,要强化理想和信念的引导和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陶冶,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和误导。尤其是目前最火爆的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语出惊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男性无房结婚免谈”,把纯洁、神圣的爱情蒙上了现实、功利的色彩。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是一种误导。第三,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的情感教育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如何接受爱,如何拒绝爱,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爱情的神圣和婚姻的严肃性,增强高职生婚恋的责任感,认识到婚姻是男女双方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是双方相互尊重、给予,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在恋爱期间,理性消费,教会学生学会协调处理恋爱中各种关系和矛盾,正确对待失恋,妥善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爱情与性、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积极把社会、家庭力量纳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合力,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观。

(二)把传统文化中对爱情、婚姻的忠诚纳入婚恋观教育内容

爱情和婚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排他性和唯一性,忠诚度是婚姻的底线,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相互的忠诚对婚姻幸福感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婚外情” 泛滥、“小三”盛行的今天,高校要大力倡导婚姻忠诚观教育,加强爱情和婚姻的纯洁教育。中、外许多民族都热情讴歌忠贞不渝的爱情,《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中的简·爱和罗彻斯特,《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巴黎圣母院》中的吉普赛少女埃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及革命战争中的周文雍和陈铁军,他们都是忠贞不渝爱情的典范;而诸如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薄情郎—陈世美,及那些朝秦暮楚、水性杨花的负心女,统统被当做鄙视的丑类遭人谴责。尽管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但忠于爱情的传统美德依旧被人们所称颂。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传统中外爱情经典名著诵读,丰富婚恋观教育内容,运用爱情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婚恋观念,正面引导高职生对待婚姻要忠诚,对待感情要专一。这些经典名著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对婚姻、爱情的忠诚为高职院校学生婚恋观的教育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三)提高学生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日益淡化,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种思想的冲击对高校影响非常明显,据问卷调查显示:67.8%的在校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32.4%的在校女大学生出现过怀孕现象,当调查“性知识有父母、老师讲过吗?”有将近90%的高职生摇头表示否定,个别学生自己从网页上、书上获取一些。这种日益开放的性观念和高职学生性知识教育的缺乏极不相称。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有这样一句话:“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首先,转变 “谈性色变”、“谈性可耻”、“老师不好讲、家长羞于讲”陈旧观念,退去性的神秘面纱,树立“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性知识是自然界众多知识中的一种”观念,自然坦荡面对。其次,高职院校要开设性知识选修课,也可以开展性知识讲座、性知识论坛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以科学而系统的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从情感、生理、性知识方面加以引导,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为爱负责。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和良好的性道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恋爱自由,男女平等,性行为双方自愿并无害健康,形成正确的性表达及共同遵守的性交往规范,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严格自律,从心理上牢固树立性道德防线,对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建立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四)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性观念的开放导致性行为的轻率,致使许多高职女大学生多次人流,甚至导致终生不育,由此带来的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人工流产短期内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从长期来看可能危害更大,重复流产4次以上92%会导致继发性不孕症[2]。作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在普及性知识的同时,要着重深入开展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教育,让她们学会正确和异性相处,言行举止要稳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珍视婚前贞操,善于保护自己。调查中欣喜的发现:女大学生“反对婚前同居”的比例达到被调查女生的68%,不少女生认为 “女性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经济独立”,理性而乐观的态度和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深入体现,也是经过现代文明濡染的自由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展现。同时,高校要努力给女生创造全面发展空间,引导和教育她们在理念上剔除性别差异,不断拓宽心理空间,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加强道德修养,丰富知识储备量,积极参与素质拓展实践,努力创新,体现自我价值,坚决杜绝婚前同居,迎接社会和时代的挑战。真正从思想上做到自尊,行为上做到自爱,学习上做到自强,人生道路上做到自立。

结束语

高职学生谈恋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高职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婚恋观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正确的婚恋观不仅决定学生自身婚姻家庭的幸福美满,还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高度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教育学生理性看待恋爱和婚姻,避免因恋爱发生纠纷和矛盾,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婚恋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1]李伟雄,王庭照,林传军,等.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浅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

[2]陈国琴.大学生何以成人流“主力军”[N].南岛晚报,2012-10-23.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高职生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