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引领在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3-08-15郭红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专家新课程中学

郭红娟

(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缓解新课程改革需求与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很多地方将专家引领作为提升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所指的“专家”,主要指高校教师、有经验的教研员、教学一线的名优骨干教师等。就以往的实践来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其效度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对专家引领的有效途径做一探析,以为更好地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专家引领的制度化保障

要使专家引领能够持久发挥作用,中学学校层面的管理是重要因素。在我们对洛阳市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包括初中和高中)培训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有这么一项“你们学校在历史教师培训方面,覆盖面的情况”,给出的选项有四个:个别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大部分教师、全部教师。回收的43份问卷中,回答“一部分教师”的有19份,占44%;回答“个别骨干教师的”有13份,占30%;回答“大部分”和“全部教师”只有11份,占26%。从此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师在培训方面,覆盖面是比较有限的。也许,这样的情况并非历史学科所独有,而是所有学科的共性问题。但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发展重视不够。学校管理把教师当做了“工作体”而非“生命体”,忽视了教师的生命质量。如果说教师连培训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专家的引领将如何实现?对此,有学者提出,学校要树立发展性教师观,将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教师,采用服务性的管理策略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1]。也就是说,作为学校,在实现专家引领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作用,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让专家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引领制度化。这样的制度,应注意几个方面:人员的覆盖度,要覆盖到全体教师;时间上,要有连续性、可持续;工学矛盾方面,学校层面予以解决;专家引领的形式,要多样化。

在制度化保障方面,作为中学的校长,其观念和行为举足轻重。第一,改变不重视初中历史教师的观念。由于历史学科在初中是小学科,教师的人数少,教学工作量大。而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进修提升等方面,往往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教师们也就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动力,从而滞碍专业化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将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让历史教师感到他们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是平等的。第二,树立初中历史学在素质教育中地位重要的观念。初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历史知识传授的方法,使历史课程内容面向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将历史教学生活化、现实化,从而在培养合格公民及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这样的历史教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对学生未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审美观及其思维方式等产生长远的影响。同时,历史知识的丰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消化和吸收。一定意义而言,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历史教学是任何一门其他的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中学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而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第三,处理好全体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名师培养的关系。既要重视对个别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着力打造名师,同时,又要兼顾历史教师全体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名师在学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个体与群体在相互促进中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担负着指导和引领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使命,也应该有所担当。其任务是建立高校教师与中学进行长效联系的机制,培养一批既了解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又熟悉新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扎实的科研功底的高水平“专家”,以为中学提供顾问和咨询。

二、专家引领的针对性

在我们对洛阳市(包括县区)初中历史教师的一项调查中,有一项这样的内容:“你认为‘专家引领’中学新课改存在哪些问题?”给出的选项有:A.专家讲座内容太深,听不懂;B.专家讲座脱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没有借鉴意义;C.缺乏共同的研究课题,专家引领难以发挥作用;D.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缺乏了解,引领作用实效性不强;E.专家在校时间短,难以与一线教师充分交流,起不到引领作用;F.聘请专家花费大,难以长期进行;G:___。在收回的47份问卷中,对于该题没有回答的有1份,其他46份中,回答E的最多,有33份;回答D的次之,有29份;回答C的再次之,有19份;此外,回答B的有14份,回答F的有5份,回答G的有3份,回答A的有2份。从中可以看出,专家在引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专家不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不够;第二,专家与一线教师缺乏共同研究课题。这两大问题归纳为一点,就是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引领针对性不强,从而制约了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引领的实效,使引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有鉴于此,专家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中学校方,聘请专家讲座之前,要做好前期调研,明确主题,即你的教师希望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根据这一需要,来聘请相关专家。坚决克服那种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聘请专家的不良倾向。第二,作为专家方面,切记闭门造车,高高在上,而是要深入一线历史教学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他们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汇总分析和理论解析,然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只有这样,在与初中历史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思想才会有碰撞,专家才真正知道中学需要什么,应该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汇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从而自然地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只有在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入接触中,专家才知道哪些问题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课题,从而指导他们研究的方法、步骤,引领他们走向科研之路。第三,作为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科专家,在对初中历史教师进行培训时,既要为他们提供最新的专业学术前沿知识,也要为他们提供跨学科的相关知识。我们走访时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师人数较少,负担较重,再加上资料缺乏,从而使得他们对于历史学的学术前沿知识了解甚少,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实施新课改的效果。因此,专家引领应该强化学术前沿知识的传授。如,中国古代史学术发展前沿、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发展前沿、世界史学术发展前沿等。同时,初中历史课程价值的实现,需要相关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等知识的支撑,如计算机、哲学、文学、美学、音乐等。所以,专家应该引领初中历史教师跳出狭隘的“历史学”的圈子,放宽视野,进行广泛阅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在知识的合力撑持下提升历史学的教学水平。

三、专家引领与个人探索相结合

专家引领固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外因需要内化为个体自觉的行动,才能具有有效性。“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法则是‘命令无法完成改革’,任何教育改革都需要有新的技能、能力、热忱、动机、信念和洞见,只靠命令是不够的;教师不是技术员,没有人能令他改变,没有人能强迫他有不同的想法或发展新的技能。只有教师愿意,教育改革才有可能”[2]。离开了个体自我发展的需求,专家再怎么引领,都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对洛阳市初中历史教师的实地走访中,我曾经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一年中能阅读几本历史学专业书籍?平时有没有经常翻阅历史学专业期刊?”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平时阅览的主要资料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说明,初中历史教师平时关注的重点在于“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而对于其他知识,则关注较少,甚至没有关注。当我问到平时有多少时间用于读书时,大部分人都说,因为课时多,没有什么时间读书。当我说寒暑假,没有教学任务可以读书时,大家都一笑了之。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内驱力是微弱的、有限的。这样,专家引领的任务除了传授知识、灌输理念给初中老师外,更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激发教师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把终身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落实于平日的工作之中。培养激发初中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内驱力,成为重要一环。

在这一过程中,专家该如何发挥作用呢?具体策略有三。

第一,引导初中历史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和分析。俗话讲,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初中历史教师虽然天天在喊课改,但是,新课改有哪些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落实和体现的?他们的能力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哪些距离?只有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才能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与差距。因此,作为专家,尤其是高校专家,要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反思,目前新课改条件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角色、学生管理等方面有哪些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又是如何体现这些要求的。通过对比,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将被动的“让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

第二,专家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分析症结,追踪指导,研究解决,归纳提升,总结规律。再举一反三,将研究成果用于未来的工作指导。一线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养成了教育科研习惯,学会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参与教研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并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要求,从而形成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三,鼓励、引导初中历史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成了助手,学生则成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历史知识的传授不再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要求亲近社会生活的实践;教材的权威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上的重心,不再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在于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课堂下的实践,强调学生亲历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这些重大变化的实现,靠的是教师个体理解基础上的行为转化,属于实践性知识。每一位教师,由于思维方式不同,知识结构有别,阅历经验差异,其实践性知识也就千差万别,因而其行为转化的面相也就各不相同。就此而言,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行为实践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因此,专家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重在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强化他们将普适性的理论知识融汇于自己的实践行为之中,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的养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彰显个性魅力。

[1]李春玲.试论发展性教师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31.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2.

猜你喜欢

专家新课程中学
致谢审稿专家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请叫我专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专家面对面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