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013-08-15娄利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特征词数词量词

娄利杰

(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

汉语量词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大量或者普及使用,而发展到现今,在现代汉语中又变得十分活跃,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很大变化,这使得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茫然,这是因为“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殊词类。在汉语的11大词类中,除量词外,其它10类词都为汉语和印欧语言所共有,只有量词是印欧语系语言的缺项。”[1]所以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本文拟从汉英表量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的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有所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的概念

1.汉语量词定义

“汉语中有一类词叫做量词,位于数词和名词之间,是用以表示事物单位的词。汉语量词分为两类:表人或事物的量词叫物量词;表动作或行径的量词叫动量词。”[2]殷焕先,何平编著的《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中收录的量词就多达789个[3],现代汉语中的量词语法功能具体表现为:(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者补语等;(2)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再作补语;(3)量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4]不仅如此,如果是个体量词,量词和名词之间的组合又存在复杂多样性,表现为每一个体名词一般都有与其固定搭配的个体量词,少数个体名词只能与一种个体量词搭配,大部分个体名词可以与几种个体量词搭配[5]如“三把枪”,“三支枪,三条枪”等。所以,现代汉语的量词非常丰富,并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6]。

2.英语表量特征词的内涵

英语没有量词,“但常借用名词表达量的概念,并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有学者称之为‘特殊量词’。”[7]H.E.parlmer称之为“表量限定词(quantitative determiner)”[8]虽然在英语语法中,数词(或不定冠词)可直接置于数名词之前表示数量关系。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英语语法中的可数名词也可与特别表示量的概念名词连用,只是在量词和名词之间要有一个介词“of”。Quirk et al具体归纳为“a+N1+of+N2”,并称之为表量结构(Partitive constraction)。他认为N1是包括单复数的可数名词,N2必须明确特质对象,如果不是特指就够不成表量结构。[9]

二、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的相同性

虽然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多样性,但是不能否认不同民族之间在思维上和文化精神上具有一致性,各种语言的构成也可能有大致相同之处。

1.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大都是在原词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词义在形成之初,往往具有单一性,但是随着人类语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必然突破词音形式的有限性,使之表达的词义却具有相对的无限性,这就要求一个词音形式固定和表达若干相互关联的意义,因而词往往在原义词的基础上派生转义词来。现代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的方式中都具有这一特点。

在古汉语中,量词使用比较少,量词的发展大多是借用名词,这些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定为量词,想成现代汉语中的量词成分,原则上这个词义已不是原来的意义。而是从名词的词义转变而成的,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语境中词义不尽相同。例如:(1)一身是病;(2)一身正气;(3)一团丝线;(4)乱作一团;(5)几片茶叶;(6)一片大海。

(1)(3)(5)中的量词“身、团、片”均为名词的转义和量词的本义用法,而(2)(4)(6)中的量词“身、团、片”是在量词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义素。

英语语境中没有与汉语可以完全对应的量词类别,但是却有一种较为固定的结构,即a(an,one)+名词+of+名词(被修饰者)。用以替代量词的用法,以弥补英语表量方面的欠缺,使这方面的语言表达得到了完善。在这种特定的英语表量方式中,名词用以表量功能时,其义多为名词的原义转变而来。例如:(7)a coat of varnish(一层清漆),(8)a drop of oil(一滴油)。

例(7)中名词coat原义为外套,当用于这种特定量词修饰结构时,其原义发生了变化,变为“表皮”即“层”的含义。同样,在例(8)中名词drop原义为“滴状物”,在表量的结构中变为“滴”的意思。

2.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都具有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

汉民族的思维是以直觉性概念为基础的,表现这种直觉性概念词义,实质上就是直接接受现实规则的投射,因而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当量词在直接反映这种客观性时,就表现出一种形体特征。汉语量词普遍使用的个体量词就反映了这种特征。例如:(9)一杯茶,(10)一瓶酱油,(11)一匙盐。

上例中的量词“杯、瓶、匙”都再现了客观现实的实物形体,但汉语量词的形体特征不是汉语独有的。在英语中,借用名词充当量词,这种形体特征现象也同样存在。例如:

(12)a basin of milk(一盆牛奶)

(13)a truck of watermelon(一车西瓜)

(14)a cup of tea(一杯茶)

(15)a sack of rice(一袋大米)

综上所述,汉语的量词与英语的表量词之间在语法使用上存在着相似性。

三、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的差异性

汉语量词丰富性和多彩性是英语无法比拟的,因此,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必然存在着很大差异。

1.汉语表量词比英语表量特征词有更多的形象色彩

词义在表达人们对其所称谓的事物理性认识外,还会因人们主观性而表达出对该事物的情态、格调、形象有所不同。人们选用不同的量词来描绘和比喻客观事物,从而给客观事物以具体的形象感。这种形象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例如:(16)一座桥,一架桥,一个桥;(17)一弯月,一钩月,一轮月,一个月亮。

(16)、(17)两组选择了不同的量词:“座、架、个”,“弯、钩、轮、个”修饰相同的事物“桥”、“月”,其作用显然不是在于数量的变化,而是其事物的形态发生了变化。量词的这种作用就是人们所说的形象色彩。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表示替代物体有关量方面的词语,当涉及到使用量方面的词语时,常直接用数词充当,或采用一词多用的手法来表示,即以具有意义相同的词法来替代和表示量方面的内容。这些具有替代作用的词语是有限的,远不如汉语那么丰富和发达,因而很难准确地表达出事物的形象色彩。另外,由于其所用词语的限制性,当汉语用不同量词表达时,英语则常常用同一个词,这就更显现出其单一性。例如:

(18)a piece of paper(一张纸)

(19)three pieces of broken glass(三块碎玻璃片)

(20)a piece of toast(一片烤面包)

(21)a piece of furniture(一件家具)

可见,piece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有量的概念。其被借用以表达许多不同形状、不同种类东西量的意义时,很难体现出物体的形象色彩。与此相对,汉语则分别选用“片、件、篇”表达不同事物的量。可见,汉语量词具有形象色彩,英语表量却没有。

2.汉语量词比英语表量特征词更完美地修饰名词

量词的发达和丰富是汉语的特征,因而几乎所有的名词,无论是具体的或者抽象的,都要使用量词或都可以找出相应代表性的量词。例如:(22)一座桥,(23)一匹马,(24)一头牛,(25)一条鱼。

英语中,因其表量方式较单一,单词在表示完整的个体时往往不要求表量,但在表示部分或集合体时却需要使用量化的表达方式。例如:(26)a fish(一条鱼),(27)a piece of fish(一块鱼肉),(28)a bowl of fish(一碗鱼),(29)a bag of fish(一袋鱼),(30)a pile of fish(一堆鱼)。

3.在量的表达上,汉英词语的数量相差甚远

在量的表达上,汉英语词语的数量相差甚远,在同样的一个词组或结构中,如汉语的“一群x x”,后面可以跟上诸如人、女学生、羊、建筑物、熊、公牛、猎狗等等,修饰范围极广。

在英语中常见的习惯词组有a crowd of x x,a group of x x,a mass of x x等,它们所要修饰和限定的范围大不一样,其后面似乎只能接一些表示人的名词,如若加上其他的非人称名称则含义将发生变化,如:crowds of cameras(一堆相机)。

所以,汉语量词词组修饰和限定的范围大,而英语中表量特征词其修饰和限定的范围小。

如果我们用英语把汉语中“一群 x x”之后的名词都列出来的话,则必须借助于英语中其他的特定表量词组,方可达到准确修饰和限定的作用。“群”这个量字在汉语中是没有修辞色彩,而在英语中,“群”表量特征词却是具有修辞色彩的。汉语中凡是动物,包括人在内,均可用量词“一群x x”来修饰,特定量词词组仅此一个,而英语中不同的动物和人需要不同的词组来修饰,而且很少互相替换。例如:

(31)a crowd of people(一群人)

(32)a group of girl students(一群女学生)

(33)a flock of sheep(一群羊)

(34)a cluster of buildings(一群建筑物)

(34)a sloth of bears(一群熊)

(35)a sounder of bulls(一群公牛)

(36)a ack of hounds(一群猎狗)

又比如汉语中的“一层x x”,在英语的表达中也需要随着所搭配名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词组的选择和使用绝不能限定在某一个上,例如:

(37)a coat of oil(一层油)

(38)a veil of cloud(一层薄云)

(39)a film of dust(一层灰)

(40)a coat of wax一层蜡

(41)a matle of snow(一层雪)

还可以再举一个“阵”字:

(42)a burst of laughter(一阵笑声)

(43)a spell of cold Weather(一阵寒流)

(44)a fit of rage(一阵狂怒)

(45)a fit of despair(一阵失望)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汉英表量词互译非常错综复杂,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4.在数词与名词搭配上英语表量特征词可直接搭配

在英语中,数词和名词是直接搭配,形成表量特征词,如“three guns”,“six eggs”“two apple”,“twelve oranges”等。在汉语中,数词和名词之间不能直接搭配,否则就此意不明,如表达“一壶水”,我们不能表达“一水”,这样就会产生歧义,是一瓶水或是一壶水。汉语为了表达完整的意思,往往需要加上一个合适的量词,如“一壶水“。这类词,在现代汉语里非常多,如“三箱饼干”“一把火”。“五颗星”、“十本书”等。

综上所述,汉语的量词和英语表量的方式上虽然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如都有借用名词现象和形体特征等,但由于英语在量的表达方式上的限制,与汉语具有有很多明显的差异性,如汉语的量词有形象、情感、语体色彩,而用英语的表量词组是无法准确表达如此丰富的色彩的。

[1]张启睿,舒华,刘友谊.汉语个体量词认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4).

[2]汉语量词与英语特别量词的比较和翻译[Z].http;//wenku.baidu.com/view/2caa0f1bc5da50e...2012 - 1 -31

[3]殷焕先,何平.(1991).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K].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K].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K].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6]迟永长.读汉语量词的文化底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5).

[7]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修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29.

[8]刘样清,贾德江.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结构的修辞功能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9]Qurk et al.Acomprehensive Gru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m Group L.td.1985.

猜你喜欢

特征词数词量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数词
基于改进TFIDF算法的邮件分类技术
产品评论文本中特征词提取及其关联模型构建与应用
量词歌
面向文本分类的特征词选取方法研究与改进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关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回顾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