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现象对美术微格教学的挑战

2013-08-15黄培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微格读写能力美术

黄培蓉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视觉文化对美术微格教学的启示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传统课程结构与形式,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微格教学系统奠定了基础并且提供了新的契机。美术微格教学本身就是时代各种教育教学理念及科技成果的产物。现代微格教学系统正是一个集多媒体教学、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远程监控与评价和信息化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系统。美术微格教学是现代美术的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理论,它注重分析,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功能,也有局限性。由于美术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科的人文性、实践性、视觉性、愉悦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我们现在应该去研究与之相关的教学技能。

回顾传统的技能训练,包括:语言、教态、讲解、演示、板书板画、提问、导入、强化、结束、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等技能。原来觉得很重要的技能,可能会退居次要地位,而原来在视野之外的技能,有可能引起关注。因为教学技能只有与学科相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要与相应的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教学技能目标的实现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依赖运用技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悉尼大学有一个理论,是关于“讲解”界说的,这个界说就十分强调讲解“填补空隙”这一作用。换言之,非“空隙”部分,用不着教师再去唠叨了,有空隙的地方才需要教师讲解引导。如何来用讲解填补空缺呢?悉尼的界说中提出,教师必须进行有序的有控制的填补。有序的、有控制应理解为即使“填补”也不应该教师全盘托出,而是进行恰当的引导、帮助,要给学生留下一份“合适的工作”,从而由学生通过努力来达到“填补”的效果。这与当前提倡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相吻合的。但经常以讲解为主或习惯于讲解的教师会忽略“填补空隙”的作用,只注意“清楚明白”和“促进理解”的成分。语言技能更多时候是一种文学修养,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微观训练很难形成。400年前的夸美纽斯就明白,语言的学习要从作家开始,而不是从“文法”开始,亦即从活生生的文学开始。因为这样做,是便于语言融入生活,便于语言融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而,成为学生自身生长的因素。也许,在此过程中,适时地自然而然地教授一些基本“语法”就不会感到游离于生活之外。无论五线谱还是简谱,都是语言,然而,任何人唱的第一首歌又都不是在识谱之后的。教师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综合性的,除了微格教学,教师培训还应增加其他综合性的培训手段,这既是有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切不可因为人们需要综合而把微格教学的特色改掉。

一直以来人们把文字语言看做智性活动的最高形式,而把视觉表象看做观念阐释的次等形式。但是,当前存在着大量的有趣的、网状的、具有多样的联系的视觉图象,这些视觉信息正在使文字语言与它的线性、逻辑结构变得边缘化,视觉媒体才是真正的信息。但是世界图像不可能纯粹是视觉的,视像化无法取代话语,但却可以使话语更加便利、更易理解,更有效。“视觉教养”或“视觉经验”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释的。“读图时代”的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已成美术微格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视觉物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媒介,它有一种感官直接性,可以在自然或文化中体验到,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美术微格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纳入“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教师的重要教学技能之一。

二、什么是视觉文化

何谓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强调与日常经验的相关性。正如通常所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为何如此强调视觉形式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只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视觉文化的当代特点是:(1)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2)呈现出图片压倒文字的倾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内在联系。(3)对外观形态的过度关注,生活世界外观的美化和显现表明了人们观念的变化。(4)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视觉新花样层出不穷。

“视觉文化”这个词语是传统美术面对现实视像信息繁复多变的现实状况的概括与总结。它不仅“包括了所有的视觉影像(这里的“视觉影像”实为视觉艺术的“产品”门类),如广告、动画、漫画、摄影、电影、设计、时装、建筑及涂鸦等,还包括了对日常所见的一切有美学意义的事物的发现、感知与心灵的提升。它主要考察日常生活中个人和群体对于视觉媒介的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互动,是一个可以解释的、可变的研究机制。

三、如何观看

观看与各种形式的阅读一样,是个有深度的问题。它包括看,凝视、眺望、打量、瞥一眼、仔细查看、监视和视觉快乐等等。这些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与阅读“同等深奥”的“视觉读写能力”。直观包含无意的和有意的“看”。“无意的看”是天性、本能,“有意的看”则取决于习惯和经验。培养自身多样化的“看”的习惯并能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这是视觉素养培养研究的本质意义与独特价值。所以,有意的看对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选择作用。因此,培养“有意的看”的习惯,也就是在培养“人的思想意识”——人的一种最重要的素质。如何培养美感的直观呢?重点是观看文化,而且大部分我们看到是含蓄的,是潜藏在表象之下的,那些不知道文化密码人是不容易发现的。这正是视觉素养培养研究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四、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

“视觉读写能力”由视觉感知能力、视觉审美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组成。

(一)视觉感知能力

这个能力是类似于“识字”的一种“识图”能力,它要求能敏锐地感知对象的各种视觉语言及其所引发的情感作用,是“读图”的基础,即《高中美术课标》提出的“描述”。要求观者能敏锐地感知对象的各种视觉语言,比如形状、色彩、材质和构图形式等,同时其所引发相应的愉快、幽默、崇高、庄重、轻柔、朦胧、压抑、悲怆等情感反应。这是各种“视觉读写能力”的生理基础。

(二)视觉审美能力

视觉审美能力即《高中课标》提出的“分析”。其中包括对视觉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审美判断。还要形成“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文化心态”才能参与全球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基于世界文化视野的审美参照系,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义务课标》),并由此观照自己民族的美术、世界各地的美术、传统的美术以及现代(和后现代)的美术。

(三)视觉解读能力

视觉解读能力是视觉读写能力的一部分,它建立于美学、心理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更深刻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就是《高中课标》中的“解释”和“评价”的能力。

(四)视觉表达能力

视觉表达能力的创造主体是学生,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运用视觉效果和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美术微格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和许多师生的具体活动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视觉读写能力”是这个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对教师的“视觉读写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分别学习和训练,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相互作用而形成教学的整体。

五、视觉文化教育(VCAE)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的要点是抓住表达视觉的人工品和表现的意义,以在人生舞台上获得个人和社会的成功。邓肯(Duncum)指出,将艺术从其他的对象或活动中分离出来的社会范畴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艺术不再是特殊的优越的领域,而仅仅是像说话或者写字一样普通的交流工具,也和他们一样是日常生活结构的一部分。视觉文化包括所有的视觉人工品和行为,从传统的纯艺术到主题公园和购物商场,以及通俗艺术,关于VCAE的文献强调媒体和消费者文化。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将纷繁复杂的视觉物聚汇在一起。如今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透过技术性媒介呈现出来的,如照片、明信片、电影、电视等,我们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视觉中心,而不是正式的、结构完善的观看场所,例如影院、画廊、博物馆等。而美学经验形成我们对视觉文化的回应,帮助我们了解它的诱惑性和直接性。

猜你喜欢

微格读写能力美术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创意美术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