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地方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2013-08-15汪晓琳胡俊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工程学院体育场馆

汪晓琳,胡俊胜

(1.湖北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2.湖北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必备条件,在促进人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克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相对不足的困境显得非常重要。湖北省教育系统所属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占全省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71%。孝感市由于高校不多,其教育系统标准体育场地设施较少,位于孝感市区中心地带,作为孝感市两所高校之一的湖北工程学院,其拥有比较标准的体育场馆设施。因此,处理好这些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这些场地设施的功能,不仅关系着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孝感市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整个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地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性文件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为本文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2.访谈法

走访体育学院领导、学校附近的居民和地方体育事业管理的相关人员,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问题进行访问。

3.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的考察,从不同方面了解体育资源现有情况,获得大量的、可靠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4.逻辑分析法

通过演绎和归纳的方法,针对湖北工程学院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提出了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地设施状况

湖北工程学院现有2个田径场、2个体育场(塑胶跑道和足球场),1个综合性室内体育馆。2片网球场、4片排球场、6片羽毛球场、1个室内羽毛球馆、1个健美操室、1个体操室、3个乒乓球室、1个瑜伽室、1个跆拳道室、1个武术室、3个篮球区。符合国家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标准、场地设施比较完备。

(二)湖北工程学院周边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情况

1.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情况

据李相如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全民健身活动经过几年的推广,城市社区体育人口的比例已大幅度提高,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人口比例占被调查者的65%[1]。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湖北工程学院周边居民中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以老年为主,而且持续的时间最长。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时间充裕,有过去的职业基础,工作生活压力小,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其次是16-25岁的青年群体,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大多数是精力旺盛,体力充沛,需要通过运动来宣泄青春的活力;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和推广,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2.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据有关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为:(1)在娱乐中达到健身目的;(2)消磨多余时间,满足精神需要;(3)防病治病,延年益寿;(4)增加交往的机会等[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精神需求,娱乐与健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根本需求。另外,人们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也逐渐激发出来,因此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的前景非常广阔。

3.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状况

在湖北工程学院周边有一些中国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站点,实地考察发现:不同职业,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的人都喜欢购买体育彩票。而在“活动性体育消费”方面,一些比较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这些项目往往都是对地理环境因素要求不高,比较容易开展。而社区里的体育设施都比较简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体育人口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相关体育健身计划的实施,居民体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体育健身相关的体育设施场地需求大量增加,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三)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

1.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的总体情况

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周一到周五上午 6∶00—11∶30 和下午14∶00—18∶00。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所以体育设施并不是完全开放,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体育场地进行对外免费开放,对社会开放的范围较小,其余非教学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都会关闭,较高档一些的场馆如网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都被“保护”起来,这样一来本来场地数量比较紧缺的现状就变得更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健身的需求,导致体育场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2.体育场馆设施可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实地调查表明,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除了用于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之外,通常对外开放时间是周一到周日早上6∶00—7∶30,下午 18∶00—19∶00。因此,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从空间上看,湖北工程学院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这给学校和社区二者在资源共享上的结合提供了现实基础。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相对竞技体育活动来说是较为固定的,活动的半径也很小,基本以生活区或居民区为中心进行锻炼和健身。

(四)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地设施向大众开放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有效缓解全民健身场地现状,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但因为体育场馆数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仍有很多的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群众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迫切需求与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将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开放,与国家提出的体育发展走产业化道路的方针是一致的,有助于将学院体育资源转变为全社会的公共资源,盘活、整合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解决现阶段场馆短缺这一“燃眉之急”。

2.为社会提供多元体育服务

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使学校体育资源与整个社会共享,也就意味着学校具有的教育功能广泛地向社会、社区开放。这里的教育功能,不仅指向社会开放场地设施,还包括开展体育宣传以及提高体育指导人才、体育活动计划和体育教育课程等。应当看到,在终身体育学习的体系中,学校不应当只是单纯提供正规教育的场所,也不应当只是特定年龄段的求学场馆,学校同时也应是开展社区体育运动学习和健康教育的基地。除具有比较规范和较高水准的场馆设施外,湖北工程学院还拥有一支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素质高、专业水平较高、指导能力较强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队伍。在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时,可以组织体育教师、校医等根据自身特长为各类锻炼者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避免盲目锻炼的伤害,使锻炼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期为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

(五)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养护的资金来源

1.国家、政府财政拨款(包括教育教学、科研、离退休人员、学生助学金等方面)。利用国家下拨的款项及学校后勤教育基金,修建体育场地和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修护。

2.社会或企业赞助、捐助。通过举办大型的运动会或其他赛事,向赞助商收取一定的费用。

3.学校利用智力资源、技术资源、硬件资源、无形资源等对外开展有偿服务,获得收入。对外出售体育设施使用权,提供体育资源,体育指导等。

4.对外借用场地设施。将体育场馆借用给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借用费。

湖北工程学院场馆设施属于半开放现状,基本只用于教学和训练。其体育场馆设施养护资金的来源,大多都是国家拨款或校内分出一部分办公经费,而且数量有限,不足以维持设施养护的最低支出。

三、湖北工程学院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建议

1.转变思想意识,调整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结构

以往过“纯化”的学校管理意识,是将经济行为模式排斥在其管理范围之外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之下,学校管理者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对“经营”的排斥心理,改变向国家等、靠、要的思想意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急需改变观念,合理开发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以体养体将是体育产业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适时的调整其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结构,实行俱乐部制、承包租赁、借用制等多种模式,使其体育场馆设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好的适应市场,其发展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

2.拓宽场馆融资渠道,拓展场馆资金来源[4]

在确立国有资产产权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采取院内教职员工集资、引进外资、与企业合资开发等措施,增加新设施填补校内的空白,提高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含金量,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优势。如:(1)根据区域体育文化特色,采取院内教职员工集资建设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投资较小的场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对社会实行有偿开放,派专业人员指导练习,提高锻炼质量,扩大社会影响。(2)利用引进外资建设规模较大、设备较全的综合类场馆,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比赛,吸引广大社会体育爱好者观看比赛;(3)与学校周围的社区、单位联手举办赛事,或向社区、单位借用场地设施举办活动,使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一体化。只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合理开发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必将为湖北工程学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引进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在“新北京、新奥运”体育发展新思路的倡导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理念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人们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硬环境、软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无偿或有偿开放几个场馆就可以做到的。要加强设施安全、资金运作、服务质量、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人们在健身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4.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发潜在消费群体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现有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63%,美国为56%,而中国为31.4%[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体育人口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如何去开发这一潜在资源,是当代体育产业重点思考的问题。当然湖北工程学院体育产业也不应置身在外,加强与周边媒体合作产生广告效应,刺激消费群体和潜在社区消费群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周边社区、企业、单位等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因时因地搞好宣传工作,把社会体育有效地与高校体育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功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5.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体育设施利用的最优化

包括完善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场馆开放程序,合理安排场馆使用时间,使整个场馆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6]。加强管理,对有限的场馆资源更要加倍保养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教学训练工作正常开展。保证教学和训练,在教学训练以外的时间里进行创收,把两者的时间协调好,尽量做到互不冲突。

四、结 语

湖北工程学院体育产业开发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努力开发现有的、潜在的及传统的与新型体育市场。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将是实施高校体育产业化战略的有力举措。只要注意转变思想意识,调整管理结构,拓宽场馆融资渠道,拓展场馆资金来源,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加强与媒体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必然会有力地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有效措施。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潜力很大,内部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外部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正待于全面开发。

[1]李相如等.我国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2).

[2]张彦峰等.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差异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3).

[3]汪晓琳等.学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7,(6).

[4]高光琪.河北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和开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4,(6).

[5]李高峰.中日美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的比较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6).

[6]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工程学院体育场馆
福建工程学院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福建工程学院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