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联系研究

2013-08-15王立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延安精神党的领导

王立莹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延安精神至今仍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承革命事业所必须发扬的优良传统,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在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指定的关于规范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具体要求,与延安精神有着清晰的脉络联系。研究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联系,对于端正干部作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一、延安精神是中央八项规定的思想文化渊源

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撰写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著作和文献,开展全党范围的延安整风运动,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马列主义课程,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中央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党的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党员工作作风的细致和坦率,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做好表率。中央八项规定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实践要求,具有端正干部工作作风的指导意义。

延安时期,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贪污浪费、精兵简政,用教育和制度保障廉政,加强执政党党风建设和反腐防变,以廉治国。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最可尊敬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精神不会过时,这是因为实事求是的精髓不会过时,我们应像延安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样,联系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改革和发展的事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确保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在党内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将“人民拥不拥护”、“人民答不答应”、“人民高不高兴”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延安精神的立足点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党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延安精神仍然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文化渊源和重要思想理论保障。

中央“八项规定”将为人民服好务作为衡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称职与否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将为政清廉、廉洁奉公视为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应具备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工作作风,表现出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延安精神成为其形成的思想源头,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动力,是实干兴邦的具体行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所指定的目标任务的有力保证。党的建设永远需要广大干部继续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反对贪污浪费的延安精神,也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实际行动将中央“八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需要弘扬延安精神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需要弘扬延安精神,这是因为:第一,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已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迎来了民族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更加自信,用不懈的奋斗精神去实现“中国梦”。但绝不能自满,要以科学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端正党风政风。回顾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军民一心,团结奋斗,使陕甘宁边区成为一块净土,全边区没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赌博、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同当时国民党统治区贪污腐化、道德沦丧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至今仍为广大群众称颂和向往。今天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优越的条件容易滋生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的情绪,个别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同群众感情淡化、摆架子、讲排场,出门前呼后拥,警车开道,公款私用,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我们必须警惕其危险性,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绝不可须臾失落延安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延安精神的作用是永恒的。

第二,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是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应有之义,也同是因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央八项规定指出各级干部要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延安精神关于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更体现了党从实际出发,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延安精神是在解放区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下形成的,为当时军民战胜各种困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起到了凝聚全党、统一步调,战胜各种困难和考验的巨大作用,造就了一大批党的干部人才,吸引了无数青年奔赴延安接受锻炼,为革命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央八项规定则有针对性的对党的干部工作作风建设提出了要求,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规定了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与道德品质,表现为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必须谨记:只有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才能实干兴邦。中央八项规定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模范和表率,句句都是站在服务于老百姓的立场上的实在话,体现了党和国家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实干兴邦、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与延安精神具有可贵的相似处,既是继承也是发展。

第三,弘扬延安精神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动力。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任务,回顾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成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广大干部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的精神规范,是反对挥霍浪费、奢侈腐化、盲目追求高消费,使党的干部永葆革命热情,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曾倡导广大干部深入群众,甘做人民公仆,关心群众疾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是关于联系群众的模范理论成果,党领导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减租减息政策,开展“拥军优属”运动,始终密切军政和党政关系,赢得群众信任并调动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党的历史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因此,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因素。

三、加强党的领导是弘扬延安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关键

延安精神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在其思想行动中的集中展示,它的形成过程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我们应明确,弘扬延安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

首先,加强党的领导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坚强后盾。延安精神是在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员素质和政治觉悟的培养,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干部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开展整风运动,要求党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运用马列主义理论,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党派的精神风貌。延安精神所包含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支柱性原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是各级党组织和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以党性原则为行动规范的实践探索,延安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央八项规定能否落到实处,同样取决于党的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规范党员工作作风,团结各族人民,保证中央八项规定的顺利实施。

其次,在党的优良品质的感召下,党能够组织和调动各方群众力量,动员全党干部积极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干才能兴邦,我们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执政党,是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者,从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积累了丰富的组织领导经验,广大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人民的监督之下,将中央各项政策要求全面落到实处,具备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优良品质,在实践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民心所向,是党亲民爱民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能够动员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积极配合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建设。

再次,坚持党的领导,是联系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的纽带。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都是党的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失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要求,是保证党的领导事业取得成效的基本立场,将二者的内在联系有效结合是党的建设事业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持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严明党纪国法,绝不姑息养奸。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延安精神,恪守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其党性修养,从思想上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袭。健全监督机制,严肃各项制度。将制度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将延安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结合起来,把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贯穿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全过程,全党同心协力,端正党风政风,以昂扬自信的姿态,带领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延安精神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