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探索

2013-08-15李奎刚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李奎刚 曹 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社科部 天津 300193)

医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今后将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这一职业道德。当今是网络时代,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医学生医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1 校园网络文化与医德教育的关系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叉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内容不断丰富,通过参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得到熏陶和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医德教育,这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医德教育,能够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奉献精神深深扎在心理,这和医德教育的任务是一样的,可以说二者紧密联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网络环境下,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是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确立的保障。在校园网络文化下进行医德教育,是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网络文化下进行医德教育可以使其教育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渗透更加深刻。由此可以看出,校园网络文化与医德教育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通和内在统一的关系。

2 校园网络文化对医德教育的影响

2.1 校园网络文化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带来的机遇

2.1.1 校园网络文化拓展了医德教育的途径和增强了吸引力。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使网络文化建设的内涵更加深刻,为医德教育的发展挖掘出更多更新的教育资源,加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阵地建设。传统的文化传播手段主要通过听、读、看等途径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创新教育方法,如网上授课、网上展览、网上讲座等。网络是一个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一体的综合性媒体,校园网络文化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利用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医德教育,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接受教育,这样会使医德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2.1.2 加强了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和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在医学院校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需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掌握他们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网络的发展,他们能够在网上及时地知晓信息,对某行为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对安乐死的看法,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观点。遇到什么困惑和要解决的问题在网上表达出来,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工作者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教育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德教育的有效性。

2.2 校园网络文化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2.2.1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可见,文化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加强医德教育极其重要。网络时代产生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成各种观念、多种思潮,它们相互影响、碰撞,这样形成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众多,如虚拟空间的道德丧失、腐朽的思想侵害等,潜移默化地起着负面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混乱,不能够辨别是非,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导致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网络文化开放而自由的环境中,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削弱了医德教育的效果。

2.2.2 医德教育者地位弱化,现有教育方式单一。在以前,教师讲台讲授,学生教室听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育者在教学中处于绝对的权威,他们在知识的掌握、信息的知晓上往往会使学生十分敬仰。当今是网络的时代,教育资源呈现丰富化、多样化、信息化、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有通过网络学习。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改变了学生求知的方式,部分学生依托于网络进行学习,这样使教育者的地位予以弱化。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德教育过多地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依靠医学伦理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医德教育的实际需要,应积极地改变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有些医德教育者不具备网络技术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还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比较反感,不能接受,从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医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合网络时代的要求。

2.2.3 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影响着医德教育的开展。网络上的信息比较丰富,但有些不良的信息,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网络恐怖等,借着互联网的便利性与高辐射性进行传播,学生们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坚强的控制毅力,一旦陷入其中,精神和意志将受到损害,造成行为上的错位,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才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不能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由于互联网监管的不够,网络上一些不利于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的信息比较多,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医生接收红包、收取药品回扣等,同时一些医院在网站上做广告大力宣传“专家门诊”,充分体现医院的“理疗水平”高,这些功利至上的思想使少部分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扭曲变形,严重违背了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应有的医德品质。总之,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摈除不良的网络信息,宣传有益的网络信息,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3 校园网络文化促进医德教育的策略

3.1 营造浓厚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校园网络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利用网络,大力宣传为医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医学家,让学生在网上了解这些医学家的信息,感悟他们的人生,从中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同时,在网络上积极发布一些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让学生积极地向做出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学习,如我校积极发布的一些事例,如“针灸学子抢救病危老人,家属送来锦旗感谢”,这些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利用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设立医德教育的专题栏目,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我校网站上设立的“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我的师兄师姐”、“天中情”等都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3.2 从医德教育者和学生自身着手 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作为医德教育者应具有网络应用能力,在网络上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把网络作为加强医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利用网络和学生交流合作,使网络成为医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和改变医德教育的方式,做到医德教育进网络,把网络文化作为医德教育的有益补充。如教育者设立信箱,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看法告诉教师,使其在教育中更有针对性,还可在校园网聊天室、BBS、QQ群等互动式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识、掌握他们的心理,进而进行医德教育。每个人的好与否,取决于自己,外面的因素是次要的。网络文化的不良成分仅仅靠国家的监管是不够的,大学生应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加强自身的建设。网络上的信息医学生要正确对待,一些垃圾信息、危害信息坚决抵制,一些有益的信息要从中受到教育。总之,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地取舍网络信息,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低俗文化对身心素质的危害,尽而提高对网络低俗文化的抵抗力,从而给自身的素质建设提供健康的环境与有力的条件。

3.3 加强医德教育网的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建立、完善医德教育网,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应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将校园网络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运用校园的网络进行宣传搭建校园网络立体化平台,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中医药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受到教育。加强医德教育网建设,应使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将中医药文化的“德育”功能与之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课设立相关的网页,通过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更加喜欢专业课,更深入领会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现在网上有很多不良的的信息,不利于医德教育的开展,建设有利于医德教育的网络,应对医德教育起消极作用的信息予以清理、净化。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要培养医德教育工作者收集、筛选、鉴别、使用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校园网络文化下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1] 叶江华.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7

[2] 王晓玲,王俊颖.网络条件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初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748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