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大运河 (杭州段)游憩空间开发的探讨

2013-08-15

关键词:水区运河杭州

黄 慧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长的人工河流,它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沿河两岸及黄河、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杭州城市的崛起、兴衰枯荣无不与运河密切相关。如今“历史名城”、 “生活品质之城”、“东方休闲之都”、“国际旅游城市”已成为杭州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开发杭州运河的旅游资源,改变杭州运河旧貌,重振杭州运河雄风,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游憩空间”概念

“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泛指人的消遣、游玩、社交的场所,包括游憩建筑 (滨河区的休闲、度假、体育、娱乐、餐饮、商业等建筑)和开放空间 (滨水区的绿地、广场、道路、水质等游憩因子)。

“游憩”是休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发达城市中,与游憩相关的服务业、商业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加上滨水区相对较低的地价,为“游憩空间”建设开发提供了优良的平台;滨水区处于水陆交接区域,具有曲折多变的地理特征与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为营造丰富的游憩环境提供了条件。

实践也证明了滨水区域的游憩开发不仅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且作为城市的一项长远投资,会对城市的结构、旧城区的改造、居民的生活游憩造成深远的影响。

杭州运河地区,濒临水面,景观开阔,天生是旅游、运动锻炼和游憩活动的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沿河地区的工业用地,港口用地空置,使地价低位,如此优良地区,为运河滨河地区发展“游憩空间”提供了契机。杭州运河“游憩空间”的开发,将成为镶嵌在杭州城里的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二、打造杭州运河“游憩空间”的背景

打造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对于杭州以休闲为主要定位的旅游城市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2006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九届世界休闲大会”。杭州市政府在世界休闲高层论坛会上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的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的目标。”

杭州运河滨水区处于水陆交接区域,具有曲折多变的地理与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特征,有丰富的游憩环境与最好的人文背景,符合游憩空间开发的基本条件。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杭州运河滨水区,被空置的工业用地,港口仓储用地、简陋民居等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以低地价为运河滨水地区发展游憩功能提供契机。如此良好的时代背景,是打造杭州运河“游憩空间”最好的基础。

三、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建设的条件

杭州运河濒水旅游景区打造游憩空间具有现实可行性,杭州一直以来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休闲旅游城市,是杭州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更是为打造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1.完善城市规划,为打造“游憩空间”创造了条件

2007年10月9日,《2020年前杭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提出的“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人间幸福天堂”是杭州旅游的总体形象定位。旅游个性国际化则成为杭州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心、一轴、八区、五翼”将成为杭州未来的旅游空间格局。

“一心”:指以西湖为核心的城市建成区,是杭州旅游增长与创新中心。包括:一大中心景区 (西湖风景区);两条特色休闲线路 (南山路艺术休闲、湖滨路商业休闲);八大中心文化节点 (佛教、茶叶、丝绸、陶瓷、中药、时尚、运河历史、书画印学等文化节点)。

“一轴”:指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三江一湖旅游发展轴。

“八区”:指八大优先发展区,包括西湖风景旅游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京杭运河 (杭州段)国际旅游区、湘湖旅游度假区、钱江观潮休闲旅游区、千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天目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良渚文化休闲旅游区。它们像八颗卫星,紧紧环绕在核心周围。

“五翼”:指杭沪、杭宁、杭甬、杭徽和杭金衢旅游合作翼。

滨水区域开发游憩空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仅牵涉到滨水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质、土壤等自然因素,更重要的是,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发展规划、开发区位的选择以及当地游憩需求、文化传统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杭州城市发展规划是否有利于杭州运河滨水区打造游憩空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上述市、区、镇之发展开发规划,均为使杭州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而作。同时也是为杭州运河滨水地区打造“游憩空间”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2.改变运河功能,为打造“游憩空间”提供了条件

就中国历史时期而言,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在于沟通河流、水系、湖泊联接不同地区,发展水上运输,灌溉农田,排涝泄洪等。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在于航运。专指以船只为工具,通过内河航行,以实现人和物在空间位置变动的活动,漕运与民运是运河最基本的功能。

在杭州的兴起、发展、繁荣过程中,杭州运河的航运功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杭州与广州、扬州并称为“古代中国三大通商口岸”,杭州运河是“半天下之财,悉经此路而进”的黄金水道。

杭州运河的功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变迁过程,总体来看,交通运输即航运的功能是最根本的,近代大运河的船运,虽然因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但江南运河依然繁忙,如今的杭州运河仍承担着杭州15%左右的对外运输量。随着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的完成,运河年货运量增长率达12%,近年来杭州市区运河码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2000万吨,每年过境的货物量超过3600万吨。特别是杭州半山电厂、杭州市热电厂、杭州钢铁厂、炼油厂及建材业等工厂企业的油煤粮钢木石都从运河运来。杭州运河至今仍保留杭州至塘栖、嘉兴、湖州、苏州、无锡等航线。

运河的航运功能给杭州带来财富,同时也带来了水质污染、河面堵航、桥梁破坏等严重问题,对运河生态环境、观光旅游、水上游憩等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杭州市政府提出了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行动计划,要求从2007年到2010年,运河要实现:基本达到全线水质四类水体的指标;基本具备申遗条件,初步形成以历史文化为特点的运河旅游体系;基本构筑起点线结合,穿珠成链的绿色景观长廊;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便捷畅通的水陆交通网络等“六大基本目标”,并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1)投资56.5亿元,开通南起杭州江干区八堡想北穿下塘河,沿余杭区与海宁、桐乡两市边界,至德清县五龙桥与京杭大运河接通,全长39.6公里的杭州运河二通道。主要承担货物航运。

(2)完成运河沿岸石祥路、登云路——中石化油库西岸;秋涛路——钱塘江绿化带的客运码头。

(3)投资5710万元,新建21个运河水上巴士站点,(其中京杭运河上15个,通向西溪湿地杭余线3个与钱塘江北岸3个)。将西湖、西溪、钱塘江游与运河游进行有机结合。

上述措施,既使运河发挥更大的航运与客运的功能,又保护了运河生态环境,为运河滨水区营造“游憩空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合理使用地块,是建设“游憩空间”的重要条件

“游憩空间”在现代学意义上就是被公众享有、使用的地方 (即公共区域),运河滨水区,如无公共区域的地块规划,则滨水区的游憩功能将无法实现。

目前,杭州运河滨水区地块使用功能尚未定型,呈明显多样性,下城区段 (武林门区块),地处市中心,目前以运河武林门轮航码头为核心,集中了大量外形美观的公建设施,如杭州大厦、国际大厦、杭州百货大楼等成为中心商业区。浙江省科技大楼、奥林匹克游泳馆与最近落成运河一期工程的游憩活动项目的“西湖文化广场”使运河更多地出现在人的视觉里,成为“运河视觉走廊”。“西湖文化广场”南岸有宽度60米左右的开放空间“环北广场”;在拱墅区界内 (卖鱼桥、拱宸桥区块),该区段的运河滨水区是目前开发“游憩空间”最佳地段。目前尚留有大量的居民、工厂、仓库等用房地块可以利用,开发的余地很大。保证“游憩空间”所需的地块,将成为建设杭州运河滨水区游憩空间最重要的条件。

4.改善运河水质,是建造“游憩空间”根本条件

在建筑“游憩空间”的环境容量里面,水质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清洁、美丽的水面代表着生命力,给人以美妙的心理体验,是滨水区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同时水质也是保证与水相关的游憩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如游泳、钓鱼、客运等活动的进行都有赖于清洁的河流水质,可以说水体水质的好坏客观上决定了滨水地游憩开发的成败,是建筑“游憩空间”最根本的条件。

杭州运河要成为“东方休闲之都”的游憩空间与市民放松身心的场所,运河的水质就成为改造中的关键一环。由于杭州运河沿岸在20世纪50年代被杭州市划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块,加之人口急剧增加,100多家工厂,50多处公共建筑,30多个居民小区由于缺乏排污设施致使工业、生活污水排入运河,加上运输船上人家的饮食起居,形成的生活垃圾直接抛入运河。运河成为纳污之河,造成了运河水质严重恶化,1978年河水出现了发黑发臭的现象。据1998年统计,杭州市区工业污水直接排入运河的比例高达67%,成为市区污染最严重、水质最差的河道之一。运河水质成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牺牲品。

杭州市政府为还运河清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艰辛,从1993年开始,用了8年时间,投资数亿元,完成了运河截污这一浩大工程,2000年又开始对运河进行综合整治,加强了对运河环境、卫生、航运、水利等综合性保护和管理,大批工厂搬迁,从2001年起,为改善运河水质,由三堡船闸承担,从钱塘江引水输入运河的配水任务。2006年,杭州市政府为解决船舶正常通航与配水任务的矛盾,又投资2400万元,改建“三堡船闸”引水通道应急工程 (即在船闸附近修建一条引水渠),全长968米,于2007年4月竣工,这样每日24小时都可有钱塘江水源源不断流入运河,大大改善了运河水质,如今运河水环境的质量已大有好转,但按照建造“游憩空间”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杭州市政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整治运河水质要求通过5-8年的努力,实现市区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主要措施为开展对运河源头水——钱塘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开通运河二通道;综合整治杭城内大小河道 (计291条);禁止直接排放油污的挂浆机船进入运河;采用豪华新型机械化保洁船清洁河面;扩大保护河面范围 (长20公里,水域面积200万平方米);在市民中开展“保运河、洁家园”的文明大讨论,营造“保护运河,人人有责”的氛围的活动。随着有关水质治理工程的开展,杭州运河与市区河道水质的改善只是时间的问题,建造“游憩空间”的根本条件,随着时间将得以解决。

四、展望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实施

杭州运河是杭州城市的发生、开放、繁荣、风韵之河。世事沧桑,在历史长河中,杭州运河曾几度兴衰,20世纪50年代杭州运河沿岸成为杭州工业区,大小工厂,仓储码头,居民小区,沿运河平地而起,致使运河水质污染,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被破坏,历史人文景观被淹没。运河的历史功能与作用被淡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杭州以及杭州运河在当今与未来如何定格,确为重大之题。

美国匹兹堡市,原是宾夕法尼亚西部一个重要工业城市。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产业危机,70年代中期,在匹兹堡滨河地区的废弃工厂、货场、铁路被改为“游憩空间”,为游客与当地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各种公共场所。如今匹兹堡市中心已成为全美城市中自然风景最集中、最优美的城市中心之一。

展望杭州的未来,杭州运河“游憩空间”建设规划实施,匹兹堡市模式在杭州实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东方休闲之都”、“世界旅游胜地”的大目标将成为现实。

[1]陈述.杭州运河历史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2]陈述.杭州运河风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3]施增富.运河行、运河游[M].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领导小组,1999.

[4]陈桥骄.南北大运河[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范今朝.运河(杭州段)功能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1(9).

[6]杨建军.运河地带在杭州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和形象规划探索[J].经济地理,2002(3).

[7]金平斌.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开发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1(1).

[8]童道琴.杭州市运河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6(3).

[9]方庆.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游憩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李国忠.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利用开发的思考[J].杭州科技,2004(2).

[11]李焱.城市港埠(杭州运河)更新设计要素研究[J].华中建设,2005(6).

[12]杜瑜.“古代东西方”水城——苏州与威尼斯比较研究[J].大同高专学报,1997(9).

猜你喜欢

水区运河杭州
杭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如泰运河谣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