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研究

2013-08-15黄大鹏张景发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赣南双语美食

□ 黄大鹏 张景发

一、研究现状

赣南作为客家人的摇篮、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到此参观、旅游、投资。在其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美食文化尤其夺目,具有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魅力。但是,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赣南在宣传客家美食及美食文化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百度、谷歌的综合搜索结果显示,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英/汉)传播的价值、双语传播的途径与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赣南客家盛名的美食文化的宣传较为缺乏,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也缺少专项研究。

二、研究意义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重视其文化传播,是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现代化手段。本研究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点,打破常规,用英/汉双语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传播,是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赣南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时代,进行赣南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外友人走进中国,走进赣南,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全面了解,弘扬客家文化;有利于大赣州朝着国际化的大旅游城市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新的客家美食风潮及美食休闲产业的发展,使客家美食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使客家美食在“舌尖上的世界”被津津乐道。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文化的媒介,全球化视野下对赣南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种着眼赣南、放眼世界的研究思路有着较深的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是文化传播的必然发展,是当前科研的新趋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全面检索历年有关赣南客家美食与美食文化相关的资料、论文、论著,研究全球化语境下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

二是探讨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的途径与传播效果。

三是调研、收集整理赣南客家传统美食与创新美食及其美食文化并用英/汉语论文传播。

四是调研、收集整理赣南客家特色美食与其美食文化并用英/汉语论文等形式传播。

五是调研赣州小炒鱼、金线吊葫芦、兴国“四星望月”等客家美食与客家美食文化的传说并以论文、影像等形式传播。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填补了客家文化资料库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研究方面的空白。

本课题的研究把传统的客家美食文化与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动脉紧紧相连,使客家文化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融为一体,焕发生机。

本课题的研究为实现赣南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实现赣南经济腾飞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一条新渠道。

五、研究方法与途径

从全球化视野下进行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研究方法与路径如下:

文献研究法:通过高校丰富的藏书和网络学术资源,搜集、整理现有的赣南客家美食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调查访谈法: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拍摄,对相关调查对象进行访谈、调查等,收集素材。对赣南客家美食文化进行全面调研,在赣州、赣县、大余、龙南等数家著名的客家餐馆亲自食用美食取证,听取当地有关美食的传承文化、习俗等传说。把调研材料及已经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对赣南客家美食分类成传统美食、特色美食、创新美食等,把归类的材料整理成双语传播的资料归入本类课题科研资料库。

技术综合法:综合利用摄影、电脑等现代技术整理资料充实赣南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资料库。把调研的某些材料在“舌尖上的赣南”网上传播或上传给CCTV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组,建议中央电视台在下期“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有赣南客家美食一席之地。

六、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途径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赣南客家美食文化节。赣南是客家文化的摇篮。赣南客家美食千奇百怪,美味可口,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可在赣州市或赣州周边县市举办客家美食文化节;在网络上用英/汉双语向全世界宣传客家美食与美食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爱好者到赣州来品尝美食,弘扬美食文化。

2.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客会”)。“世客会”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客乡友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国家举行一届。“世客会”让海内外客属缘聚在一起,共同追忆客家传奇。值得重视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许多客属青少年后代多用英语交往,为了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用客家语/英语双语进行客家文化宣传尤为重要。

3.国际旅游。可开展以赣南客家美食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双语宣传。历代客家人迁徙留下的足迹及丰富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客家人聚居地开发的旅游的重要资源,特色的客家民居、风味的客家美食、独特的美食文化都孕育着客家人的传奇故事。还可举行以赣南美食为主题特色的国际夏令营活动,促进国内外青少年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文系赣州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课题,课题编号:赣州市社12119)

[1]Linell Davis.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谭元亨.客家文化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狄祥华.A Food-lover’s Journey Around China .[M].外文出版社,200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易崇英.深度开发赣南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途径思考[J].中国商贸,2010(10).

猜你喜欢

赣南双语美食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