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如何真正体现和发挥传播政治思想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体会

2013-08-15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理论

□ 韦 玮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不清楚政治理论课传播政治思想的使命,甚至还存在误读现象,因而在现实教学中,政治理论课在很多人心目中沦为没有生命、没有科学内涵、没有价值的枯燥无用说教工具,政治课难以充分发挥传播政治思想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结合所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认清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认清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是认清和解决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基本依据。

(一)认清教育主体

认清教育主体,是研究和开展教学活动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主体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中毕业生,这是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最大实际。这意味着他们对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理解基本停留在应付考试层面,意味着他们心目中的政治思想(理论)只是一堆枯燥乏味没有生命的标准答案。改变他们心目中几乎固化的政治理论课形象,这是大学讲堂发挥政治理论课传播政治思想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面对的最大挑战。

(二)正视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

正视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是解决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着力点。

一是“概论”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应付了事现象比较普遍。从教师方面看,尽管大多数教师都在认真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但据了解,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很难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具体表现为:有的觉得重复中国革命史,“不知讲什么”,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老师在上历史课,而不是上政治课,虽然政、史难分,但二者还是有严格的区分;有的觉得有许多问题自己说服不了自己,更难说服别人,“不好讲”。从学生方面看,相当多的高职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说“我是理科生,没学过”,“不记得了”,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很少有学生因为回答不了问题感到愧疚进而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没感觉它有什么用”、“不喜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教”“学”活动容易流于形式,疲于应付。

二是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这是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应付式教学活动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据了解,目前,“概论”课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大都通过学生到课率、课堂参与率、作业和考试分数等指标来量化考核。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管住’学生的作用,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功能和目标。

三是对“概论”课程认识不到位,对其功能定位的解读笼统模糊。这是上述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据了解,在本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空泛地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没有科学而深刻地揭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没有认真思考并区分“概论”课程与“思想品德修养课程”,笼统地归为思想政治课程,因而几乎没有学生知道“概论”课程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理论课程,“概论”课程中的理论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当然就不会从政治思想高度去揭示政治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去感受政治思想理论者的历史使命感和智慧,自然也就很难理解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使命和现实价值。因此,必须让神秘而令人敬畏的“政治思想”或“主义”揭去神秘的面纱,走下神坛,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依据高职学生和高职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让他们真正清楚:什么是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是什么?马克思是谁,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怎样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是一个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什么?以此为当代大学生真正构建一个系统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让他们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解本课程的使命和价值,从中提高他们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三、依据政治思想的时代性特点,科学严谨解读教学内容(政治思想理论)

时代性是政治思想理论的基本特征,解读政治思想理论必须紧扣时代性特点,才能揭示和展示政治思想理论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才能克服长期以来学科领域空泛的假大空现象,减少解读时的随意性、主观性甚至片面性,真正体现和发挥“概论”课程传播执政党政治思想的功能。

政治思想理论时代性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采用必须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史(实)为依据,要求我们必须要展示具体的史(实),了解那个时代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是什么,探索解决那个时代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给那个时代带来哪些变化。这是“论”的前提和基础;以论为主,就是以理论解读为主,通过理论的解读,反映政治思想理论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为此,政治思想理论解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时代背景了解那个时代面临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是什么,这是政治思想理论提出或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政治思想理论提出者提出的解决问题方式方法是什么;三是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效果如何。三者缺一不可,有机结合才能完整科学地解读政治思想理论。比如,解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时期、面临怎样的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它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政治思想,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时期、面临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作为政治思想,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下面临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它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如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科学发展观:它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怎样亟待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通过这种解读方式,不仅使学生从根本上懂得政治思想理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以及政治思想家们非凡的历史担当和智慧,真正领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担当、伟大智慧和伟大成就,激励他们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坚定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用青春和智慧去谱写历史新篇章,而且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关于公民与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与社会和政治之间关系的科学认知。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