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谣言止于智者——自媒体时代网络编辑新要求

2013-08-15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谣言舆论

□ 叶 阳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丰富网络信息、扩大了用户信息收集的来源,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自媒体时代给了用户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但是并不能保证用户都能正确使用,这就要求网络“把关人”要对社会有危害且虚假的信息进行控制。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学上的“把关人”把关次数简化,信息传播也就高度自由化。网络的传播特性消弭传统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取代了传统的层层“把关人”,造成网络信息自由流动性增强。尤其在大事件发生之际,即便网络平台设立了“管理员”和关键词过滤系统去遏制谣言,但对于聊天室、各种论坛、小区通讯,这样的“把关”效果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就是为何在一些大事件发生时期有大量谣言存在于网上。作为网络世界的“把关人”,网络编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他们的素质将对“把关”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与传统的媒体编辑相比,网络编辑工作量更大,尤其是在遇到重大事件时,网络把关人的责任更重要。为了正确地处理谣言,笔者认为网络编辑除了具备常规素质外还应该具有以下能力和要求。

一、信息把关能力

这种信息的把关能力就是一种“把关人”的意识。网络世界中“把关人”层级简化,使信息流动性增强,但是对它约束力却减少,风险传播自由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谣言的滋生。谣言经过传播,成为重大事件发生期间的“信息毒品”,以至于危害社会稳定。作为网络信息跟用户之间的中介,网络编辑应该强化“把关人”意识,对聊天室、各种论坛、小区通讯等出现的信息保持密切关注。而对于具有轰动性的网络传言,应该尽快找到信息来源,联系到信息发布者加以核对,不可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曝光度而盲目转载和发布。如果核实确为谣言,务必在第一时间内删除信息,甚至发表驳文以正视听。日本福岛地震导致核泄漏发生后,微博上传言盐能防辐射,后被证实为谣言,新华网、腾讯网的网络编辑都充分发挥了“把关人”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对谣言进行了回应,有效地将社会危害降到最小。

二、舆论掌控能力

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会追求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新颖性、关注度。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网络信息就会呈现情绪化、极端化等特点,这也给谣言提供了良好的扩散环境。很多网站的编辑只顾及网站的浏览量而忽视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没有考虑到信息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就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期,网络编辑应该发挥自身舆论控制能力:重视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所发挥的作用,组织公开的探讨,邀请权威人士进行探讨等方式引导舆论;加强与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介合作,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传统媒介依然有着极高的权威性,利用它们的权威性对谣言进行反驳更正,利用议程设置,并策划相关的专题与传统媒体互动,将舆论的引导效果发挥到最大,从而降低谣言的对社会的危害。

三、信息分辨力

由于网络这种开放式的信息发布特点,使网络编辑把关的难度大增。一般而言,网络编辑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判断力、语言组织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网络世界里提取到有益信息,过滤网络谣言。对于难以判断而又极具爆炸性的信息是决定“压一压”讨论后再发布,还是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发布,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效益,这都要依靠的网络编辑的信息分辨力。

四、信息整合能力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信息更加庞大冗杂,面对数百倍于传统媒体信息,网络编辑要有信息整合能力。编辑要对信息进行收集、选择、深度加工,让网络信息变得有序化。尤其是在大事件发生期间,也是谣言的多发时期,网络受众对相关信息有着更高的期待,这对网络编辑的信息整合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传统的复制、粘贴信息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对信息深度加工已成为网络编辑的日常工作。像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近日在“几米维权”、“台风菲特”等重大事件期间都通过信息整合策划相关的专栏,对这些重大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全面呈现事态的发展过程,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前线记者和当事人对事件行进全方位的分析,这也为大事件发展过程中平息谣言提供了平台。

总而言之,网络编辑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信息把关能力、舆论的掌控能力、信息的分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才能在自媒体时代掌握话语权,有效地处理网络信息中的谣言。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谣言舆论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本周重大事件
谣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