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走转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013-08-15侴秀梅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走转改世界观方法论

□ 侴秀梅

新闻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国的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领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对新闻理论的完善与丰富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行业中的一次“整风”。一段时期以来,个别新闻从业人员难敌名利的诱惑,致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职业道德底线被金钱突破,昧着良心写关系稿、人情稿。更有甚者,一些人还伸出了贪婪的双手,向受访者索钱要物,生产令人民群众唾弃和厌烦的文字垃圾。

“走转改”活动的提出,恰逢其时地将新闻业中正在形成的不良风气扼住,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它明确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真正走到老百姓中间去,听普通人说说心里话,跟老百姓唠唠知心嗑,问问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而不是当走马观花的坐车记者、只会拿材料编稿子的会议记者、言之无物的空话记者。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水平的根本。应该说,“走转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实践,它在思想上给新闻工作做出了明确规范,就是引导新闻工作者扭转思想,从而真正“弯下腰、俯下身”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样才能保证采访报道不走样、角度找得准、思想不偏离正确方向,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来。

在报社开展的“走基层,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中,笔者深有感触。如果不是跟一位女列车员在一起工作了一天一夜,本人是无法理解“车厢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句话的含义的;如果不是在一个社区蹲点一周,也是不知道一个社区主任每天要说那么多话,走那么多路的。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体会和认识,让新闻报道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形态,同时表达出普通人最真实的愿望与诉求。它既是对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和典型记录,也服务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走转改”的实践活动,让“我在现场”、“一线报道”、“记者跑腿”这样的鲜活栏目成为版面的常态,也成为吸引百姓眼球的“特区”。

在“走转改”的同时,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也获得了提升,所见所闻催生有思有悟,迫切要求新闻工作者学会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把握自己的采访方向,选取报道的角度,以保障文章的倾向性以及舆论导向的正确。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实践。社会实践中蕴涵着历史兴衰的规律,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从亲身经历、体验和实践中得出的感悟更加深刻、更加扎实。

所以,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到实处,夯实这一理论根基,同时感受并领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二、“走转改”是对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延伸和深化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个别媒体为了眼球经济或为了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对新闻事件随意添枝加叶,或者有意虚构,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实践的理论是: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深知,新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对于人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一个喜欢弄虚作假、道德品质低下的新闻工作者是难以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好记者的。一个新闻单位如果充斥着大量闭门造车的记者,那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人民群众的重任也是难以通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来实现的。

“走转改”的首要任务是“走”,只有走下去,走进去,才能获取最真实的内容,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江城日报》开办的“关注我们身边鲜为人知的行业”栏目,也是“走转改”的一项实践活动。它要求记者迈开双腿,走到群众中间,去发现、去寻找那些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不被人们所了解和熟悉。因为有近距离的接触,因为有无障碍的交流,上水工、查漏工、逗笑师等,一大批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倍感亲切。

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更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走转改”让这一思路更加明确。新闻工作者通过“走转改”活动,明确了新闻的坐标是在基层,不是在会议文件里;知道了国情在人民群众中,而不是在某些管员的口中;清楚了新闻报道工作要以群众为主角,而不是围着一些领导转,从而拓宽视野,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的内涵。这也恰恰符合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家办报”思想,使我们对新闻功能有了更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说,“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是对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延伸和深化,它明确地昭示,新闻工作者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经受锻炼,才能取得实际的工作成果。

三、“走转改”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走转改”是在我国转型期社会变动发展和国内外舆论格局变化的形势下提出的,是党对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新要求。因为我们正处在复杂的多元文化和传媒形式多样性的形势之下,如何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走转改”给新闻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走转改”的理念宗旨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群众中间,使新闻工作者转变自以为是、冷默傲慢的采访作风,改变夸夸其谈、空话连篇的写作文风,通过亲历亲为的调查采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人民群众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

因此说,“走转改”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魂。

“走转改” 实践活动,让新闻工作者认清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在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更加重视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规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同时大大强化了新闻工作者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观点;认识到新闻工作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消除一切夸夸其谈、把传闻当新闻的文风,让新闻报道在内容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法,在表现形式上更为朴实自然,更具真实性和亲和力。

通过“走转改”活动,“以人为本”的信息传播理念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的内心,追求“我在第一线”的群众路线,更完善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理念体系。事实第一,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意识使新闻工作的“喉舌”功能进一步完善,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强化;使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拥有高涨的热情,使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地搞建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思想文化,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

“走转改”经过持续的行动实践,将必然显现出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不仅是对我国新闻工作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现了我党新闻思想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走转改世界观方法论
智能化的“世界观”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世界观—雕塑遗产》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