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甸园还是失乐园?:《推销员之死》圣经场景原型解读

2013-08-15徐夫玲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失乐园比夫威利

徐夫玲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223000)

阿瑟·米勒是现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一上演,就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戏剧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学者和评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戏剧进行解读和阐释:有的评论家从主人公威利一生悲惨的命运解读这部戏剧的悲剧色彩以及密勒是如何在剧中实践自己的悲剧观[1];也有的批评家从社会批评的角度阐释其美国梦的主题,他们认为威利是美国梦的牺牲品[2];还有的学者认为威利一生都活在恐惧﹑忧虑﹑沮丧﹑苦闷之中,与周围的现实世界相异化、相冲突,换言之,他们是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解读威利及其悲剧命运[3]。象征也是这部剧的表现手法,这一类的评论家着重于论述象征手法对作品主题的强化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4]。有的评论家从原型批评角度诠释剧中主人公的人生历程,表达米勒对人类生存意义的一种解读[5]。这些对我们进一步的研究,都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本文拟从圣经中场景原型的角度,通过对场景不同的切换,展示主人公威利注定的人生悲剧,阐释米勒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

一、威利的伊甸园

《圣经》里,有一段对伊甸园的描述:“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耳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6]3这样的乐园无疑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乐园,这同样也是威利心目中神圣的伊甸园:他也期望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在自己的天地里经营着未来,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他羡慕自己的同胞兄弟本,凭借个人的努力,闯荡世界,发了大财,实现出人头地的伟大梦想。现实中,威利心目中的伊甸园是在推销员领域,他期望自己能和前辈辛格曼一样,尽管已经是84岁的高龄,仍能在推销领域一枝独秀,行迹遍布31个州。而且辛格曼根本不需要开车跋涉于全国各地的大小州镇,只需待在旅馆房间里,脚上穿着天鹅绒拖鞋,在电话上与买主联系,这是威利在推销领域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尽管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辉煌的经历,可是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的可行性。在内心深处,他坚信:“当推销员是一个人所能要求的最了不起的前途。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心满意足的,八十四岁了,还有二十个、三十个城市可去,不管到哪儿,拿起电话,就有那么多人记得你,喜欢你,愿意帮你的忙!”[7]203-204换句话说,在推销员领域,能像辛格曼一样的成功,做出像他那样的业绩一直都是威利心目中的伊甸园中最向往的事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就是成功的推销员,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令他羡慕的是,当辛格曼去世时,有好几百个推销员和买主都去给他送葬。而且他死后数月,谈及他时,人们仍然怀念着他。这是威利在自己的伊甸园领域一直坚守的信念,只要鼓足勇气,他完全可以像辛格曼一样成功。尽管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他仍然竭尽全力涉足于远离纽约的各个地方。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威利还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伊甸园里,从未怀疑过这个伊甸园里还有灾祸和苦难。

威利的伊甸园美梦除了驻足于推销员领域,还寄托于以哥哥本为代表的美国梦。他一直梦想着像哥哥本一样,只身探索于非洲大丛林,获取更多的发财机会,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尽管哥哥本年纪轻轻就只身离家闯荡世界,却凭着其果敢刚毅及十足的自信心聚敛了一大笔财富。在威利的实际生活中,他一直追寻着这样的美国梦,像他的父亲一样,常年走乡串户推销自己做的笛子,一个礼拜赚的钱比普通人一辈子挣的钱还多,同时他还能拖家带口一路西进创业。他希望自己靠推销,穿梭于纽约郊区的大街小巷,最终能像父亲那样干一番事业,在美国梦这个令人向往的伊甸园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不论是其兄弟本还是父亲,都早已去世,剧中并没有具体的证据表明他们的巨大成功。从剧中的场景看,他们只是威利头脑中呈现出的幻影。换句话说,威利的伊甸园美梦注定要破灭,其人生也要走向失败。

在推销领域,威利没有实现自己的伊甸园梦想。在两个儿子身上,他幻想着能开拓出一片广阔的伊甸园天地,享受着儿子给他带来的荣耀。即使是想到两个儿子在一块儿刮脸的场景都让他感到高兴。在他的心目中,大儿子比夫是招人喜欢的年轻人,因为比夫“上中学的时候,那些孩子们成天跟着他转!他要是冲谁一笑,那个孩子马上就得意非凡!”[7]21根据他在推销领域闯荡多年悟出的诸如人缘好、仪表堂堂等的价值观,相信比夫,“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个大人物”[7]21。在他看来,儿子是优秀的年轻人。即使比夫从更衣室偷了教练的橄榄球,也没有责备儿子,相反却为他辩解“他是得用正规的球练嘛……教练大概还会表扬你(比夫)的积极性”[7]61,而且理由是教练喜欢他。为此,威利在他的伊甸园里最沾沾自喜,因为儿子的好人缘和仪表堂堂无论干什么到哪里都会引起轰动,出人头地,从而给他挣得面子。换句话说,两个儿子的任何一点小成绩足以让他感到安慰,使他相信儿子比那个在学校分数最高的伯纳德“强五倍”[7]69,在社会上“通行无阻”[7]71。就这样,威利一直活在自己臆想的美梦中:两个儿子“在一块儿,保险征服整个文明世界!”[7]157事实上,两个儿子自高自大,一事无成,到处游荡,最终都变得玩世不恭,自暴自弃;而威利活在两个儿子都能在商界获得巨大成功和出人头地的美丽伊甸园里,一次次地用自己的人生理想设计着儿子的人生理想,最终一切都趋于幻灭。

二、威利的失乐园

在《圣经》的《创世纪》章节中,失乐园的场景再现读者的脑海中:受到蛇的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上帝把他们驱逐出了伊甸园,并暗示了他们以后的命运。上帝警告亚当:“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知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是从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6]5从此,人类背负着原罪,远离他们永恒的乐土,开始艰辛而又漫长的赎罪之旅。在《推销员之死》中,通过一系列与失乐园相对应的场景,米勒描写了威利的失乐园:终身为生计劳苦、夫妻关系的失和以及自己永生的失落。

在剧中,米勒通过一些与失乐园的情节相对应的场景,构成了一个威利的失乐园。在他的伊甸园中,威利没有能享受到种种无上的乐趣,或者说并没有一直活在他臆想的极乐世界里。相反,他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因为打破了伊甸园的戒律,被驱逐出了伊甸园,遭受世间的苦难轮回。在同命运一次次抗争的过程中,他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挫折,然后被无情地从伊甸园中驱逐出来,走向了命中注定的失乐园。

(一)终身为生计劳苦

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威利也被驱逐出了伊甸园,遭受了各种磨难。作为推销员,威利一直都是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尽管已是63岁的退休年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已不允许他常年一个人开着汽车,往返各州推销货物,可是为了生计,他不得不继续常年奔波在外。尽管他一直辛苦地忙于工作,一天干十个、十二个钟头,可是仍然不能满足家庭的基本开支和各项设施的分期付款。他处于心力交瘁的状态之中,精神上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正像他对妻子说的那样:“……老天爷,生意要是再没有起色,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7]77-79并一直检讨着自己,“……人们好像不怎么喜欢我”,“好像都在笑话我”,“没人搭理我,都不把我放在眼里”[7]79。威利再也回不到过去那个平均每个礼拜光是佣钱就拿一百七十块的辉煌时代了,如今他处处碰壁。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利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美好时代已经终结,他仍然活在幻想之中,仍是盲目乐观,不切实际地追求着梦想,这注定了他的彻底失败和无法出人头地。仗着自己与老东家有点交情,恳求新老板能在城里给他找个差事,并一再地降低对薪水的要求,可是老板不但拒绝了他的请求,并且解雇了他。威利一无所有,别说工资,连光拿佣金推销的机会也没有了。被解雇后,他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维持家庭的花费和诸如电器和房贷等的分期付款,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和他一直合不来的邻居查利每星期借50元。这样,威利直到死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一刻也没得安生,终身劳苦着。

(二)夫妻关系的失和

威利和琳达的夫妻关系看起来很和谐,因为琳达总是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威利,总是无条件地维护威利,所以有的评论家认为琳达是一个好妻子。而实际上,威利和琳达之间的关系是失和的。在日常生活中,琳达对丈夫总是盲目崇拜和顺从。丈夫臆想着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漂亮的外表和好人缘,琳达从来没有表现出异议,反而鼓励自己的丈夫按照这个错误的理念走下去。作为妻子,琳达不能给威利适时的建议,让他认清并适应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如果琳达能敞开心扉和威利交流,帮助威利走出孤独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许最终威利也不会在万念俱灰之中走向不归路。在剧中,琳达看似大多时候是喋喋不休地维护着丈夫,可是实际上她的言论却使威利感觉到自己的个人威信逐渐丧失,因为他“没赚过大钱,他的名字没上过报纸。他也不是有生以来品德最好的人”[7]133。这些话语无形之中刺激了威利的自尊,在妻子心目中,他是失败的。在他看来,妻子对他缺乏的是敬重和关心,所以他是孤独的,不可能从妻子身上得到安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与妻子之间尽管没有争吵和打骂,可是二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沟通,一直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在一次推销中,在波士顿的一个旅馆里威利和一个妇人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令他高兴的是,那个妇人是在各式各样的推销员中选上了他,或许这就是他仪表堂堂和好人缘的价值理念终于发挥了作用,在这个妇人身上,他体会到了所谓的尊严。而在和自己妻子的交流中,他从来也没有感觉到这样高兴,这样的夫妻关系怎么可以说是正常呢?与妻子共同生活了三十几年,直到死亡,妻子一次也没有能与他有过真正的沟通。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他只能孤独地一次又一次地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

(三)永生的失落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的生活是逍遥自在的,也是永生的,但是当被逐之后,上帝剥夺了他们永生的权利。因为他们“是从土里创造出来的,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6]3。换句话说,他们同普通人一样,最终要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同样,在《推销员之死》中,死亡充斥了整部戏剧。威利一直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中,直至最后走向真正的死亡。在推销员领域,威利虽然一直幻想着成功,用臆想中的成功换取一点安慰,用以支撑着继续生活下去,可是他长期地痴迷于成功,导致了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和自卑。这种精神上的长期焦虑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笼罩于死亡的阴影之下。每次推销商品时,在路上,他不能集中注意力开车,车总是往公路边上甩。威利的心理紧张和焦虑不安最终达到崩溃的边缘,当清醒后,意识到自己的一生是个失败,同样是抱着可悲的幻想,他选择了开车自杀。他希冀死后,儿子能用他自杀换来的两万美元的人寿保险,大干一番,实现儿子的梦想,从而去实现他自己一生没有实现的梦想。这样的死亡,对威利来说,或许是一个解脱,因为他从此不需再为生计而烦恼,同时也逃避了一生失败的耻辱。威利的死,说明了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奋力地挣扎,最后也无法逃脱上帝预言的人要回归尘土的悲剧命运。

三、《推销员之死》中真正的乐园

最后,威利可能意识到,他一直信守的仪表堂堂和好人缘就能成功的价值观可能已经过时,所以选择了自杀,因为他相信自杀可能会给两个儿子和家庭带来巨额的人寿保险赔偿,从而重温他幻想中的伊甸园美梦。而且按照他的幻想,葬礼会像辛格曼的葬礼一样隆重,给他带来荣耀。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的葬礼只有妻子和两个儿子以及令他讨厌的邻居查利出席。最后,令读者欣喜的是:比夫看透了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以“我认清了我自己是什么人!”[7]369而退出了这个冷酷险恶、尔虞我诈的社会,离开这个“疯人院”[7]149似的城市,走向令他心旷神怡的农场,走向自然,与自然融合,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在剧中每当提及与农场有关的事情时,比夫的情绪是兴奋的,“我现在干活的那个农场……看着一匹母马带着新生的小马驹,没有比这个更启发人,没有比这更美了。而且现在那里天气凉爽,你明白吗?德克萨斯现在可凉快了,而且是春天”[7]37-39。在压抑的家庭中,这是唯一让比夫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情。当先前的老板让他感到郁闷压抑时,是楼顶上空的蓝天使比夫彻底醒悟,“……看到了天。我看见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喜欢的东西”[7]347。广阔的天空和美丽的大自然引领他彻底认识自己:“……其实我想干的活就在外面,只要我敢说,我看清了我自己是什么人!”[7]349换而言之,比夫最后决定回到大自然中,融入自然,使自己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或许这才是剧中真正的乐园。

在剧中,通过一些与圣经相对应的场景原型,米勒描写了威利一生悲惨的境遇。以威利的一生悲剧为缩影,米勒隐射了当代人为了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生存境况和美好理想,最终沦为西方社会的牺牲品,显示了他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注。

[1]邹惠玲.阿瑟·密勒的悲剧观与《推销员之死》[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2):44-47.

[2]周海燕,刘悦.美国梦破灭:小人物的大悲剧[J].戏剧文学,2012(3):76-78.

[3]朴玉,张而立.被挤压的人性: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存在主义色彩[J].戏剧文学,2006(8):37-40.

[4]王亚光.象征主义手法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0(5):5-6.

[5]闵敏.《全是我的儿子》和《推销员之死》中的“替罪羊”:一种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的解[J].外国文学,2012(9):67-71.

[6]圣经: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M].联合圣经公会,2000.

[7]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成,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猜你喜欢

失乐园比夫威利
WILLY THE DREAMER梦想家威利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语用分析
——以《推销员之死》对话选段为例
威 威利 温基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梦想家威利
失乐园——当代城市文明的凝视与寓意
威力和他的自行车
浅析撒旦在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形象
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104 周疗效分析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