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线索采集的注意事项

2013-08-15文丨彭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核实时代

文丨彭 雪

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线索采集的注意事项

文丨彭 雪

简述自媒体时代的定义、特点及对记者采集、选取新闻线索带来有利因素和挑战,分析并提出自媒体时代记者选取新闻线索应注意的事项及应对策略,供广大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参考、借鉴。

自媒体时代; 记者; 新闻线索; 注意事项

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1]线索的数量和质量能够直接影响记者的采访活动和新闻作品效果,可见其对新闻采访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通常通过接收受众来电来信、有关会议、活动、文件、领导讲话和新闻媒体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等途径获取新闻线索。随着互联网近十多年来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和不断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民皆媒体”的自媒体时代。

1 什么是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2.0”指新媒体(new media),“3.0”指自媒体(we media)。随后,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对“自媒体”进行释义,二人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一份自媒体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自媒体的主要载体为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

根据2011年5月2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微博大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微博用户目前已达2.3亿人。普通受众正逐步转化成媒体的参与者、发布者。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发布《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舆情指数排名前80的网络热点及突发公共事件中,有15个事件由微博首发,占18.8%。如郭美美、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直播开房”、江西抚州爆炸案、故宫失窃案、“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和投资人王功权“微博私奔”等事件。[3]这些微博信息成为多家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是记者采访活动的重要向导。但是,在自媒体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提供的数量庞大的信息,既为记者选取新闻线索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2 自媒体时代对新闻线索采集带来的有利因素

(1)潜在线索数量庞大。在自媒体时代,每位公民都有可能通过微博、论坛等提供自己发现、了解的信息,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因此,可供记者遴选的新闻线索数量极为庞大。

(2)线索获取更主动、更直观。与传统的坐等受众来电来信、接收会议活动通知等线索获取途径相比,自媒体时代中,记者能够通过微博、论坛更加主动的寻找新闻线索,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更加直观的看到新闻线索的潜在价值,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报道或深入调查。

(3)线索获取更迅速。新闻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因此,讲求新鲜性、时效性是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微博、论坛等能够实时更新信息内容,令记者获取最新鲜的新闻线索。

3 自媒体时代对新闻线索采集带来的新挑战

(1)信息量大,难于筛选。来自媒体的信息量过大,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个体在发布最新信息。浩瀚的信息库使得记者在挑选新闻素材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2)信息更新迅速,变动性大。与传统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相比,来自自媒体的信息完整性更差、变动性更大。发布者大部分未接受过写作或新闻编辑方面的训练,因此仅靠只言片语很难准确、完整的表达事件本身。而在记者追踪、了解的过程中,事件可能出现多种变化。这导致个别记者为抢占报道先机,未经再三核实便发布新闻,将极大影响媒体公正、客观的形象,并引发一系列不良社会反响。

(3)自媒体信息中,因信息发布者自身价值观、对信息的了解不全面等容易造成信息的不真实、不客观。加之参与评论的众多网友通常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容易影响记者的判断和报道角度,产生不客观、不公正的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自媒体时代的一个体现。即,经大众传媒(此处指自媒体)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引起“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扩展过程。[4]记者作为一个个体,在丰富新闻线索时,其观点同样容易受到来自自媒体信息发布者或用户评论的影响。

4 应对策略

融入自媒体,随时随地关注网络动态。移动终端设备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无线网络、数据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得随时随地上网、互动变成现实。虽然来自自媒体的信息量太大,并多是冗余信息,但在自媒体时代,媒体和记者只有先融入其中,深入了解并使用自媒体平台,才能充分利用自媒体信息,为我所用。记者可建立微博、论坛账号,利用工作期间的碎片时间随时关注微博、论坛言论,用较短的时间接收来自自媒体的信息。

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网络信息的筛选提炼,是记者认知事物的开始,各种不同的声音对于消减记者的定势心理大有裨益。网上多听多看,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其合理性,网下的采访中对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观点给予相应的重视,可以避免那种看事物想问题“一根筋”式的采访,更有助于新闻的客观和报道的平衡[5]。在筛选过程中,记者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培养新闻敏感性,快速、准确的判断信息的可报道性、逻辑性,从而完成海量信息的初步筛选。

多源求证,核实信息。来自媒体的信息鱼龙混杂,不乏捏造事实以吸引社会关注、曲解事件本身从而发表错误论述等不实信息,记者在完成新闻线索初步筛选后,务必要坚持多源核实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保持客观、真实、公正。多源核实原则,即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相互佐证,而不应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6]在求证核实过程中,采访与事件无关联的第三方意见及政府或权威部门的意见,能够促使记者时刻保持独立、平衡的报道角度,更好地对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自媒体信息源做出正确判断。另外,深入实地调查是记者确定信息是否真实的最可靠方式。

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始终要将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讲党性、讲政治。此处并非老生常谈,在自媒体时代,记者尤其要做到这一点。自媒体信息中存在大量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有失偏颇的负面信息。对于这些负面信息,记者不能武断的鼓励和采信,应从大局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严格的核实、调查。在不确定其对党、国家、社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坚决不编发。

对于已经核实、报道的新闻线索,记者应尽可能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跟进报道,给予自媒体用户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与自媒体用户形成良好互动,共同促进自媒体、传统媒体和谐、稳定、持续的向前发展。

[1] 《广播电视业务》,P9,中国国际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 Dan Grillmor. 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People,for the People [M]. O’Reilly. 2004. Posted athttp://www.oreilly.com/ catalog/wemedia/book/index.csp.

[3] 《2011年7月:2011上半年网络舆情指数报告:微博已成第二大舆情源头》,http://www.iricn.com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20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张 欣,《数字化背景下记者信源结构改造路径》,《中国记者》,2010年第三期

[6] 张宸,《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022)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核实时代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新闻线索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
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