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2013-08-15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文 韩 剑

媒体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更迭与演进。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不是一种媒介形态,而是多种媒介形态融合后产生的复合体。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而言,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渠道。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需要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

在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对于新闻的传播主要依靠印刷媒介、广播和电视的电子媒介来传递。电媒介让我们在指定的空间中接受着国内外信息的涌人。所谓的昨天的新闻今天报,是因为传统的新闻媒介即使再怎么迅速也需要一个前期采集、录制,后期剪辑的过程。新媒体改变了以往新闻的所谓“即时性”传递,而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任意空间即时的“现在的新闻现在报”的传播特征。消息类新闻的第一要义“快”也在新媒体时代下得到了迅速的施展。因此我们说传统媒体的“时效性”远不及新媒体。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在大大增强的前提下,也由于多种媒介的融合,更增加了新闻的传播的量。媒介融合后多种媒介以不同方式对新闻的传播条数的量可从原来广播与电视每天数十条变成数百条,甚至千条新闻。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接受已由被动转为不知觉地控制中,新媒体带给受众的不再是单向性的,而是以“互动性”较强的方式在传播着,在新闻信息巨量传播中更要注重新闻阐述的真实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新闻下面出现的评论,到BBS,博客再到微博,短信互动平台,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着互动传播。2009年5月份发生的一位普通女青年“邓玉娇”事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中掺进了自己的褒贬倾向和善恶价值判断,把受众带入到不真实的事件中。现在新闻的发生基本上和事实同步发生,各种传播手段的丰富“抢新闻”的现象已渐渐消亡。

公众新闻期待意识已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进入到泛化时代时刻都在期待着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形成了新闻信息的全时性播出效应。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最新消息,还可以提供新闻背景、资料,满足读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随着新媒体手段的增多,并伴随多渠道的信息传送,已经没有天下不知道的事件的存在。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24 小时为一个周期的出版概念被打破,电子报纸通过光纤通讯线路,瞬间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2010年l0月19日李刚的儿子乜是凭借各大电视台,在网络、网络电视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以及在第二天的各大报纸与《新闻1+1》评论节目等媒体,“一夜成名”。

不同的媒体个体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对同一主题或同一系列主题所进行的报道。以世界杯为例,。2010 年世界杯足球赛,央视由传统的单一电视报道转向电视、互联网和手机三个重要媒体平台的联动,搭建了“全媒体”转播平台,全国性和地方性平面媒体也加入了世界杯的报道行列,还出现了一种大型体育报道合作方式,即应急新闻联合体。每家媒体都有供稿的义务和使用其他人稿件的权利,借此来挖掘新闻深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所谓的新媒体的“新”字主要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够与时俱进。传统的传媒教育由于其严格的选拔制度和标准化的选拔方式使得传媒人才创新不够。《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曾谈到:“实施公开招聘,最后录取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新媒体能够融合多种媒体于一身,其兼容并包的特质,要求新媒体人才培养具有开放性的思维,要打破僵化的传统思维,以包容性、多样性来铸就新媒体的辉煌。新媒体传播速度之快,要求新媒体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把新闻传播理论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信息制作、把关与传播,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新媒体的价值在于传播客观的新闻知识的同时,把创新型思维方式传播给广大的受众。

总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网络、通信和媒体融合的新媒体时代提供了更多的契机,20 世纪兴起的电子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更是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为自由和个性化的传播时代。置于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途径及方式趋于多元化,各类媒体取长补短,形成了一种相辅相依的互动关系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技术与传播方式的改变,新闻传播的外延与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媒介增多,新闻传播的信息量扩大,传播的速度更快,反馈的效果也更强。但是新媒体时代新闻扩展自由的同时也要有限制,整个媒体环境才会走向健康。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