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8-15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新闻报道电视新闻

文 王 红

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民生类新闻成为近几年电视新闻栏目报道的重点。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老百姓的“传声筒”,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真正承担起“上传舆情,下传党声”的重要职责。电视新闻栏目只有所报道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在激烈的传媒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电视新闻栏目的收视效果。但是在目前,电视新闻栏目在民生问题的报道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因此,电视新闻媒体要根据民生新闻报道的原则,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民生新闻的良好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生新闻对民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电视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采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新生新闻的发展。

1.为了追求新鲜感,忽略了新闻的价值

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曾对新闻做出过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未知的重要事实,对群众有一定的新鲜性。但是,电视新闻栏目在新闻的报道上一味的追求新鲜性,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取向。时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是新闻报道的标准,而价值取向是新闻采编人员在采访制作工作中采取的合适的方式对新闻的标准进行合理取舍的过程。然而在民生新闻的实际采编过程中,一些新闻报道片面的追求新奇性,忽视了新闻价值取向。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采取稀奇古怪的报道手段,这样会误导群众,甚至会引发不确定的社会因素,同时,由于新闻报道的趣味性较强,观众就很难从新闻报道中分辨出新闻事实和新闻重点。

2.新闻故事化

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本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新闻报道创新手法,对于一些意义重大但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硬新闻”给受众以生动、形象、鲜活之感。但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如果使用过度,也会使新闻出现另一种现象,就是被众多学者所诟病的“新闻故事化”。新闻故事化就是为了搜寻新闻的故事性,对不存在故事的新闻事实,生编硬造其故事情节或者对具有重大新闻价值而没有故事性的新闻却不进行采编报道,使新闻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采编水平的有力对策

如今的电视新闻媒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为了提高收视效果,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一味的追求趣味性,致使民生新闻在采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水平。

1.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人,一定要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根据党政方针,做好民生报道工作。现阶段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电视新闻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报道民生新闻。

2.找准主题,进行深度报道

民生问题关乎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安定,电视新闻媒体通过对民生问题的报道,可以向国家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可以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电视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采编报道过程中,要注重民心、民声、民意、民生的报道,并找准主题,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各方资源,挖掘民声新闻背后的信息。同时,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还要学会观察,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能合理的预测新闻事件的未来走向。

结语

民生关乎到老百姓的提日常生活,更关乎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民生问题的有力报道者——电视新闻媒体,要时刻关注民生,反映民生,为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此外,电视新闻媒体关注民生,也可以吸引观众收看电视新闻栏目,提高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效果。因此,电视新闻媒体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解决民生新闻在采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电视新闻媒体民生新闻采编的水平。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新闻报道电视新闻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