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与媒体应对

2013-08-15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受众时代

文 金 星

“全媒体”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全媒体”一词源自于美国的一家家政公司,其成立与199年,该公司的经营业务涉及到书籍、杂志、电视、报纸、广播、网站等多种媒体。自从2008年以来,“全媒体”一次开始被传媒业界的相关人士频繁提起,从“全媒体”一词所衍生出来的相关词汇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广告”、“全媒体记者”、“全媒体报道”等各种词汇。虽然全媒体是传媒业界近年来所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全媒体”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通过对传媒学界各专业人士对全媒体的相关讨论,本文对全媒体的概念大致归纳如下:全媒体涉及到各种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音响、网络、卫星等在内的传播工具,通过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对所传达的内容进行传播。全媒体可以根据不同受众者的需求,通过合适的媒体形式有针对性的对资讯等进行传播,以实现资讯的全面覆盖并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根据上面的相关叙述以及现代社会媒体业界的发展现状,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进入并正处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阶段。

“全媒体时代”受众接受心理的特征

在以往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受众者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希望从媒体获得更多关于外面世界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对外面世界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行相关的定位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同时,受众者也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信息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使自己被社会肯定;或者通过搜集媒体信息对社会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然而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希望得到更加细化的信息,对信息的质量也有了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并进行相应的互动等等。关于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的具体特征作了如下分析:

1.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随机多变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各种各样的,尤其是在网络上各种信息海量存在。由于受众者受到各种不同信息和资讯的干扰,因此受众者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接受的时候往往具有随机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受众者的思想、意识、观念的不同导致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各种不同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受众者挑中。即使在受众者接受信息的过程之中,由于同时也会受到其它信息的干扰,随时都有可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感兴趣的信息上去。因此说,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随机多变的。

2.受众对信息存在自主选择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受众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同时受众的价值观念和自主意识都在不断的增强,致使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受众根据自身的需要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自主选择的现象。在新闻心理学中有相关方面的阐述,它认为人的情绪与人的需要是有极大的关系的,那些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对象主体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感情然后很乐意的选择,相反那些不能与人的需要相匹配的事物受众就会对其进行否定然后避开。因此在浏览报纸、网页、广播、电视频道时,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各种铺天盖地的消息和资讯进行自主选择,只有那些自身感兴趣的话题、信息等才会予以关注。这就是在全媒体时代人们的选择多样时,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的现象。

3.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和便利化的要求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输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各种信息大量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就使得受众各种爆炸信息所淹没。但由于受众群具有不同的职业、兴趣、精力、生活环境等,人们所能接收的信息的总量和种类也是有现制的。例如从事股市交易的更多的关注股票的涨跌、热爱篮球的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篮球比赛上……各受众群体就希望能快捷的找到其感兴趣的相关信息,并能够得到周到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4.受众希望与媒体进行互动参与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受众只能处于接受的地位,并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反馈给媒体。而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受众开始具有选择性,进而就更希望能够与媒体进行互动,例如热线电话、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的短信互动、真人访谈等节目都能为受众提供与媒体进行互动的机会。而通过这种互动沟通,媒体与受众可以进行双向和多项的交流,进而是的媒体的服务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实际,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不同的需求。

5.受众的娱乐化心理增强

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期受众想要提供各种不同的风格的信息,而不是形式单一、具有很强的政治气息的信息。尤其是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大的增加,受众更希望通过获得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信息来减轻各种压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扭曲,因而很希望对内心的压抑感进行释放,因此更加加强了人们对于信息娱乐化的需求。所以那些具有人情味的并且很新颖的信息通常就会被人们所接收。当然,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人们过于猎奇的心理,使得一些不利于人们健康生活的信息得以滋生,例如暴力、个人隐私、色情等低级庸俗的信息。这就要求各个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健康的引导,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大众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早已经改变了以前被动接受的地位,全媒体受众的心理呈现了复杂性、多变性、叛逆性等多种心理状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全媒体受众心理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披露,然后指出大众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责任,应该根据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对受众者进行正确的指导、暗示等,进而增加受众者的责任意识。

针对受众接受心理的特征,强化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受众意识

在全媒体时代,各媒体要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媒体的固有观念,以受众的接受为基础,通过不同程度的引导、暗示、选择等功能,增强传媒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价值观。

1.突出媒体的引导功能,强调社会效益

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今的信息社会已经完全呈现出“信息爆炸”的状态,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信息都混在一起,人们常常不能分辨其真假,整个信息环境对于受众而言充满了迷惑。这就要求各媒体在进行信息编辑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筛选、编辑,突出信息的引导功能。并以加强社会效益为准则,要勇于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一个伸张正义的平台,积极揭露社会中一些丑恶的行为。比如一些媒体对高官贿赂、国企职位不正当竞争、地沟油等社会事件的披露就很好地委会了媒体人的责任意识。还有一些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关注”、浙江卫视的“小强热线”等等,都是对当前有关民生的话题进行探讨,然后请专家进行解答疑惑。这样的电视栏目很好的体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向广大受众传达了健康积极的道德价值观,能够正确的引导人们分清是非、惩奸扬善。

2.充分发挥媒体潜在的舆论力量

媒体是展示社会的有利工具,它拥有很大的潜在舆论力量,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的事件抑或是产生重大危机的时候,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所融入的情感往往会带动它的受众,同时它所提倡的文化、精神等也会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并将其付诸于行动。充分的发挥媒体的舆论力量会推动广大受众自然而然的去关注整个社会环境、关注他人的命运。例如当下社会发生的H7N9禽流感、雅安地震,各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对于H7N9禽流感,很多人散布谣言引起了人民的恐慌,而这时媒体就是一个有用的武器,国家通过媒体时刻公布受感染的人数、H7N9的传播区域、如何进行正确的预防等等,有效的对谣言进行了制止,并引导人们正确地有准备地面对禽流感的到来。而对于雅安地震,除了各媒体进行及时跟踪报道以外,电视媒体更是全天候的对雅安地震进行直播,以便其他群众能及时知道灾区的情况,同时对于在地震中所发生的一些感动的人和事也进行了重点的报道,这样能很好的感染并带动社会民众,带动全民进行抗争救灾的行动并且将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3.各媒体要做好与受众的互动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受众来讲,他们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接受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而是要求参与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去。因此,各媒体人就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媒体人姿态,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互动,而不是以“训导员”的架势去对待受众对受众进行说教,要使广大受众能够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和友善。所以媒体人在传播资讯的时候,对于报道的方式、节目的策划、栏目的编排等都要以受众的心理为基点,并且能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和爱好对报道进行创新,使得媒体栏目能够很好的贴近民众。同时要使受众能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为受众提供发表建议、表达观点和意愿的渠道,同时也能够对各报道进行评论。各媒体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来调动受众的情绪,与受众做好沟通互动的工作,让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角色,广大媒体则是要退居次位。

4.各媒体要对报道的内容进行选择,杜绝庸俗

在全媒体时代各媒体竞相发展,激烈的媒体竞争导致也使各媒体产生了很大大的压力。为了争夺受众、增高点击率和收视率等等,降低了报道的质量,忽视了作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一些标题党就应运而生,他们为了满足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对暴力、色情等进行了传播,使得媚俗之风风靡在所有的媒体之中。尤其是当下的一些法制类、生活类节目,看似为人民服务、贴近人民的生活,实则对一些暴力、色情等内容进行了过度的报道,对受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孩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这样的媒体报道完全丧失了媒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

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风气,作为媒体人就应该对自己所报道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杜绝庸俗。措施有如下几点:坚持正确的报道方向,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把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筛选出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正确引道民众的报道,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纰漏,同时对一些好的事情也要极力宣传,以促进社会文明健康的发展;提高媒体对报道的品味,作为媒体人在面对各类信息的时候要进行把关,根据自己的主体意识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所报道的内容绝对不是为了片面的满足某些具有低级趣味的受众,并且在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坚决不受世俗功利的束缚,保持媒体人应该有的职业操守;拥有优秀的的职业道德,杜绝低级信息,通过对社会良好秩序的守望向广大受众传达积极的理念、高雅的情操,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保持媒体人的人格尊严。

总结

以上通过对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进行了几点分析,并且就受众的心理对全媒体时代各媒体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可能也正在被当代的许多媒体实践着。希望通过各媒体通过改进报道的方式、报道的结构以及规范报道内容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迎合广大受众的需求,也为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基础。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e时代
e时代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e时代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