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吐字 用爱归音——电视电台播音中的情感把握

2013-08-15林柏汐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播音员稿件内容

文 林柏汐

通过电台、电视台用声音传播信息,讲究吐词清楚、庄重严实等等。电视电台播音的过程中,应该有“情”,没有情感的融入,就无法在某些节目上体现出爱憎分明,播音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本文笔者针对电视电台播音中情感的把握进行分析,其目的是提升播音质量,提高播音员素质。

深入生活,加强情感培养

一名优秀的播音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思想感情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换句话说,播音工作人员的真实情感要与稿件内容发生对应的变化。因此,播音员平常要深入到生活当中,要贴近生活群众,对社会群体有自己的真实感受,要准确了解当今社会的实际现状,要明白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传媒。播音员应该加强实践,进而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储备,保持自己的情感更加丰富。电视电台播音员,对社会、对他人、对事业都应该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充分散发情感的真谛。

播音员要具备情感,而且在播音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实践进行积累,在必要的时刻才能充分运用情感储备。不断深入生活的同时,要看清自己的不足,要向社会学习长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例如:播音员可以从自身从小到大的城市入手,不仅可以对真实的生活进行亲自体验,还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很多的知识,为实际开展播音工作提供良好的情感素材。

艺术本身源于生活,艺术通过表现的方式能将生活展现给世人,作为优秀的播音员应该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事件、景物、景象等等进行收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才能保障在播音过程中对稿件内容赋予准确的情感。例如:根据中宣部宣传报道“三贴近”的要求,在“民生”相关播音节目中就需要充分展现播音员对生活的体验与细心观察的能力。反之,即使再好的稿件,也无法体现其价值。

用心体会,加强情感释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广大群众一直相信的理念。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若要要去感动别人,首先必须要让自己感动。电视电台播音的内容可能会是才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能是人民迫切关心的事情,而这些内容必须在第一时间传播给他们,其特征是“拿真实说话,用心打动他人。”如何在节目中保障可以让事实说话,让听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播音员所表达的意思,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播音的理想目标。

著名播音艺术家林如老师在谈到新闻播音员的时候,说到:“播音员主要的任务是对稿件内容进行如实的传达,首先播音员自身要对稿件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这个过程要像采访自己一样,然后用对应的语气转给大家,不能浪费稿件内容,重点需要强点,该暗示的不能明示,要把握得当。”大部分播音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才会上岗,但还是会有人在播音时无法准确传播内容?关键性的问题是需要播出“什么”,侧重点是单纯的播“音”,还是深层次的播“意”。而从字形的角度来分析,“音”字与“意”字区别在下面的“心”字,因此,播音员在具体的播音过程中是传播“音”,还是传播“意”,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心。坚持这种播音方式才能让广大观众可以与情感产生共鸣,最终取得良好的播音效果。例如:播音节目《卢超中扶贫》,卢超中在新蔡县最穷的一个村子扶贫,作品中有段内容描述的是卢超中为了修渠,一个人跑到80公里外的意外的息县拉沙子的细节,这一段非常感人。在播到“冬天,已经50多岁的卢超中身披一件单衣,拉着砂子的这段,浑身都冒着热气,而且很艰难的迈着步伐。饿了就随便吃点干馍;渴了就随便喝点冷水。夜晚,就直接在路边的麦草堆凑合着过夜。整整三天,一车满满的沙子终于运到了村子,这一段也很感人。”节目中描述干部是用自己的真情去为人民服务的,他的事迹不仅仅感动了播音员,更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播音员情不自禁融入到主人翁的真实事件中,能充分爆发多年来的情感储备,播音过程中带有感人的火花。

播音员岗位比较特殊,对稿件处理是“二度创作”,播音员大部分工作都与文字打交道,现场真实的面对机会较少,这是影响创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播音员的视野只停留在文字上的话,眼界只能局限于文字范围当中,播音的过程就是对“字”念的过程,久而久之火形成不良的腔调与播音格式。因此,强调用“心”去感悟稿件内容,播音员要保持“采访意识”,树立“记者意识”,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心中有所,言出心声”。

善于传情,播出情感

播音员在具体播音过程中要保持激情,播出要保证实情,但是播音时不能过于做作,在面对广大听众时,不能用一种随意修饰的声音、语调,需要保持一颗坦坦荡荡真诚的心,用真诚、自然的态度,让自己真实的情感自然融入到播音节目中,与稿件内容所讲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将情感因素当作催化剂,使其听众与自己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赵普,在对汶川大地震相关节目进行直播时,其报道内容讲述了一位在现场参与救护的护士长,虽然自己的孩子已经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校舍掩埋,并且毫无音讯,但是护士长将这份悲痛藏在内心深处,依然在救护第一前线不停的忙碌,对伤员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当说完“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懂得相互帮助、相互爱护、相互守望”之后。我们明显看到主持人已经无法压抑内心深入的爆发,双眼已经蕴含了泪水,声音一次次哽咽,在几秒中的调正下才能勉强恢复正常的状态,笔者相信很多观众在观看这个节目时一定在情感上都产生了共鸣,都纷纷落下了泪水。而且这无声的举止,很自然、很真实,强化了全国人们对灾区的关注,强化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真实感受。

积极学习,加强情感

播音员在播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并非无源之水。对各项工作基础的学习,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更要学习好相关理论知识。坚持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才能保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才能在具体播音中做到爱憎分明、辨明是非。

电视电台新闻播音若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必须对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进行学习与理解,这意识播音员情感来源的主要途径。基于情感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情”是用声音来诠释党的思想感情。主要是与新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电视电台广播节目需要及时的播出,播音员要从稿件中及时了解所传播内容的意思,并生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做出情感上的调节,尤其是一些关于政治节目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因此,要积极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情感。

总之,电视电台播音员唯有保持真实的情感,才能在报道中真情流露。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在观众与播音员之间建立一架心灵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播音员稿件内容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主要内容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