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优缺点分析及改进方法

2013-08-15马永涛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利益

文 马永涛

电视新闻娱乐化既然能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的娱乐成分有它的优点

电视新闻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报道的样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电视新闻大多都是采取朗诵的方式,而且好像形成了一种传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闻的传播和教育的作用。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他们的新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宣传。这种宣传与指导的报道大都是内容单一、方式死板,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也让观众厌倦并不愿接受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新的方式恰好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娱乐化的播报方式让主持人不再是面无表情的朗读说教。主持人可以采用比较自然放松的言语、还可以适当的加上肢体语言、表情也更加丰富,这些都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种“聊天式”新闻播报使其娱乐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利于帮助电视新闻回归本质。很多年来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我们电视新闻都在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决定了他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采用单向传播,还且大多是下达和灌输的方式。这种新闻的依据标准是实现它的宣传价值,传播主题直接决定观众的需求。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不断加快,特别的网络的普及,让观众的各种意识特别是民主意识的增强,过去的传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新闻的娱乐化则更加着眼于普通的民众,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情当做报道的重点,开始报道一些娱乐、通俗、休闲的新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新闻媒体回归新闻的本质。

新闻的娱乐化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收视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新闻娱乐化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让新闻的僵硬化向软化转变。现在很多电视台除了统一的新闻联播与黄金时段的各地新闻联播外,其他阶段的新闻都开始在一些社会新闻上做文章,主要表现在内容向软化发展;播报的方式也开始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这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睛。

新闻的娱乐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但是过分的娱乐化也带来一些问题

现在很多新闻已经和娱乐融合,界限非常模糊,这就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实现。现在很形势是很多的电视新闻已经开始把娱乐当做它的第一要务,只讲究休闲娱乐,这种观点已经被很多的电视新闻媒体做接受。很多媒体现在得内容设置已经开始脱离群众的利益,他们把商业和娱乐作为选取报道内容的首要准则,而对与人民群众生活生存有密切关系的如就业、医疗、孩子教育、安全等大众事务关注不够。很多的新闻栏目更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在寻求娱乐消遣上,把重点放在一些无聊的炒作上,集中大部分的力量放在新闻的“软化”上。有时对一些比较严肃的新闻,也是把大量的镜头聚焦在一些娱乐的公众人物身上。让一些庄严的场合成了他们的娱乐舞台,有时还会能一些幕后花絮,以求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这种娱乐化的长期影响下,很多观众的思想开始走向消极,大众被慢慢转变,开始走向平庸单调。还有很多媒体对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报道时避重就轻甚至回避,这就让很多的观众对这些真正的重点问题冷淡麻木。广大观众的这种冷淡麻木又恰恰让这种媒体更进一步的削减相关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使的新闻的作用本末倒置,让人非常的担忧。

为了一些目的,很多的新闻过分的注重情感的宣泄,新闻造假的情况也日趋严重。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新闻与广告等企业的合作大大的提高的新闻媒体的经济收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媒体开始追求收视率,因为收视率是和收入挂钩的,高的收视率才能获得更多更高的广告收益。这就让很多媒体的领导不断的通过提高收视率来加大压力,一时收视率成为了衡量一个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媒体的工作人员在这种高压力下,难免会为了提高收视率做出一些违反新闻价值规律的事情。如:在新闻的内容选择上,开始更注重卖座、让观众感动的煽情等;在制作上,表演新闻的现象很多,甚至不惜扭曲事情去进行报道,摆拍和偷拍的情况也长有发生,这些都严重的违反了媒体的新闻道德,也让我们的新闻没有一点人情味。另外,还存在很多电视新闻用文化的外衣做媚俗的事情,他们只追求本产业的利益增值,不惜放弃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德及人文价值。

现在的电视新闻在公众眼中的形象非常不堪,公信力在不断的下降。从媒介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电视媒体虽然是有一些社会权力的宣传工具且有一点自己的强制力,但是绝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强制的社会组织;媒体作为媒介虽然应该追逐一点利益,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产品获得经济报酬,但绝不能沦为只为盈利的私有企业;电视新闻作为媒介虽然具有宣传本国意识形态的功能,但是有不能把他们当做是一个简单的宣传机构。英国新闻学者托斯塔尔曾经简单的把媒介的目标分为两块:经济收益目标与非经济收益目标,我们的电视新闻就存在这两个目标。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除了要获得利益外,还要能达到其公共利益方面的目标。作为公共资本的操作者,它们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我国,电视新闻等媒体都属于国家所有,它们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耳朵眼睛和喉舌,它们应该代表的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应该具有非常强的可信度。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的电视新闻媒体也加入了追逐经济利益的行列,这就让一些媒体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开始追求爆炸性、煽动性的新闻,更可耻的是还有人道德沦丧制造虚假新闻,欺骗广大观众。

对策分析

政府部门应该进行适当的干预,规范其行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很多媒体都过分的娱乐化以追求经济利益,而行业自身的约束管理还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以防止电视新闻的异化。其实在任何社会背景下都不会容许绝对的新闻自由,政府通常都会通过一些规定条款来对新闻业进行一定的限制。在当今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会对本国的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立法管理。在我国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政府和媒体都是上下级的关系,政府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实现的。所以国家的政府机构完全能发挥调控的作用,让新闻媒体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

坚守新闻的道德底线,严防不规范运行。新闻的娱乐化虽然在方式和效果上有所改变,但娱乐化之后的新闻应该依旧属于新闻的范畴,在传播内容和形式上还应该遵守新闻的价值规律。首先,这些新闻作品一定要有新闻价值且是事实,不该出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不当言论;其次,新闻内容不能仅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主持人也不能在形象和风格上表现的过分另类,要做到活泼而不失庄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新闻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电视新闻内容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很多观众做事的重要参考。新闻的真实性、健康性等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国家法律赋予了广大群众监督的权力,我们的媒体就应该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我们的群众也要积极的参与到监督中来,对一些媒体活动要经常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忠告。特别是对一些电视新闻中的不实报道,要要求它们立即纠正。总之,只有群众积极履行监督权力,媒体主动接受监督才能实现媒体运作的良性循环,使其真正的发挥社会作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娱乐利益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利益与西瓜
娱乐眼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利益链与新垄断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