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地区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研究

2013-08-05许超宇张宇锋朱宇佳覃琼芬吕日英李仕雄

关键词:艾滋病机会淋巴细胞

许超宇 张宇锋 朱宇佳 覃琼芬 吕日英 李仕雄 江 波

(1.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广西贵港 5371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

近年来,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历年报告监测数逐年上升,目前正处于艾滋病防控的关键阶段,而低免疫水平导致的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各种机会性感染易导致患者病情出现恶化,且临床诊断上不易获得病原学诊断,因此在治疗上只能凭经验用药,盲目性很大。研究[1]表明,总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监测HIV疾病进程的标记物及监测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率的重要参数,因此机会性感染与总淋巴细胞计数两者相关性研究可对预防和控制机会性感染乃至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390例HIV/AIDS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与总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HIV/AIDS患者,共390例,其中,男238例(61.0%),女152(39.0%)例,年龄23~71岁,平均(46±8.581)岁。所有患者经确认试验检测为抗HIV阳性,其中 A期62例,B期167例,C期161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93年美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HIV/AIDS诊断标准。机会性感染的诊断以病原学或影像学检查为依据。

1.3 分组与观察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的总感染率与感染类型。按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分为TLC >1300个/μl(G1)与 TLC≤1300 个/μl(G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感染发生的差异。

1.4 实验室检测 淋巴细胞计数由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实验室检测,使用美国BD公司提供的FAcs calibur流式细胞计数仪,Tmecount管,FAcs溶血素。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分类数据用相对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 390名HIV/AIDS患者中,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共354人,共1066例次,总感染率为90.7%,其中在各种机会性感染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4.1%)、细 菌 性 肺 炎 (44.9%)、肺 结 核(36.7%)、皮肤感染(28.7%)、感染性腹泻(23.6%)。具体情况见表1(同一人感染多种疾病时分别记为相应感染患者)。

表1 39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

2.2 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 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见表2,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行卡方检验,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对390例HIV/AIDS患者按总淋巴细胞计数细分为五组:TLC >1600个/μl为 14例(3.6%),TLC 1300~ ≤1600个/μl为 51例(13.1%),TLC 1000~ <1300个/μl为 68例(17.4%),TLC 600~ <1000个/μl为 112例(28.7%),TLC <600 个/μl为 145 例(37.1%)。这五组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依次为35.7%、58.8%、94.1%、98.2%、100%,随着总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逐渐增高。

表2 不同总淋巴细胞计数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情况

3 讨论

艾滋病(AIDS)是以T淋巴细胞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后进入艾滋病期。HIV可通过多种方式,以CD4+细胞为攻击目标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缺陷,同时伴随着其他一些免疫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促使发生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病人死亡[4]。对于HIV感染者,用血常规TLC预测CD4+细胞数评估疾病进展有一定可行性[5]。因此,总淋巴细胞计数被看作监测AIDS进程的标记和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参数。

本资料通过对390例HIV/AIDS患者研究发现,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总感染率为90.7%(354/390),共1066例次,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4.1%)、细菌性肺炎(44.9%)、肺结核 (36.7%)、皮肤感染(28.7%)、感染性腹泻(23.6%)。提示机会性感染,尤其是一些重要器官的感染仍然是目前我国HIV/AIDS患者的致死原因,提高患者免疫水平,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是治疗的首要任务。本组资料机会性感染总发生率、各部位发生率及感染的主要种类与国内有关研究[2,6-10]结果有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医疗条件、卫生环境、样本大小及其样本的代表性、地区环境、南北气候条件不同等因素造成。

进一步分析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与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总淋巴细胞计数TLC≤1300个/μl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8.1%,高于TLC>1300个/μl组患者(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总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机会性感染的出现与病原菌的毒力、患者的免疫抑制水平有关。相关研究表明,总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是诊断艾滋病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和患者存活时间紧密相连[11-12]。本研究结果说明总淋巴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将增加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因此,在一些基层医院监测总淋巴细胞计数作为评估HIV/AIDS患者疾病进展、预测机会性感染发生机率是可行的;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对于机会性感染诊断未明确的患者,临床医师可根据本项目研究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指导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1] Badri M,EhrlichR,Wood R,et al.Initiating co-trimoxazole prophylax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Africa:an evalu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WHO/UNAIDS recommendations[J].AIDS,2001,15(9):1143-1148.

[2] 黄丽芬,唐小平,蔡卫平,等.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 CD4+之间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07,6(7)):582-584.

[3] 周宝桐,刘正印.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J].传染病信息,2006,19(5):237-241.

[4] 徐莲芝.实用艾滋病防治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2001:365-386.

[5] 韩扬.艾滋病患者淋巴细胞数和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7)):596-600.

[6] 谢志满,苏汉珍,黄绍标.艾滋病合并结核病18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393-1395.

[7] 郜桂菊,张福杰,姚均,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对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4):241-243.

[8] 白浪,唐红,卢家桀.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23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10):1091-1092.

[9] 陈志强,梁良,李保军,等.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细胞计数的关联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9):2552-2553.

[10] 张可,董培玲,张来英,等.160例成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1):5-7.

[11] Tansuphasawadikul S,Amornkul PN,Tanchanpong C,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 and AIDS in Bangkok Thailand[J].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1999,21(4):326-332.

[12] Chariyalertsak S,Sirisanthana T,Saengwonloey Q,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risk behaviors of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 Thailand,1994-1998:regional variation and temporal trends[J].Clin Infect Dis,2001,32(6):955-962.

猜你喜欢

艾滋病机会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 世界艾滋病日》
给进步一个机会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