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优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的效果及意义研究

2013-07-09唐永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急诊科病情护理人员

唐永仙 李 悦

四川省攀枝花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护理工作针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患者。急诊是医院对危急患者实施抢救的窗口科室,患者普遍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室自2012年5月以来开始实施创优护理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门诊共有护理人员37人,护士长2名,护士35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1名,护士21名;本科5名,大专28名,中专4名。于实施创优护理前后分别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60例患者中均包括男、女患者各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脑卒中患者、腹泻患者、骨外科患者、急腹症患者各10例。实施创优护理前60例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 (41.03±5.76)岁;实施创优护理后60例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 (41.21±5.83)岁。两组患者在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我院急诊门诊自2012年5月起实施创优服务护理模式。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定期安排讲座,就相关专业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讨论,将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探讨,促进共同进步;给予门诊护理人员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可以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环境,自觉分担科室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护理人员以关心。使护理人员愉快的工作,并在护理过程中将良好的心情传递给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职业背景、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及康复指导;倾听患者及家属的主诉,对其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安慰,鼓励患者坚定治疗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于2012年4月和2012年12月对37名护理人员及随机抽取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方法对其满意度进行评价。以0分为非常满意1~3分为比较满意,4~6分为一般,7~1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满意度 实施创优护理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 实施创优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创优护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n(%)]

表2 创优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诊是医院内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场所,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抢救工作;病种多、病情复杂、人员流动性大,且急诊患者由于起病多较为急骤,患者及家属焦虑情绪往往较为严重,这都决定了急诊护理工作的难度大于普通门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我国各医院的广泛开展,护理改革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在创优护理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制度、排班模式以及绩效考核制度[1]。明确急诊护理工作中各个岗位的职责[2],实施弹性排班制。在排班时充分尊重并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个人意愿,进行人性化排班[3],合理安排备班护士。建立公平的绩效激励制度,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内容进行合理评价,给予适当的绩效津贴和福利,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优化了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所在[4]。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兼顾患者的身心。在协助患者接受诊疗的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生活照顾以及心理护理[5]。处处为患者着想,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在护理的过程中,多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和需求。在沟通中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稳定其情绪,鼓励其更好的配合治疗[6]。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于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应优先进行诊治。

本研究中,自实施创优护理之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创优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1]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5-7.

[2]陈晓红.转变观念用于探索公里医院护理工作改革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19-21.

[3]李结媛,黄南娣,吴海华.人性化服务在病房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9,9(12):118-119.

[4]刘美玲,袁秋影,黄松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18(8):38-40.

[5]黎明,张明明.早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90-191.

[6]陆皓,张华,李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06-1231.

猜你喜欢

急诊科病情护理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