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4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2013-07-09陶静王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鼻甲内窥镜成形术

陶静王威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鼻甲肥大而导致的鼻腔阻塞[1]。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4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90例 (男47例/女43例),年龄16~60岁,病程3个月~10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45例 (男23例/女22例),年龄 (41.8±6.4)岁,病程 (1.6±0.7)年。对照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45例 (男24例/女21例),平年龄(42.3±7.2)岁,病程 (1.7±0.6)岁。两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取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麻醉。经肥厚部下鼻甲游离缘沿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长轴由前向后作一楔形切口,切开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将楔形切口间的下鼻甲组织作条索状切除。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如有下鼻甲骨的增生,可酌情切除部分增生的下鼻甲骨,术中可同时辅以下鼻甲外移术。楔形切除掉部分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组织后的下鼻甲创面,可不作缝合,在仔细复位对合下鼻甲创面后,仅予以凡士林油纱条或膨胀海棉填塞鼻腔即可达到压迫止血及闭合下鼻甲术腔的目的。术后48~72h分次取出鼻腔填塞物,并每日清理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痂壳,以预防鼻腔粘连的发生,观察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以鼻用激素喷鼻以减轻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水肿,辅以复方薄荷油滴鼻,减少患者的鼻腔干燥情况发生。②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1.3 疗效评价 按参考文献[2]拟定疗效标准:①显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大小、黏膜色泽恢复正常,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在3mm以上,中鼻甲可见。②有效:鼻通气较术前明显好转,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在3mm以下,黏膜表面不甚光滑,色泽暗红色。③无效:慢鼻腔通气无任何改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体征无变化。观察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优于对照组82.22%(37/45),差异显著 (χ2=4.0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1),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的比较 (±s)

表2 两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恢复通气时间 (d) 黏膜恢复时间 (d) 症状消失时间 (d)对照组 45 30.6±5.4 42.6±4.6 7.2±1.3 11.2±1.7 14.7±1.9观察组 45 43.3±4.3 29.4±5.1 4.5±1.4 7.6±1.2 8.3±1.5 t 12.342 12.893 9.480 11.606 17.735 P <0.01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发病原因与单纯性鼻炎相似,以鼻粘膜、粘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3]。药物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是采用血管收缩剂,但疗效不佳。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在保证下鼻甲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下鼻甲减容,来达到改善通气,恢复鼻腔的正常生理阻力和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何清泉[4]分别对48例和4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探讨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结论认为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与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相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疗效也不亚于后者,对非单纯下鼻骨性肥大者尤为适用。

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该术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解剖结构完整性,同时保护下鼻甲正常形态,下鼻甲纤毛结构大部分完好,有利于患者下鼻甲生理功能恢复,减少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鼻腔萎缩、干燥及结痂等的发生[5]。江剑桥等[6]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优于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疗效更好。本课题中,笔者在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雷雯,孔巧,郭筠芳.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03):324-325.

[2]龙益兴,应根东,邱景山,等.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切口的改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7):377-378.

[3]安飞,张鹏江,袁媛.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686-2686.

[4]何清泉.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6):40-41.

[5]练键勤,李光启,陈志强.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08):37-37.

[6]江剑桥,杨何.鼻内窥镜下改良下鼻甲成形术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31-132.

猜你喜欢

鼻甲内窥镜成形术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行下鼻甲减容术应用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