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2010级学警刑技区队学生为研究对象

2013-06-07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科学技术公安

周 茜,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2010级学警刑技区队学生为研究对象

周 茜,李江春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在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课程面临着新的形势并表现出与之不相适应的若干问题。我们以2010级学警为样本,从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入手,突出专业特色和实践教学,确立了该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开展过程性考核,以专业方向强化训练和现场综合模拟训练为中心打造教学平台,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

教学改革;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2008年6月中央政法委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的《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完善,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公安教育培养的重心由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能力培养转移,试图从根本上提高公安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必然带来课程考试考核模式的改变,因为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诸多的不适应。为了更好地对公安院校在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我们以湖北警官学院统招2008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中招录的2010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警为研究对象,提出应通过对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公安业务岗位需求的观点。

一、传统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

(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轻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刑事科学技术课程中,以往教学的考核形式单一,多以期终的笔试试卷成绩、课堂平时测验分数作为评价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效果往往被忽略,评价多安排在每学期末进行,这导致师生注重终结性评价而不注重过程性评价,多以学生最终试卷或完成的成果来评定,即使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在期末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也可以获得好成绩。同时,没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滞后的考核方式,无法促进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不能起到及时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注重知识考核,轻综合能力培养

过去考核内容主要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知识,忽视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自主学习等隐性能力的考核,未从整个课程体系设计考核内容,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知识点,且考核指标单一,考核过程中多是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及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注不够,难以科学客观地实现公安岗位职业能力评价的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传统考核模式不适应学科背景复杂的学警

2010级刑事技术专业学警与2008级刑技本科生相比,其学科背景要复杂得多,学警层次分为二学位与专升本,他们在知识层次、专业背景和社会阅历方面有明显差异并呈现多元化,学员在入学前本科阶段专业背景构成复杂。以湖北警官学院目前承担培养的2010级刑技专业试点班学员为例,其专业背景有法学、计算机技术、机械、经济、文史、教育等。不了解公安工作的学警,特别是没有一点法学基础或素养的学警,要想在短期内学好诸如现场勘查、刑事侦查、痕迹检验、刑事摄像检验、法医学、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文件检验等刑事科学技术主干课程,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按照2008级刑技本科生的考核评价模式来考核2011级学警,其效果不会理想。

(四)考核评价指标模糊

目前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主要是定性评价,成绩评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大,很难保证学生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公平,同时也不容易检验出课程设计的真实效果,难以检测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二、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诉讼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因此在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的现场勘查完成现场物证的寻找、发现、提取、包装、运输、检验、鉴定和保管等一系列过程。我们在研究考核评价指标时,严格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刑事现场勘验检查规则》有关规定,认真跟踪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针对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学生在实验动手操作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设计考核指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然后在课程设计训练实践中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最后总结并确定考核评价指标。

三、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一)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确立

尽管不同学校考核办法、教学目标、考核方法等会有所调整或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的考核指标基本相同,其中不同的只是各指标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同。因此,应设置一个较为固定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考核目标和考核办法灵活地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

根据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课程内容特点,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晓现场勘查技术,精于某专业方向,具备独立开展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工作作风和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考核内容从课程体系的整体出发,既有各个专业方向的单项考核,又有综合现场模拟训练的综合考核,同时,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纳入到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中(见表1)。

图1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表1 课程教学目标

(二)开展专业方向强化训练和综合模拟现场训练,实施过程性考核

1.课程设计与实施。由于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涉及痕迹检验、刑事影像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化验和法医五个专业方向,因此,我们将跨学年两个学期、各个专业方向分成三个阶段,即理论讲授、专业方向强化训练和模拟现场训练,完成刑事科学技术课程的学习。课程中的实训案例来自公安刑技部门的实际案例,以积累养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学方式上形成以教师教学为主过渡到以学生自我实训为主,再过渡到以学生小组训练为主,使受训学警达到初级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水平。

2.实行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体现在综合模拟现场训练的考核,强化学生小组训练学习,将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成绩评价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组成(见表2),每个现场训练考核完成后,按照评价表及时进行评估,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区分等级,而是为了能够及时找到和纠正错误,以便更好地实施下一个训练内容。

课程评价内容 教师角色区队学生角色小组自我评价姓名小组评议教师评价好评 中评 差评案例布置(10分)教师根据真实案例情境,布置现场充分认识、理解案情,有自己观点对案情有一定认识、理解,观点不明确不能认识、理解案情现场勘查(40分)给出工作任务,观察监测能够圆满地按照程序和实际操作要求完成任务,团队合作强能够比较全面地按程序与操作要求完成任务,团队合作较好程序与操作错误多,不能完成任务,团队合作差现场分析讨论(20分)旁听分析,适当给予提示分析理由充分,措施得当分析理由基本充分,措施较得当分析理由牵强,措施失当汇报与展示(30分)口头与书面形式的过程评价语言简洁精炼,条理清晰语言较简炼,条理比较清楚语言啰嗦繁多,条理杂乱合计备注

3.建设网络数据库,多方位考核

教师建立刑事科学技术课程网络平台和课程网站,建立各个专业方向的案例数据库、习题数据库、案件实习实训平台等,可对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和考核,打破单一的考核模式。同时,根据刑事科学技术课程的特点与性质,结合我院李昌钰工作室开展的“李昌钰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可推选优胜者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公安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2010级学警中就有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公安部大赛的一二三等奖。通过这样的形式,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互相推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是公安类行业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和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革改变了以往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通过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达到了既考核学生又检验教学质量的双重目的。公安院校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积极探索,才能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真正实现培养合格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1]袁小萍.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实战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J].公安教育,2011(8):58-61.

[2]陈晓辉.公安招录体制改革下的侦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135-136.

[3]张晓春.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课程设计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2(10):62-66.

[4]李国强.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突破路径探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0-12 3.

[5]王烨,李亚宁.新形势下专业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浅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4):158-160.

D631.1

A

1673―2391(2013)12―0208―03

2013-03-07 责任编校:周文慧

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十一五”教学规划课题《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编号2010B065)、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0282)、2009年湖北警官学院教研项目《公安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专业现场综合模拟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科学技术公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