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2013-06-07黄凤林张天长李佟鸿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性公安信息安全

黄凤林,张天长,李佟鸿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430034)

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黄凤林,张天长,李佟鸿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430034)

创新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开展等。

信息安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工程特性。实践性教学在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建设全方位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创新性实践教学的目标

创新性实验是培养具有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求。对于应用性很强的信息安全专业来说,把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信息安全专业特色的创新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因此,我们开展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的成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二、专业建设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紧密结合公安实战需求,突出公安特色,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通过5~10年的建设,使信息安全专业成为全国同类院校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争取建成信息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取得授予权。将我院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公安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平台、公安信息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公安信息安全经验交流平台、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换平台以及社会信息安全知识普及平台。

2.专业特色化建设

实行“专业+安全部门+实战部门”的专业建设模式,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与公安、安全、司法行政等部门的良好合作,加强与信息安全研究部门的双向交流,走专业教学、专业实训、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构建“专业+职能部门+安全部门”的专业建设模式,其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安全部门+实战部门”的专业建设模式

(二)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创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结合我院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公安实战,以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求、知识结构要求三个方面为基石,构建公安院校信息安全的课程体系。公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公安信息安全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分为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公安特色知识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四大部分。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三、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体系

图3 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性教学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相互补充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课程实验,主要是根据课程教学的安排,认真落实专业实验教学。二是课程实习,主要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总结,由老师布置任务和指导,学生集中在假期完成。三是警务实战训练,主要是通过校内外的警务实战训练点(湖北省公安厅网监总队、某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湖北警官学院电子取证重点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公安实战结合的有关训练。四是综合模拟训练,主要是在第八学期,集中2周时间,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五是专业实习,主要是集中在第六学期,由学校有关部门统一组织,让学生深入到对口的公安实战部门进行实习。六是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如图3所示。

(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在校内,建设功能完善、技术领先、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型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建设教学、实战、社会实践、师资培训、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如图4所示。

图4 专业实践基地结构图

(三)实验、实习和实训

学院实验中心和信息技术系制定了实验室的开放计划,规定了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并对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地点做了具体规定,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实验资源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开展专业实习,是我院为贯彻教学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效的理念,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战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而进行的一次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学院及信息技术系都建立了实习基地,学院制定了学生见习和实习的计划和管理规定,学生按规定实习,完成实习报告。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信息安全专业实验课程开出率为94.7%,信息安全专业(网络侦查方向)为71.4%,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较大的比例,信息安全专业为72%,信息安全专业(网络侦查方向)为50%。实验有规范的实验大纲,实习有完善的实习计划,实训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并且组织规范,措施得力。

四、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容

(一)内容建设

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密码学等领域,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这些信息安全的基础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围绕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基础实验项目建设是信息安全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通常,信息安全基础类的实验包括密码学类、网络安全类和操作系统安全类共三大类,分别针对信息保密技术领域、网络攻防技术领域和操作系统安全加固和防范领域,为学生学习信息安全奠定牢固的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对各个信息安全的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

密码学类的实验,主要面向信息保密技术的各个知识点,具体包括的基础性实验有古典密码算法实验、对称密码算法实验、非对称密码算法实验、Hash算法实验、数字签名算法实验和信息隐藏技术实验等,这些基本包含了基础性的信息保密技术。

网络安全类的实验,主要面向网络攻防技术的各个知识点,使学生对网络攻防的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具体包括:网络基本配置实验、网络嗅探实验、端口扫描和漏洞扫描实验、帐号口令破解实验、木马攻击和防范实验、Dos/DDos攻击与防范实验、缓冲区攻击与防范实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实验、防火墙实验、IDS/IPS实验等。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主要面向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和安全防范领域的各个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基础性实验,包括w indows/linux操作系统安全实验、web、ftp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实验、虚拟专用网实验、CA系统及其SSL的应用实验以及认证等。

(二)平台建设

信息安全实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要立足于原有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强综合性实验项目,并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践平台,将学生和社会需求有序关联起来。我院信息安全实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四个业务平台建设,分别是信息安全基础性实验教学平台、信息安全高级实验教学平台、信息安全开放性实验平台和信息安全创新应用实习实践平台。

信息安全基础性实验教学平台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包含了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主要以增强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为目的。信息安全高级实验教学平台以开展大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使学生扩展知识面,学生将前面的单个知识点通过大型综合性实验建立起整体概念,最终融会贯通。信息安全开放性实验平台,将以开展创新性开放性实验和实践活动为主,它是对前面两类实验的一个提升,在打牢基础、综合拓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创新,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开放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信息安全创新应用实习实践平台,将对上一层次创新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应用转化,将学生的创新性成果和公安应用挂钩,为学生参加公安机关的实习实践创造机会,使创新实践的成果应用于实战部门。

结语

信息安全实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创新性教学开展开放性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创新活动和竞赛,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实践机会,使学生从最初阶段的被动型学习过度到自主型和创新型学习。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将远远好于被动型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为公安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有效的探索。

[1]周世杰,秦志光,程红蓉.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7(11):154-156.

[2]侯整风,徐静,朱晓玲,“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与实践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3):51-53.

[3]李蜀娴,张桂东,信息安全专业创新教学与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1):49-56.

[4]张爱新,李建华,薛质等.依托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68-70.

[5]赖英旭,杨震.在基础网络实验室中开发信息安全专业实验[J].计算机教育,2010(8):129-131.

[6]唐成华,王勇,张瑞霞.重视实训基地,创新信息安全实践教学模式[J].科技资讯,2013(4):200-203.

D631.1

A

1673―2391(2013)12―0198―03

2013-09-17 责任编校:周文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称(12CFX053),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下信息安全取证方向技能课程创新与实践研究(鄂高教函[2011]32);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1B113);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B2013630);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3041);电子数据取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创新性公安信息安全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公安报道要有度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