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4-16李万庆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山东莱阳265200

吉林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克氏钢丝锁骨

李万庆(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山东 莱阳 265200)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6%,儿童和青壮年时期是该类骨折的多发期[1]。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是导致锁骨骨折的两个重要原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下淤血、局部肿胀、压痛或畸形等,对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了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青壮年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认为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试验通过对4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65例锁骨骨折患者,男125例,女40例,年龄18~46岁,平均(28.6±3.4)岁。发病原因:摔伤20例,撞伤15例,砸伤10例,交通事故伤120例。所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左侧骨折96例,右侧骨折69例,所选患者均对手术麻醉药可耐受,无严重脏器疾病。165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治疗,共分成了4组,4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本次主要采取对照性试验进行研究,所选病例采取内固定手术方式实施治疗,58例患者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45例患者应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30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应用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调查12个月,比较四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1.3 治疗方法: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对所有手术患者采用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3.1 重建钢板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肩垫高,使头部向健测转,在麻醉条件下以骨折端作中心做一切口,剥离骨膜和软组织,暴露骨折端,对骨折端进行清理,使用细钢丝将碎骨块进行绑扎,复位后将预弯钢板放置到锁骨的上方,然后逐步钻孔攻丝后固定,术后实施外固定,时间为2~3周。

1.3.2 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本组病例采取上述相同的体位,在相同的麻醉条件下做手术切口和剥离组织,清理骨折端后用钢丝绑扎碎骨快进行复位,使用2.5 mm克氏针由骨折近端至远端行逆行穿针,穿出骨皮质,克氏针穿入支撑后用钢丝进行固定,术后使用颈腕吊带固定,时间3~4周。

1.3.3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采取上述相同的体位,相同麻醉条件下做手术切口、剥离组织显露骨折端、肩峰,复位后将锁骨钩钢板钩插入肩峰下部,塑型后使用螺钉进行固定,粉碎严重的骨折块使用可吸收线进行固定,将断裂的喙锁韧带进行缝合,术后外固定时间3~4周。

1.3.4 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本组病例采取上述相同体位,相同麻醉条件下作手术切口、剥离组织,显露骨折组织,骨折复位后左手食指触摸喙突下方,使用电钻沿锁骨上方朝喙突钻孔,用钢丝进行骨折端固定,术后进行外固定,时间3~4周。

1.4 愈合标准[3]:临床愈合标准:①局部无纵向叩击痛、压痛感;②局部无异常活动发生;③X线检查结果显示的骨折线模糊;④外固定解除后,上肢向前平伸持重1 kg达1 min,下肢不扶拐持续行走3 min;⑤骨折处观察一段时间后不发生变形。骨性愈合标准:符合上述骨折的临床约合标准;X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线消失。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随访调查率为100%,通过随访调查发现重建钢板内固定的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7.4±1.4)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的为(16.8±1.2)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为(17.8±1.6)周,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为(17.5±1.5)周,四种内固定方式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四种方式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显示四种方式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5.56%、6.67%和3.13%,克氏针钢丝内固定组6例出现针尾处不适感,1例出现骨感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2例发生肩关节疼痛,取出钢板后缓解,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组出现1例拔钉,克氏针钢丝内固定的并发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内固定方式(P<0.05)。

3 讨论

3.1 锁骨骨折: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可通过X线和CT检查进行诊断,导致锁骨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摔伤、砸伤等。青少年和壮年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治疗就会导致畸形等并发症的出现,影响了患者的肢体活动和正常生活。传统的方法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但该方式的骨折愈合缓慢,已有大量报道指出应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愈合效果要明显好于保守治疗,适合青壮年类患者的治疗[4]。

3.2 内固定方式比较: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手术方式较多,内固定手术治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愈合方法,本研究对4种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建钢板内固定的切口大、费用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同时对血运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该方法适合治疗锁骨内1/3和中段处发生骨折患者,其固定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还可以减少手术感染、不适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操作起来简便、经济,手术切口小,比较适合治疗锁骨1/3处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手术时需选择大小合适的克氏针进行穿入,避免针的旋转弯折,该方式不利于术后锻炼,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和已有的相关报道基本相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操作相对简便,适于治疗锁骨外移位骨折和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3 d后便可进行功能锻炼,此种方式的费用较高,不适合普及应用[4-6];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操作简便、经济,适于锁骨外移位骨折患者。四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骨折处均得到了有效的愈合。

综上所述,在治疗青壮年锁骨骨折患者时可根据其骨折位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骨折的愈合时间,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肩关节功能。

[1] 新 德,陈海南,秦建忠.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4):285.

[2] 陆廷永,罗时友,周元爱.不同方式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14):57.

[3] 丘 靖,刘展亮,李晓彬,等.锁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5):376.

[4] 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等.锁骨骨折5种内固定方式的应用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78.

[5] 杨一国.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J].健康必读,2011,26(1):51.

[6] 乔春阳,孙义忠.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0,9(6):450.

猜你喜欢

克氏钢丝锁骨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一种十七股子午胎钢丝帘线
一种对废旧轮胎中钢丝与橡胶进行分离和回收的装置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
带圈克氏针与普通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