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雨月报表常见问题分析*

2013-04-12涛,陈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天气现象酸雨结冰

刘 涛,陈 楠

(菏泽市气象局,山东 菏泽 274000)

引言:酸雨月报表S 文件是在全月酸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汇总而成的,其不仅仅要求数据正确,而且要求数据储存符合一定的格式,通过每月预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提高质量,降低报表错情率尤为重要。下面将本站预审过程中和全省核查过程中经常发现的问题加以总结。

1 酸雨观测站参数错误

1.1 月报表的封面维护问题

月报表的封面是省局核查人员第一眼看到的内容,主要出现的问题是预审员漏进行了数据添加,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用记事本直接打开了S 文件,并输入了台站长、预审员等台站信息,但保存的格式不对,计算机不能识别;二是S 文件转换后,未保存,后来又重新转换了一次S 文件,这时原本的信息会覆盖丢失。上传前对月报表进行多次校正,通过ASMAR 2005 自带程序格式审核数据文件,一定可以及时发现错误。

1.2 月报表中的备注错误

备注日期错误,本来31 天,备注成01-30,2月闰月29 天,备注成01-28。根据《酸雨观测业务规范》要求,每月都要进行标准缓冲溶液的配置,纯水K 值的测量等事项,这些不能忘记备注,而且备注的时间要详细。尤其中间月份,酸雨测量仪器部件进行了更换,酸雨测报业务软件进行了升级等事项,要及时备注,上报上级业务部门。为了防止漏备注、重复备注,笔者建议预审员可准备笔记本,随时记录当月发生的事由。

1.3 其他容易出现的错误

主要有观测人员姓名错误、台站传输日期错误等,如将全体观测员误输为全体测报员。

2 酸雨观测数据错误

2.1 天气现象如何正确选择

在酸雨观测日数据维护薄中,天气现象并不是计算机挑取的,而是由观测员选取的,因此这是一个考察观测员能力的问题。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当时天气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得到最恰当的结论。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两种,一是天气现象选取的种类错误,二是顺序颠倒。酸雨规范附录10 第4.2.27条规定如下:降水期间的天气现象少于4种,则以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编码录入前几位,后几位以“0”补足;降水期间的天气现象多于4 个,按照天气现象持续时间的长短顺序录入前4 种的编码[1]。举例:

结冰:(20:00-20:00)

霜:(20:00-10:18)

大风:20-10:17

阵雪:10:15-12:34

闪电:(10:27-10:29)

雷暴:10:28-10:57

雾:12:33-18:10

雾凇:12:37-20

举例分析如下:在降水期间阵雪:10:15-12:34(2 小时19 分)内,结冰:10:15-12:34(2 小时19分),霜:3 分钟,雷暴:29 分钟,大风:2 分钟,闪电:2分钟,雾:1分钟,雾凇:不在降水期间。按规范,以上天气现象录入顺序为:“阵雪、结冰、雷暴、霜”,因阵雪和结冰时间相同,天气现象录入顺序也可以为:“结冰、阵雪、雷暴、霜”。另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考虑天气实际情况,例如下雨时不可能出现霜和结冰,所以作为降水发生前或者后的天气现象可以考虑不记录。

2.2 十分钟风向风速的录入

十分钟风向风速的录入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容易与二分钟风向风速发生混淆,其中14 时、20 时、08 时的数据是机器读取的,一般不会发生出错,对于一般站来说,02 时十分钟风向风速则需要人工抄写,抄写时一定要小心抄错。笔者建议,月终预审S 文件时,可同时打印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A文件)第12 页自动观测十分钟平均风向风速页面数据,进行多次核对,这样一定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2]。

3 建议和对策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酸雨观测过程中大部分的错误都是来自于观测员的麻痹大意,虽然通过预审员的工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错情,但是倘若要切实提高酸雨观测质量,则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每个观测员要严格执行酸雨观测业务规范,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解决我问题,提高观测精度,才能够不断加强酸雨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酸雨观测质量,大大减少错情。

[1]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S].2006.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04-111.

猜你喜欢

天气现象酸雨结冰
通体结冰的球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与龙卷风共舞
衢州市酸雨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对其影响分析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鱼缸结冰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