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3-04-09张秀静高丽华郑洪波丁承华李艳红

河北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氮磺肾阳虚吡啶

张秀静 高丽华 郑洪波 丁承华 李艳红 于 莉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病程长,反复发作。2006-06—2011-12,我们采用温补止泻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脾肾阳虚型CUC 60例,并与温补止泻汤治疗57例、柳氮磺吡啶治疗6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81例均为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内科门诊(140例)及住院(4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1~62岁,平均(45.6±16.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2.30±1.06)年。对照1组57例,男25例,女32例;年龄27~64岁,平均(43.7±14.6)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2.20±0.98)年。对照2组64例,男33例,女31例;年龄22~60岁,平均(46.2±17.3)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2.26±1.15)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确诊,并辨证为脾肾阳虚型[1]。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缺血性结肠炎及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1组 予温补止泻汤。药物组成:附子10 g,熟地黄15 g,党参15 g,茯苓12 g,白术12 g,陈皮12 g,山药12 g,炒薏苡仁30 g,补骨脂15 g,肉豆蔻10 g,肉桂6 g,吴茱萸10 g,诃子10 g,赤石脂20 g,白芍药3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3.2 对照2组 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50)1.0 g,每日4次餐后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后改为1 g,每日2次餐后口服1个月。

1.3.3 治疗组 予温补止泻汤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方法、剂量及疗程分别同对照1组、对照2组。

1.3.4 其他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停止使用其他治疗药物,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缓解,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明显减轻;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缓解,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或加重[1]。

2 结 果

对照1组57例,显效28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96%;对照2组64例,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0.31%;治疗组60例,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3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

3 讨 论

CUC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主要认为,细胞因子在CUC的局部炎症反应及其免疫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CUC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促炎因子水平的异常增高和抗炎因子水平的异常降低[2]。西医多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度CUC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的重度CUC。柳氮磺吡啶口服后约75%到达结肠,在结肠内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及磺胺吡啶。5-ASA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形成及肥大细胞放大炎症的作用而发挥抗炎作用[3]。但长期应用柳氮磺吡啶可能出现磺胺毒性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白细胞减少及溶血反应等。

中医学认为,CUC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范畴。发病基础是脾虚,导致脾虚的原因有素体脾气亏虚、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外邪直中和他病迁延不愈[4]。本病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脾虚日久,腹泻不止,出现肾阳虚弱,脾失温煦,脾阳更衰,形成脾肾两虚。治宜健脾温阳,涩肠止泻。温补止泻汤方中附子、熟地黄、肉桂温阳益气,温补脾肾;党参、茯苓、白术健脾补虚,养血,清热祛湿;肉豆蔻暖胃固肠;补骨脂益命门之火,补肾助阳;山药、炒薏苡仁、陈皮健脾除湿止泻;吴茱萸燥脾散阴寒;诃子、赤石脂固涩下焦,排脓血;白芍药、甘草和中调药,缓急止痛。诸药合用,起到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及止血生肌的作用,体现了中医学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特点。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治疗脾肾阳虚型CUC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温补止泻汤和单纯柳氮磺吡啶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1):61-65.

[2] 卢健,范颖,马骥,等.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83-85.

[3] 陈耀明.柳氮磺吡啶与美常安胶囊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07,9(4):32-33.

[4] 王常松.从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难点看中医治疗优势[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3-5.

猜你喜欢

氮磺肾阳虚吡啶
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柳氮磺吡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