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探讨

2013-04-07王晓晨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创新性计算机

□王晓晨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校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陋习,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制,注重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因此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计算机学科来说,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计算机专业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牵涉到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就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来理解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增强实际运用水平。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强化学习,忽视学习主体的个性发展及创新精神的塑造,从而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缺乏相应的实践水平,因此,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一)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

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教学中错误的观念,以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总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实现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具体来说,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包括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二)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意义

1.实现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的时代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计算机领域来说,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已经发生了转变,传统教育体系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水平的计算机人才已经面临被淘汰。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只有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样要求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胜任实际工作需求。同时,在工作中能够有所创新,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2.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创新既是知识经济的动力资源,也是人才资源优化的资本。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对传统教学的不断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转变,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注重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是计算机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计算机教学工作只有根据这一要求,适时的调整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1]。

3.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是国家实现创新体系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得到高速发展,世界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环境,不断进行科教体制改革,力求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理论知识的创新体系,技术技能的创新体系和211工程,作为输送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源地,高校就肩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教学不断创新。

二、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际能力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才能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除此之外,高校计算机教学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能力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过程,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基本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实践,很多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训练,然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的好坏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得到检验,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训练实践也不科学,由于学生课后训练缺少教师的指导,实践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与时代需求脱节

当前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对操作进行讲解,学生模仿,导致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与社会需求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是他们只记住知识点,但不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外,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上过于陈旧,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及企业需求相脱节,计算机实践教学没有很好贴近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实践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缺少交流沟通,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大纲缺乏弹性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在教学大纲设计上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教学大纲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进行及时更新,高校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材料使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落后于社会发展,而且一些新技术,新软件的涌现,也没有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得到体现,这使得高校计算机教学无法跟上时代需求及社会需求的步伐[2]。

总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已经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主流技术存在很大的脱节,教材内容明显落后,导致课堂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实践操作的欲望。

三、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模式探讨

要改变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高校计算机教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为了适应这些需求,我们必须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是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要对传统计算机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将教学目标与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优化计算机教学。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要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在教学创新中以培养创造性、实用型的人才为目标,使他们成为时代需求的复合人才。教学理念的创新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高校的计算机创新性教学中,教学理念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在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把握以下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原则,要注重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其次是全面性原则,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其设计上要体现开放性;最后是针对性原则,要使计算机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针对学生的综合水平把计算机教学目标具体化。

实际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计算机教学目标:一是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二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三是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要贯彻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及实现。总之,优化教学目标是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核心,同样也是提高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有效保障。

(三)创新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策略是实施高校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创新性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创新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创新教学策略,就是在计算机的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制定的教学方针和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选用上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灵活性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三是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实现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四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创新探索;五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升华;六是注重交流沟通;七是注重反馈调整,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进行及时指导,当学生学习方法出现误差时进行及时调整。

(四)创新教学过程

计算机创新性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教学基础,采用探讨学习,以学生操作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过程。

创新教学过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在情景创设上,创设问题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创设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发展状况;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师要进行有效引导,通过教师提出情景问题,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答案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是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使得观点能够补充并从他人观点中得到启发;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进行帮助,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证的评价。

(五)创新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创新性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教学的全部过程,纠正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按照评价的主体,教学评价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要根据创新性教学的课程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重点内容的掌握进行评价,以反馈创新型教学的效果,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学生评价就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表述、自我反思的能力。具体操作中,可以进行学生自评、两人互评、小组互评和群体合作评价。

归纳起来,创新评价方法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坚持过程评价,改变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中的错误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其次,要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能力。[3]

结语

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它需要很多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通过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可以提高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很好的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加容易地被社会所认可。经过实际教学探索,初步形成了计算机教学的操作模式,并研究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符大林,马英瑞.浅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J].世纪桥,2012,(7).

[2]杨 素.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浅析[J].群文天地,2012,(10).

[3]张新琳.基于差异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9).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创新性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