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013-04-07张若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校园文化校园

□张若阳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工作概述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还要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增加见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是顺应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需要。

(一)校园文化建设概述。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如高校位置、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设施等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高校历史、学校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交流合作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在校师生均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拥有者和建设者。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知识层次、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等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得以真正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文化节、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具体如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体育文化节、女生节、社团文化、图书馆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从“物质”、“制度”、“心态”三个层次,全面提升高校这三个层次的水平,使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均成为适应当前国际形势与大学生需求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积极、独特、高尚的文化氛围,以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二)社区工作概述。社区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范围和居住着有各方面联系的人的社会区域。社区工作是从“Community Work”一词直译而来,与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并列,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一种服务,其含义较为广泛。从广义角度来看,任何个人或组织,只要在社区内从事任何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活动或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社区工作。从狭义角度分析,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部资源的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社区工作是顺应人们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的,社区工作秉承以社区居民和社区为本的原则、社区参与的原则、社区自决的原则和社区发展的原则,起到为社区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及社区问题、整合相关社区资源、保障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社区工作以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工作者为载体实现,社区工作者致力于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增加社区居民的知识及应对困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对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和控制能力。社区工作者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个体和群体努力改善自己所生活社区的现状,鼓励居民互助和自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达到促进社区资源整合、改善社区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

二、社区工作应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社区工作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相通性,得出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社区工作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证明引入社区工作的方法和理念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思想发展、文化提升和心理健康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一)工作对象的一致性。社区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都以人为工作对象,这使得二者具有很强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为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社区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在校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受到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思想活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摇摆性和多变性。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差异及成长差异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和方法,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区工作作为一门秉承“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学科和工作方法,工作对象是社区中那些有需要并寻求帮助的居民,广义上则是社区工作者以整个社区及全体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将全体社区成员组织起来,鼓励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能,并整合资源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区工作就是将个人和群体联系、整合起来,使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培养居民的社区精神及社区意识,在此过程中实现社区居民的发展和社区的进步。将社区工作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工作对象便被具象为自我意识模糊、缺乏校园主体性、大学热爱感减弱的学生以及大学生所生活的社区环境。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工作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工作要求上都强调以人为本,通过这一层面的分析,社区工作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可行的。

(二)工作目标的相似性。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又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其主要目标包括环境文化建设,具体为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布局合理、校园设施齐全等;精神文化建设,即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健康文雅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等;制度文化建设,具体为健全的学校各类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教育文化建设,即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的校园氛围、独特创新的校园文化等多种文化载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内化。促进内化,就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主流意识的接纳、对社会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最终实现入行,即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内化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

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和培养社区居民自主、自助、自治的积极性与能力,调整和改善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福利资源的有效相互配合、整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生活、促进社区进步,最终谋求社区发展。

可见,社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都是促进生活其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在工作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相互借鉴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适应大学社区的生活,提高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者角色的关联性。校园文化建设目前重点依靠高校的各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以往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扮演教育者和组织管理者的角色。教育者角色与学生的关系是自上而下单向式的。一方面强调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管束,灌输主流的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交友、医疗、饮食起居关注过度细微,而不是培养大学生自由成长、自我关怀的能力。组织管理者角色则是院系领导层级管理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安全,而忽视了对学生本人、家庭、所生活环境的关注。

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具体扮演专业指导者,鼓励并协助社区居民表达真实需要,学习使用正确的方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情绪疏导者,帮助有困难的社区居民梳理自己的感受,宣泄自身压抑的情感以及负面情绪;社会教育者,促进社区居民形成和谐共处的意识和较强的社区责任感;调节者,加强社区居民间、各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个人与群体的和谐相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重要工作职能,都是助人成长和促进其全面发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打破现在自上而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把学生看做平等的个体,重视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调动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主动性并树立校园主人翁意识,这点看来,社区工作应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领域也是可行的。

三、社区工作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路径探析

由于近年来各大学扩招,大学人数逐年增多现象严重,这种现状无形中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难度和管理难度。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借鉴社区工作相关理论课题的研究,力图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以适应高校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一)整合大学生社区资源,营造和谐氛围。由于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持久的。因此,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而高校社区是大学生生活的大环境、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就要重视大学生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用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熏陶、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把社区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全员参与的高校校园文化,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制度政策,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经验,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树立起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整合大学社区的有效资源,实现营造和谐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首先,收集高校社区的基本资料,如大学历史沿袭、管理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机构设置、合作交流等;其次,高校社区内部的各种设施以及被利用情况,其中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等;第三,高校社区的文化现状与高校社区师生的价值观,其中包括高校社区内的优势社会价值特征,如对待高校教育现状的态度、大学教育传统等,高校社区认同感与参与意识,高校社区自治的态度等。通过详细了解高校文化建设及社区建设现状,从而制定出详细、实际、周密的改善计划。

各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节、校园社团文化、校园体育节、社会、考察实践学术讲座等推进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进程。同时利用社区工作整合社区资源的优势,高校可以联合社区建立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各类社区教育基地,积极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参与各类公益实践活动或有关社区教育的培训讲座。只有校园内外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兼以专业的社区工作带动或促进和谐大学社区的建设,才能营造和谐校园的良好大学社区环境。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校园建设。当代大学生受国际“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影响,迫切希望改变目前自身单纯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这就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急需改变目前工作中表现出的缺少学生活力、缺乏学校特色、创造性欠缺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将高校办学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放眼全球,凡让广大学子心驰神往的高校,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高校,如注重学术理论的牛津大学、提倡实践的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和高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历史渊源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大学生需要,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趋同高校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制宜,利用社区工作中的整合资源方法,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要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更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学术性、创新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层次。明确发展方向后,就需要进一步探析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被用来探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渴望的适宜的分析方法与模式,只有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大学生的校园主体意识。诸如问卷法设计“你对目前所在大学的文化氛围满意吗”、“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会主动参加”、“自发参加的校园活动属于哪一类”等题目,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初步把握。也可通过访谈法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诸如“你理想中的高校社区”、“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目前问题可经由哪些途径去改善”等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弥补问卷法的表面性等不足。

各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运用社区工作理念和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结果的辅助下,从大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各项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及工作方案,以寻求到适合不同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园民主自治形式,创新和优化学生民主自治组织。诸如鼓励大学生自行组织、举办各类社团活动、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大学生在一系列文化活动的策划、实施中确立了校园主体意识、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提高了大学生的执行能力,实现了大学生自主实践的个人价值体现,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民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确立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普遍表示出反感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上而下的单纯灌输教育方法。因此,引入社区工作的平等、服务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服务是最好的管理”意识,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大学生,注重科学研究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共建,才是解决当前师生矛盾的根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助学生自助、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校校园文化。科学精神包括批判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超功利精神等;人文精神包括世界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荣辱观等。高等学校要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具有较高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为大学生才能和智力的发挥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和坚强的心智保证。通过将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共同发展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学习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文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增加开设人文方面的课程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和熟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生活现状。第一,查阅大学生个人档案和大学生宿舍管理记录等了解高校社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历程;第二,与大学生倾心交谈,了解高校社区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状况、师生关系、真实诉求及困难困惑;第三,建立资料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高校机构负责人、高校社区周边环境的资料进行分类记载,以便随时翻阅参考。通过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以提供服务者的角色,真正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温暖舒适的高校社区环境。

在高校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通过应用社区工作方法,在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互动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成为大学生的朋友,确立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平等主体关系。淡化现有的教师权威性,消解大学生的被动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高尚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轻松愉快平等的情境中实现,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结语

社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在新的复杂的国际社会文化大交融背景下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借鉴、发展,将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对举办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根据当前国际与国内的新情况、新变化,各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目的在于探索出如何建设出符合当代中国实际情况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路径,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萌.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4]翟桔红.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转变政府职能[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论文集[C],2007.

[5]黄建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EB/OL].探索网,1007-5194(2009)03-0125-03.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校园文化校园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