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桑园桑蓟马的发生及防治

2013-03-31周春涛田梅金

蚕桑通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蒙自虫口蓟马

周春涛,田梅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蒙自桑园桑蓟马的发生及防治

周春涛,田梅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桑蓟马(Pseudoden drothrips mori Niwa)属缨翅目,蓟马科害虫。近几年云南连续遭遇高温干旱的气候,致使全省各植桑区桑蓟马的危害加剧,严重影响了桑叶的品质和产量,对蚕桑业造成经济损失。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8~0.9 mm,纺锤形,淡黄色。触角8节,呈念珠状。复眼一对,暗褐色。单眼3枚,红色。口器锉吸式。翅细而狭长,灰白透明,边缘具长毛。雌虫体色较淡,椭圆形,腹部末端狭长,产卵管短,向下弯曲,两侧有锯齿状突起,翅仅达腹末。雄虫体色较深,腹细长,腹部末节钝圆,翅盖过腹末。有举尾习性,善跳跃。

若虫体长0.2~0.7 mm,初孵体长0.2 mm,体形与成虫相似,白色透明;老熟时体长0.7 mm,淡黄色,无翅。

卵长径约0.2 mm,近似肾脏形,一端略小,白色透明。孵化前可见1对红色眼点。

2 生活习性

桑蓟马在蒙自一年发生10余代,桑园里只要有桑叶,终年可见桑蓟马。高温干旱的月份危害严重,雨季及桑树采叶多时虫口基数下降,危害减轻,常常与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具有同步的特点。蒙自近几年连续干旱,在夏秋季的5~10月,正值养蚕期间,气温高,繁殖快,世代重叠,常常爆发成灾,危害严重,11月由于气温减低,桑蓟马种群数量减少。冬季在田间杂草、残叶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转移到新发的桑叶上产卵繁殖,3月底产生第1代若虫。

通过对田间农桑12号、农桑14号枝条叶位上桑蓟马数量的调查,发现桑蓟马成虫主要分布在枝条的1~4位叶,若虫主要分布在5~8位叶,第9叶以下,成虫、若虫零星分布。虫口数量叶片背面多于叶片正面。

3 田间危害症状

桑蓟马以成虫、若虫用锉吸式口器,刺入桑背表皮,锉破组织,吸取汁液,被害处失去水分、养分,叶片组织被破坏而显白色小点。不久变红褐色,失水硬化,叶质变劣。高温干旱季节为害严重时,整株枝条的中上部叶片卷曲皱缩如火烧状,俗称“火烧叶”,不能喂蚕。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冬季清洁桑园,及时清除园内杂草、落叶、残叶、枯枝等集中烧毁,破坏成虫越冬的环境和消灭部分成虫,降低来年发生危害的虫口基数。

发现少量桑蓟马的叶片时,摘除虫叶带出桑园外,减少虫口基数。在养蚕期间,合理采叶,带走部分虫源,减轻危害。

4.2 生物防治

经调查,在蒙自桑园里,桑蓟马的天敌有中华草岭、大赤螨、植绥螨、小花蝽、蚂蚁、一种瓢虫的幼虫等及部分蜘蛛类。这些天敌除了捕食桑蓟马的若虫外,还捕食红蜘蛛、桑粉虱的幼虫、成虫。

4.3 化学防治

在生产季节,采叶间期,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安全期10 d以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安全期7 d以上;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安全期7 d以上;桑虫清1500倍液,安全期10 d以上喷雾时要全面,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位。以上农药可以混配使用,提高防效。因桑蓟马有短距离的迁飞性,对连片桑园统一用药效果较好。

在冬季封园时,用高效、长效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如20%甲氰菊酯2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也可喷施40%乐桑乳油(主要成分为毒死蜱)1000~1500倍,喷雾时对树体、地面、杂草等要求全面喷到,做好封园彻底杀虫的工作。

猜你喜欢

蒙自虫口蓟马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习作点评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云南省蒙自市陶瓷卖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