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洲区新塍镇蚕桑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13-03-31沈金良潘培坤

蚕桑通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蚕区秀洲区蚕农

沈金良,潘培坤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农技中心,浙江嘉兴 314015)

秀洲区新塍镇蚕桑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沈金良,潘培坤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农技中心,浙江嘉兴 314015)

蚕桑生产是秀洲区新塍镇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是秀洲区的重点蚕区,近年来年产蚕茧稳定在750 t左右,茧款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全镇现有桑园面积866 hm2,养蚕户6500余户。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产业受到重大冲击,生产总量快速下降,在此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谈谈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1 现状分析

我镇历史上一直是蚕桑重点产区,特别是新塍南片8个村,其蚕桑的比重一直很大,庙云桥村、天福村、火炬村等春蚕种饲养量都在1200张以上。2000年庙云桥村蚕桑总产值达到526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26%。在蚕区曾有这样的说法“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分析我镇目前蚕桑生产的现状,风险和机遇并存,困难和挑战同在。

1.1 有利条件

1.1.1 重点蚕区的地位没有动摇

秀洲区是列入全省优化改造重点县(区),而新塍镇是秀洲区重点蚕区,并且庙云桥村是省级现代蚕桑示范园区,示范幅射作用十分明显。而且秀洲区政府又将蚕桑产业作为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1.2 蚕桑生产基础条件良好

各项配套设施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巩固提高,重点产区高度集中,区域化生产布局比较明显,有一定的产业优势。蚕桑生产面广量大,得益蚕农多,从培桑、养蚕到加工、销售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从业人员众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目前无一项产业与之相比或全面取代。

1.1.3 技术保障有力

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适用的先进的技术代代相传并不断提高,技术普及水平高。22个村均配备了蚕桑技术员,为科技兴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4 大规模的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为大规模的优化改造打下了基础,而且我区已建成3.33 hm2以上的规模蚕桑园区66多个,面积500 hm2,为蚕桑优化改造提供了一个借梯发展的机遇。

1.2 不利因素

1.2.1 “工业新镇”和城镇化的全面推进

桑园面积的稳定受到很大的影响,并且家庭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羊毛衫、轻纺行业发展,对劳动密集型的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冲击。

1.2.2 蚕桑生产的比较优势降低

农业内部产业的竞争和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以水果、水产为代表的特色种养业的全面发展,导致蚕桑生产的比较优势降低。

1.2.3 蚕桑生产后继乏人

由于传统的蚕桑生产“苦、脏、累”,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学种桑养蚕技术,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逐渐呈现老龄化,蚕桑生产后继乏人。如我镇庙云桥村560户养蚕户,从事养蚕的820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630人,占76.8%,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30人,占28%。

1.2.4 收烘政策(方法)严重影响蚕茧质量

目前的蚕茧收烘政策(方法)不但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促进蚕茧质量的提高,反而严重影响蚕茧质量,导致蚕茧质量的下降。过去的蚕茧收烘实行干壳量计价,好茧、差茧分开卖,而且还要根据含水率、好蛹率等多项指标来决定蚕茧价格,充分体现优质优价。而且整个收茧过程持续时间一个星期左右。而现在收茧是短短的2~3 d,实行统茧收购,而且不少是毛脚茧,好茧差茧一个价。这样的收茧方法,导致蚕茧质量大幅下降。

1.2.5 蚕农上蔟方法、蔟中管理影响蚕茧质量

目前蚕农的上蔟方法、蔟中管理主要是在目前收烘方法下实施的,另外还与劳动力紧张有关。过去是捉熟蚕上蔟,上蔟后适当通风,现在是不清除蚕沙,大批一起上蔟,上蔟后关紧门窗。这样肯定导致蚕茧质量的显下降。

2 对策措施

在分析了我镇蚕桑生产的现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后,根据省农业厅提出的加快传统蚕桑产业化改造步伐,建设优质高效蚕桑规模小区,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品牌,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提出实施蚕桑优化改造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具体措施。

2.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蚕桑不仅是我镇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镇的生态型农业。大面积的桑园对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桑园是经济林,大片的桑园对建设绿色小城镇作用巨大。

事实证明,只要茧价适当,蚕桑生产在我镇蚕农心中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将蚕桑生产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牢固树立蚕桑仍是我镇必须重视和稳定的传统效益农业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支持和扶持蚕桑生产。

2.2 改进收茧方法,实行优质优价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要求改进收茧方法,实行优质优价。这是提高茧价,重振蚕桑产业的最根本的途径。

2.3 筹措配套资金,争取各方扶持

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曾为我镇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要加以重视,可以像鱼塘改造那样,政府给予重视。我们要在充分发动蚕农投入的前提下,争取各方支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资金支持。在土地整理时,应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蚕桑园区建设。

2.4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积极探索建立生产者之间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蚕产生产产业化经营,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实现企业、蚕农双赢的良性循环。蚕桑规模经营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培育蚕桑经营大户,通过桑地有偿流转,租借等形式,鼓励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又使产业化发展有了基础,同时还能提高规模大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蚕茧质量,争取创建品牌茧,以提高新塍蚕茧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2.5 推广省力技术,提高劳动效益

大力探索并积极推广省力的培桑养蚕技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力,积极探索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这在我镇已开始实施,大力推广省力化培桑、省力化养蚕技术。使广大蚕农从繁重的蚕桑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2.6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力探索并推广桑园综合开发技术,提高亩桑综合经济效益。采取桑园套种各类蔬菜、桑园养鸡、桑条的综合利用等桑园综合开发措施以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特别是桑园套种青菜,不但简单省力,而且经济效益也较高。

2.7 综合治理养蚕环境,确保蚕农养蚕安全

主要是工业污染的气、水,农业自身方面的大量使用农药等,蚕区要严禁使用对蚕高毒高敏感的农药。

猜你喜欢

蚕区秀洲区蚕农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躲雨
新常态下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