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白与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启迪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2013-03-26周小娉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巴赫金英美文学

周小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一、英美文学教学边缘化现状及学界呼声

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程在各大高校处于边缘化困境,在理工科大学的外国语学院或英语系,情况尤为严重。具体表现在“课时被无情缩减,教材良莠不齐,学生认为文学‘没用’,部分文学教师亦妄自菲薄”(周小娉2010)。关于英美文学课的重要性、它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困窘境地及应对策略,论述者不少。尤其是2005年以后,此类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可见国内英语学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文学课程受排挤的严峻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讨论可粗略分三类:第一类是高屋建瓴式的论述,把文学课和大学的理想、人文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如“大学的理想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蒋洪新2005);“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许庆红,戚涛2012)。第二类以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等理论为指导,探索新时代英美文学教改的新范式,如“建构主义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张晓舸2005);“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讨”(范丽娟2006)。第三类聚焦多媒体、语料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英美文学课教改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如“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史惠风2003);“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张显平2007)。本文以巴赫金对话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对话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迪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方略。

二、对传统英美文学课堂的反思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对文学课程的要求如下: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简言之,《大纲》要求学生读原著,懂理论,提高人文素质。那么,现实中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个要求呢?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流行多年,影响深远,英美文学课也不例外。从目的性行为的角度讲,它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教师高效率的组织课堂,有利于各类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往往只涵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模块,它们各成体系,交流不够。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以历史背景为起点;转而介绍作家生平、故事梗概;最后进行文字梳理、作品分析;偶尔有相关文学理论的介绍。学生学习的模式则可概括为倾听,记忆加重复。即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宣讲的内容,考前机械地记忆大量文史知识,考试中重复教师在课堂上所宣讲的观点或是专家之见就可获高分(周小群2006)。如此教与学的循环模式下,学生课前无需准备,课堂上少有参与意识、发言积极性低,课外阅读原著基本为零,文学想象力贫乏。遇到学期论文撰写,或是毕业论文构思,往往一筹莫展,只会通过上网查资料、拼贴剪辑资料来草草完成论文。拼贴出来的文章,语言文字都不一定过关,更不用说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了。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文学课教学也从“你讲我听”,“板书教材”的单调授课形式,转变为融和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POWERPOINT课件教学,这显然有助于改善文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境况。但是,图片、声音、电影片段的加盟只是一种外在的科技手段,它们对教学有改革、促进的作用,却不一定触及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在有些极端的情况下,文学课变相的成为影视欣赏课,老师成了电影放映员,学生成了追求新奇和刺激的观众。科技辅助教学的副作用在此可见一斑。

我们认为,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可能在单向的课件输入中产生,而只会在对话和交际中产生。因此,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重要支柱的英美文学教学,在形式上,它是教与学的对话;在内容上,它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话(李巧慧2009)。教学中具体的对话形式涵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三个层面。

三、对话理论启迪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思路

1.巴赫金对话理论概述

对话理论最远可追溯到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苏氏认为真理并不是产生或者存在于某个人的头脑里,它是在共同寻求真理的人们的对话和质疑中诞生的。巴赫金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文艺理论家,他最早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事研究中提出对话理论,后将其运用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层面,使对话成为一种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巴赫金把对话看作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他指出,存在就意味着对话交流。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一个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最起码的生活,是最起码的存在(巴赫金2010:278)。巴赫金倡导人与人之间对话交往、多元共生的生存状态。他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是一个不断参与对话的动态过程,“他者”及差异性的存在是构成对话的前提;对话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始终处于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在对话与交流之中,人的思想不断得到更新(祁晓冰 2010)。

2.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教师独白

在很多高校,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在三年级开设,修课学生中的绝大部分是已经接受过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专业学生,也有极少数跨专业学生。对于这些同学而言,语言问题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浩如烟海的历史背景、陌生的文学术语、晦涩的批评理论是更大的困难。因此,课堂上教师的适当“填鸭”是必须的。在课时紧张、教材内容庞杂的情况下,高质量的“独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独白”是否高效、精彩,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合作态度,具体体现在他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取舍“独白”呢?

首先,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编排来设计教师必要的“独白”。笔者以手中这本《精编英国文学教程》(2009)和所在学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此教材以时间为脉络,分成七大章节,每一章又遵循由大到小的规则,先概括某一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再对那个时代的文学各文类发展概况作介绍,然后转入具体作家介绍,最后进入选文细读。此教材没有编排文学术语附录,也没有介绍文学理论。同时,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没有文学理论课。在学校不开理论课程,教材不提供术语及理论介绍,而《大纲》又要求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情况下,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补充文学术语、传授文学批评方法就成为教师“独白”的重要部分。

其次,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来设计部分“独白”。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领域学派林立,层出不穷。从英美新批评、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到读者反应理论、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理论、文化批评等等,叫人眼花缭乱。往往是:旧的理论还没吃透,新的学派又产生了。文学课不讲理论就不深入,讲多了理论课堂容易陷入沉闷的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结合教材内容,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来进行选择和讲解。例如,英语专业学生对西方现代哲学往往接触不深,在讲到荒诞派戏剧时,教师就应该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切入点,先介绍萨特、加缪等哲学家的思想,然后再进入作品分析与讨论。

再次,根据教师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专长来设计“独白”。随着高校教师科研意识的日渐增强,文学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通常都有“专攻”的研究方向。论及自己的研究专项,教师就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能说他人之未说,这样的“独白”质量高,吸引听众,还能促进独白者与聆听者的问答、互动,最值得推荐。如配以具体文本作案例,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多元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从“教”这一面看,教师是主体;从“学”这一面看,学生是主体。对教师这个主体来说,学生和课程是他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的客体;对学生这个主体来说,教师和课程是他自身学习发展的客体。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英美文学教学多元对话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此处选择课前对话、课堂问答、课后交流、期中面谈为例说明。

课前,教师针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这些问题和要求一方面对教材内容作了重点、难点的限定,另一方面也是向学生抛出绣球,期待学生的积极反馈。因为有问题要回答,有选文要讨论,学生自然而然进入预习状态。通常,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出来,即某个学生对某个(某类)问题特别感兴趣,因而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就会显得异常活跃。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也要发扬民主精神,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耐心聆听,悉心答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文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在对话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课后,教师和学生有多种对话的渠道:QQ群,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手机信息等等。对于一些性格内向、害羞、课堂上相对焦虑、压抑的同学来讲,课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老师及时沟通、解惑,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对话。期中面谈是笔者近年来采用的一种师生对话方式,尤其针对新接手的班级。以面对面问答的形式,老师向学生了解学生两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老师也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或进度,以便更好的开展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

2)学生与学生对话

课堂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更多的对话是在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又可根据规模大小分为:同桌之间、寝室同学之间、课程小组同学之间等。

同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小到一个眼神的提醒,大到轻轻说出答案帮同桌解围。一个热情好问、善解人意的同桌总是学习生涯中宝贵的财富。预习教师的提问,讨论下次课的内容,评价教师及同学的表现,同桌之间最适合此种小型对话。寝室一般有4-6个同学,也是一个小团体。寝室同学之间适合进行“故事会”或“故事接龙”这样的对话。所谓“故事会”,就是教师预先指定一个主题,寝室同学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开展讲故事大会。比如,美国文学中的爱伦·坡是个恐怖小说作家,他的《黑猫》、《一桶酒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心。利用在寝室的时间,同学们搜肠刮肚讲各自的恐怖故事,既可练习口语,也可扩展文学视野和想象力。既然有“讲”故事的人,必然会产生“评”故事的人,对话自然而然展开,同辈评估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时候,英美文学课的教师会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些小组每学期可按兴趣选择2-3个GroupWork(小组任务),认真准备后,到班级展示,如电影配音、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等。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给予评价,作为此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各小组准备GroupWork的过程又是一个对话契机,期间会有争议、有摩擦,也会有齐心合力,直至最后任务完成时的喜悦。

3)学生与社会对话

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纸质传媒受到电子传媒的挑战,纸质文本受到电子文本的挑战,传统文化受到电子文化的挑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电视、电脑、互联网、Ipad、手机等电子传媒构成的符号环境中。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如果老师和学生依然死守着一本教材,充耳不闻窗外瞬息万变的社会话语,文学这门课就失去了它作为“人”学的诸多现实意义。作品是死的,教与学的思路却是活的,只有把教材和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联系起来,才能拓宽学习思路,提高教学境界,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达到审美共鸣。例如,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婚恋小说,涉及几桩目的各不相同的婚事。在熟悉原著、精读选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如今社会上流行的“速配”电视节目(如“非诚勿扰”、“相亲才会赢”等),发表各自观点。这里既有师生对话,也有学生之间的对话,还体现了文学阅读者对当今社会某种特殊现象的思考和对话。

四、结语

英美文学课有其自身特点,既需要教师的“独白”,也少不了课堂内外各个层面的“对话”。作为教师,应悉心备课,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发挥自身科研特长,为学生提供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独白”;作为学生,应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到和老师、和同学、和社会的各类对话中去:了解历史背景、掌握文学批评方法、在对话中增强对英美文学历史及作品的了解和热爱。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独白和对话并不对立,而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陈庆生,陈许(2009).精编英国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范丽娟(2006).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10)。

蒋洪新(2005).大学的理想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外国文学(1)。

李巧慧(2009).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外语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6)。

刘虎译,巴赫金著(2010).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祁晓冰(2010).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解读[J].求索(7)。

史惠风(2003).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3)。

许庆红,戚涛(2012).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J].山东外语教学(4)。

张显平(2007).构建语料库促进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5)。

张晓舸(2005).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英美文学教学[J].现代大学教育(1)。

周小群(2006).对话理论和英美文学教学[J].文教资料(20)。

周小娉(2010).“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S1)。

猜你喜欢

巴赫金英美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