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分析

2013-03-03阮文辉汉中市中心医院骨三科陕西汉中723000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伤椎终板成形术

李 维,阮文辉 (汉中市中心医院骨三科,陕西汉中723000)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而临床上常用的传统的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极易致严重的并发症。近几年实行并推广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疼痛缓解等显著特点[1]。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48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66~83岁,平均(74.3±3.6)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69~86岁,平均(71.4±4.7)岁。所有患者均有明显伤椎及棘旁肌肉压痛体征,有中重度腰背部疼痛[2]。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C型臂X线机透视并心电监护,俯卧位。实验组局部麻醉,在椎弓根外上缘使用穿刺针由椎弓根行椎体穿刺然后连接注射装置,在扩张两侧球囊的同时使用监护仪器观察球囊的扩张和骨折的复位是否正确,球囊达椎体骨皮质或者椎体解剖复位合格即停止注射。取出球囊,把5 mL骨水泥注入椎体。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后拔针,压迫伤口数分钟。对照组按常规予镇痛药物及物理镇痛治疗,患者卧床9~11周后继续以止痛药物治疗,同时带辅助器具下床运动并予固定4~6周。

1.3 观察指标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保守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按诊治效果评价[3]。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伤椎后凸角及伤椎前缘和中线以及后缘高度的差值,以判断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的术后改善情况,并使用Barthel指数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凸角测量:取伤椎上下椎体终板的延长线的夹角。椎体前缘高度为伤椎上下终板最前端的距离;椎体中缘高度为伤椎上终板中点与下终板中点的距离;椎体后缘高度为伤椎上下终板最尾端的距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72.9%,2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实验组患者伤椎后凸角的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中线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差值等恢复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表2 2组患者伤椎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s)

表2 2组患者伤椎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n 后凸角(°)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实验组 48 13.2 ±3.1* 15.2 ±3.4* 15.1 ±3.2* 11.3 ±3.4*对照组48 1.2 ±1.2 0.5 ±0.8 1.7 ±1.1 1.6 ±0.4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s)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的差值实验组 48 49.8 ±4.7 87.4 ±4.9*组别 n 34.2 ±4.3对照组48 50.3 ±5.2 67.8 ±5.5 16.8 ±5.1

3 讨论

老年人因骨质丢失以及骨内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质疏松,加上重力的作用下使其脊柱侧弯形变进而引起多个椎体的变形和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常使疼痛加重,而且用力线较为单一,难以适应不同骨折类型的患者,并且由于进行功能锻炼垫枕复位需要保持较长时间的卧位,易导致肌肉萎缩和水肿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椎体后凸成形术不但使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还使其病骨的结构达到一般治疗难以企及的根本性恢复,而且防止了因骨性炎症渗出压迫正常组织导致的恶性循环。骨水泥极易渗漏,为保证骨水泥可流动性又不向周围组织渗透,可在骨水泥由稀薄刚转变为粘稠时注入;正、侧位X线透视观察手术注入情况,然后缓慢地边后退边注入骨水泥;缓慢推注可有效地减少骨水泥渗漏,可以限制骨水泥扩散度。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术中渗漏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效率。

本例研究中,实验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了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提高术后的治愈率,而且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患者Barthel指数、伤椎高度差值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缩短好转时间,在临床上抢救病人效果显著,能帮助减轻患者痛苦,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其生存质量,让其不再成为家庭的负累。总之,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恢复椎体形态,能更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应予推广。

[1]Krappinger D,Kastenberger TJ,Schmid R.Augmented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fractures[J].Oper Orthop Traumatol,2012,24(1):4-12.

[2]张雪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21.

[3]何卫斌,冉学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1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5):1499-1500.

猜你喜欢

伤椎终板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下腰痛患者终板Modic改变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
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MRI表现及诊断分析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成像下终板形态及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