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贝母真伪的鉴别

2013-02-01倪进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川贝母贝母伪品

倪进利

(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617000)

川贝母真伪的鉴别

倪进利

(四川省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617000)

用简易的性状鉴别特征区别川贝母及其伪品。收集攀枝花地区主要零售店、中药材市场的样本,用性状定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工具书等加以描述。现将川贝母及其伪品的外观特征进行简要区别,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亦可供消费者购买川贝母药材时参考。

川贝母;鉴别;中药材

川贝母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热燥咳、咯痰带血、痰多胸闷等症,是止咳化痰良药,以川贝母为原料的中成药达100种以上。由于资源骤减,其野生品种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价格昂贵,货源紧缺,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市场上伪品较多,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常有价格低廉的平贝、东贝和珠贝等掺入川贝入药,光慈姑、搜山黄、丽江山慈姑等伪品充当川贝使用,造成川贝母市场严重混乱。笔者调查了川贝母在攀枝花地区药材市场、配方零售店销售品种的现状,结合20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川贝母及其伪品的外观特征进行简要区别,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亦可供消费者购买川贝母药材时参考。

1 正品川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var.wabuensis(S.Y.Tang et S.C.Yue)Z.D.Liu.S.Wang.et S.C.Chen的干燥鳞茎[1],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1.1 松贝是川贝母中最小的一种,呈圆锥形或近球形,高3~8mm,直径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2瓣鳞叶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合,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能直立放稳,有观音坐莲之称。

1.2 青贝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4~14mm,直径4~16mm。外层2瓣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裂,习称“开口笑”。

1.3 炉贝呈圆锥形,高7~25mm,直径5~25mm,形如马牙,习称“马牙嘴”,表面常有黄棕色斑点,底部不平,顶端尖,多开口。

1.4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5~20mm,直径10~25m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2 地方习用品

因未被药典收录,因此只能当做地方习用品。

2.1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东北,功效与川贝母类同。药材扁圆形,如算盘珠,高5~10mm,直径8~20m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外层有鳞叶两瓣,肥厚饱满,大小相近或一片较大,抱合,顶端微平或稍凹入,常稍开裂,中央有小鳞叶,质实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2.2 湖北贝母为百合科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又称板贝、窑贝。本品呈扁圆形,高8~22mm,直径8~35m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有鳞瓣2枚,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平,内有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基部内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2.3 伊贝为百合科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新疆,为近代药用贝母的一类,习称“生贝”。药材扁球形、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高10~28mm,直径10~25mm,大小及形态不整齐;外层鳞片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钝圆开裂(新疆贝母)或稍尖而不开裂或少有开裂(伊犁贝母);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伊犁贝母可见棕色斑点或斑块,质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2]。

3 常见伪品

3.1 光慈姑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鳞茎呈类圆锥形,表面类白色、黄白色,光滑,高10~20mm,直径7~15mm,顶端尖,一侧有一纵沟,不分瓣,断面粉质,气微,味微苦。

3.2 草贝母(丽江山慈姑)百合科植物益辟坚的球

茎,呈不规则短圆锥形,高10~15mm,直径7~20mm,顶端渐尖,基部常呈脐状凹入或平截,表面黄白色或灰黄棕色,光滑。一侧有一自基部伸至顶端的纵沟,质坚硬,断面角质或略带粉性,气弱,味苦微麻,有毒[3]。

3.3 搜山黄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干燥球茎。不规则块状,较扁,大小不等,两端有凹窝,无粉性,断面角质,味淡[4]。

3.4 东贝母百合科植物东贝母的干燥鳞茎,呈扁球形,直径10~25mm,高10~15mm,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对合,中央有皱缩的小鳞叶2~3片及干缩的残茎,质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味苦。3.5土贝母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块茎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达30mm,外面暗棕色至透明的红棕色,凹凸不平,多直裂纹,顶端有一突起芽状物,质坚,断面角质,有焦糊味,味微咸而苦。

3.6 一轮贝母百合科植物一轮贝母的干燥鳞茎,鳞茎呈圆锥形,高4~12mm,直径在10mm以下,表面灰黄色或浅黄棕色,顶端渐尖,基部突出多数鳞芽,一侧有浅纵沟,不分瓣,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状,气微,味淡。

3.7 薏苡仁为本科植物薏苡仁的干燥种子,外形宽卵形或圆形,外表乳白色或淡黄色,光滑,背面圆凸,腹面有一道较宽而深的纵沟,顶端钝圆,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底部较宽而微凹,有一淡棕色点状种脐,味微甜。

4 小结

正品川贝母与伪品从药材性状,顶端是否开裂凹凸,表面颜色,质地是否坚硬,断面粉性强弱,味苦的程度等加以辨别,以保证用药安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35.

[2-3]孙火玉,任仁安.中药鉴定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4.

[4]中华本草编写组.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62

1672-2779(2013)-10-0093-02

��苏 玲

2013-04-21)

猜你喜欢

川贝母贝母伪品
不同产地的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及其毒性评价
王莹作品赏析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一株川贝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贝母类生物碱分析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止咳化痰药膳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