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

2013-02-01建史玉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床边诊断学心电图

孙 建史玉珍

(1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462000;2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462000)

浅谈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

孙 建1史玉珍2

(1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462000;2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462000)

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对诊断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乃至医务人员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在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临床医学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实训、见习、床边教学三个环节,归纳了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

诊断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诊断学重点培养作为医生所需的素质、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和交流技巧,因此,诊断学也是临床医学教学的关键学科,对诊断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医学生乃至医务人员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而在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高诊断学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临床医学教学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实训、见习、床边教学三个环节,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归纳体会如下。

1 实训

1.1 “教、学、做”一体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思想[1],他在教学活动上非常重视“做”,主张

“教、学、做合一”,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强调的知行统一的思想,与当前高职高专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非常吻合的。在诊断学实训中,我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心电图实训时,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教师讲解心电图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并讲解心电图的测量,分析步骤及报告书写;第二步,教师示范;第三步,学生分组,相互练习,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心电图操作,然后测量、分析、写出心电图报告单,教师巡视、引导、答疑。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参与,体会认识的全过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

1.2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训中,采用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接近现实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为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2]。如在进行综合实训时,先摆出一个病案,一个简单的病史:“患者,女,68岁,活动后心悸气短1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医生、病人及家属。第一组学生模拟病史采集情况,第二组学生模拟体格检查情况,第三组学生先决定此病人需要作什么

检查,然后进行模拟操作。最后,将各组学生召集到一块,先进行组间汇报,然后共同讨论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说出诊断依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书写病历。通过情景模拟,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维,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职业角色。

1.3 电子模拟人辅助教学在诊断学实训中,充分应用各种功能全面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不但能够给学生提供反复操练、反复实践的平台,解决临床上典型病例不足、病人不合作等教学难题,而且能够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临其境,把不易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如在进行心脏杂音的教学时,单纯用语言解释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杂音的性质,但如果应用心肺听诊模拟人,就能让学生真切地听到二尖瓣狭窄的“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杂音,动脉导管未闭的“机器样”杂音等,学生一听就明白,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见习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并在临床见习中获得感性认识,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课堂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统一的完整的巩固的知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加上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见习人次相应增多,一些病人初次与见习生还能较好地配合,但随着次数的增多,出现抵触情绪。为了避免病人因造访次数多而出现抵触情绪,同时为了在短时间内切实提高见习效果,我校诊断学见习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如集中一个月强化见习,采用小组轮转式,每组10人左右,分到各个临床科室里面,由相应科室指定的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每次见习课前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或注意哪些问题?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去学习,目的性很强,学生方有紧迫感。见习时以病房为基地活动,让学生参与查房、问诊、查体,观摩技能操作或手术等,获得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每次见习课结束后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如病历书写、心肺腹等规范体格检查、心电图的描记和阅图等,考核完毕及时反馈、讲解,让学生及时明白自己的对错之处,促使其在下一次见习课时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床边教学

床边教学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进入真实病房,参与临床医疗实际工作,对真实典型病例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查房示范、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临床工作能力。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我校床边教学主要是采取科室内专题小讲座或病房床边病例讨论的方式,每次1小时左右,内容以某个临床典型病例的诊疗方法、临床注意事项为主,适当安排一部分进展性内容。床边教学不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求融会贯通,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开阔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下面以“意识障碍”为例,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内容,但是,如果采用床边教学就简单明了多了:第一步,告之学生本次床边教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并让学生预习,熟悉“意识障碍”的整个内容框架;第二步,把学生带到病人床边,示教意识障碍程度的判断方法,以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非常容易地弄清楚什么是“嗜睡”,什么是“意识模糊”,什么是“昏睡”、“昏迷”;第三步,把学生带到病区示教室,一起讨论分析意识障碍的病因,并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让学生说出其诊断要点;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些拓展,讲授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注意事项,激发学生进行后续临床课程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

所以笔者认为,以上这些体会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势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皮令阁.情景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8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44

1672-2779(2013)-10-0067-02

��苏 玲

2013-04-28)

猜你喜欢

床边诊断学心电图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叮咛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假如我有一个梦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