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早期诊疗价值

2013-01-2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脑细胞脑梗塞病程

李 花

(汉中3201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汉中 723000)

急性脑梗死(ACI)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表现轻微时容易导致患者忽略病情〔1〕。ACI早期治疗,与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时治疗,预后差异显著〔2〕。因而ACI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3,4〕。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当细胞发生损伤、缺血、缺氧时,FABP从受损脑细胞中释放出,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其血清浓度,以反映脑细胞受损的情况〔5〕。本研究评估FABP用于老年ACI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ACI患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诊断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所推荐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排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患者无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急慢性肝肾疾病。第1天与第7天相比(t=5.949,P<0.000 1);第1天与第14天比较(t=4.600,P<0.000 1);第7天与第14天相比(t=9.918,P<0.000 1)。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脑半球组39例、脑干组23例。根据脑梗死部位最大直径分为小梗死组26例(1.5 cm≤d≤3 cm)、中梗死组27例(3 cm<d≤5 cm)、大梗死组9例(d>5 cm)。

1.2 FABP的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1、7、14天抽取静脉血,提取其血清后于-80℃液氮冻存,待测。检测采用人脑型FABP(BFABP)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将标准品、待测样本加入到预先包被BFABP单克隆抗体透明酶标包被板中,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依次加入底物TMB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下转化为蓝色产物,在酸的作用下变成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人BFABP浓度呈正相关,450 nm波长下测定OD值,根据标准品和样品的OD值,计算样本中BFABP含量。

1.3 评价指标 比较各组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ABP含量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1.5 结果 ACI组与对照组血清BFABP差异显著〔(0.089 1 ±0.031 1)vs(0.042 1 ±0.011 0)ng/ml,t=11.05,P<0.05〕。脑半球组与脑干组血清BFA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13 9±0.034 1)vs(0.078 2±0.008 6)ng/ml,t=4.914,P<0.05〕。中梗死组BFABP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组〔(0.109 4 ±0.012 6)vs(0.069 1 ±0.006 8)ng/ml,t=14.96,P<0.05〕;大梗死组显著高于中梗死组〔(0.178 5±0.024 8)vs(0.109 4 ±0.012 6)ng/ml,t=11.25,P <0.05〕。不同病程中患者血清 BFABP比较,第 1、7、14天分别为(0.089 1±0.031 1)、(0.064 1 ±0.011 3)、(0.049 1 ±0.006)ng/ml,经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病程间血清BFA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5 500 U)脐旁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3~7 d;病情明显缓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每天检测血常规,防止意外出血。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血清BFABP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2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CI在临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年轻化倾向〔6,7〕。提高ACI预后的有效方法就是早诊断、早治疗。现有的CT、MRI等影像学检查并不具备早期诊断的作用,其仅在脑梗死出现后至少10 h才会有明显的改变〔8,9〕。BFABP存在于脑细胞内,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基因表达以及调节细胞膜、离子通道等重要功能。如脑细胞受损,可被释放入血〔10〕。本研究说明,血清BFABP与脑组织受损相关,受损范围越大,其在血清中含量越高。随着病程的延长,治疗的干预,患者血清BFABP逐步下降。

1 Jensen JK,Atar D,Kristensen SR,et al.Usefulness of natriuretic peptide testing for long-term risk assessment follow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J〕.Am JCardiol,2009;104(2):287-91.

2 周志明,杨 松,岳炫烨,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7):451-3.

3 Geng X,Fu P,Ji X,et al.Synergetic neuroprotection of normobaric oxygenation and ethanol i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improved oxidative mechanism〔J〕.Stroke,2013;44(5):1418-25.

4 付 旷,郭丽丽,李宜立,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上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9):1471-2.

5 Moshayedi P,Carmichael ST.Hyaluronan,neural stem cells and tissue reconstructio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Biomatter,2013;3(1):e23863.

6 Jean-Baptiste E,Perini P,Suissa L,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preoperative border-zone(Watershed)infarcts o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Vasc Surg,2013;57(3):895.

7 邓 芬.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探讨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0):1641-3.

8 刘 翔,童隆正,杜光伟,等.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261-3.

9 Khan R,Nael K,Erly W.Acute stroke imaging:what clinicians need to know.LID〔J〕.Am JMed,2013;126(5):379-86.

10 Wunderlich MT,Hanhoff T,Goertler M,et al.Release of brain-type and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 in serum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JNeurol,2005;252(6):718-24.

猜你喜欢

脑细胞脑梗塞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谁决定你的智商
脑细胞消失记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